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学民  刘伟江 《山西建筑》2005,31(9):200-201
介绍了冻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分析了多年冻土地区道路的常见病害及其成因,阐述了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设计的基本原则,并详细介绍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修筑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铁路路基的稳定性,是高原多年冻土地区铁路修筑技术研究的核心。土体温度在冻土强度、变形、冻土生消等方面影响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的稳定性。在评价多年冻土地区铁路路基的稳定性时,首先要评价其热稳定性,而且要评价路基基底或边坡多年冻土在修筑路基后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区工程勘察的主要方法包括一般调查,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外探是这几种勘探方法中最常用,最基本的勘探方法之一。而多年冻土地区工程钻探既有和内地常规工程钻探相同的地方,又有关它独特的要求。准确掌握冻土地区工程钻探的特点和方法,才能得到准确的地质资料,为多年冻土地区工程勘察作好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4.
青藏铁路建设中的冻土工程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青藏铁路格拉段沿线多年冻土的基本特征,评价多年冻土地区的不良工程现象及其危害性,阐述青藏铁路穿越多年冻土区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所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提出在新的条件下针对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进行综合保护措施的观点和对多年冻土地区铁路进行终生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拟修建的铁路和早已投入使用的公路路基工程的修筑和使用实践,简要介绍了保护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稳定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6.
多年冻土地区修筑道路一直是世界性难题,至今仍然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研究的热点.曲麻莱至不冻泉公路地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地质条件极其恶劣.详细阐述了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施工技术以及对不良地质的处理措施,同时介绍了多年冻土地区钻孔灌注桩用于桥梁桩基础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7.
《岩土工程界》2006,9(7):32-32
青藏高原是世界中、低纬度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多年冻土分布区,而青藏铁路穿越的正是多年冻土最发育的地区,其中经过连续多年冻土区线路长达550公里。另有部分岛状冻土、深季节冻土、沼泽湿地和斜坡湿地,使这一铁路成为世界高原最具挑战性的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8)
本文主要介绍了多年冻土地区桥涵的常见病害,并提出了多年冻土地区桥涵病害防治原则和主要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多年冻土区保温护坡路基的效果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多年冻土分布地区保温路基中两侧加铺保温护坡的情况,用数值方法对比分析了路基下多年冻土上限位置的变化情况,得出了一些规律,并分析了其中的不足,以期对工程实际给予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热棒在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祥 《山西建筑》2005,31(8):195-196
结合热棒在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中的应用,介绍了热棒的工作原理、作用,分析了热棒在施工中的技术要求,实践证明,应用热棒解决了基础冻胀、融沉等热力过程中的许多问题,保障了多年冻土地区地基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19)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铁路相对于其他交通方式有着较大优势,如果地区的路网完善,会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员外出带来极大的方便,也直接关系该地方的招商引资。但是我国有超过190万平方公顷的多年冻土,其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地区,以及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山地。这些地区给铁路工程的修建带来极大的不便。要想改进多年冻土地区铁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就要对冻土、多年冻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围绕多年冻土地区铁路工程施工技术展开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低温建筑技术》2016,(2):125-128
从热力学角度看,房屋架空通风基础是多年冻土地区最合理的基础形式,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架空通风基础具有构造简单、造价低廉等优点,但也存在抗震性能较差的缺点。国家标准GB 18306-2015的颁布实施,意味着我国多年冻土地区均处于抗震设防区,多年冻土区的工程结构都将按照国家现行标准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来进行抗震设计。因此,对多年冻土地区架空通风基础形式进行抗震性能改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陆国高 《安徽建筑》2005,12(1):76-76
青藏铁路多半通过多年冻土地区,本文就片石通风路堤在多年冻土地区路基中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目的在于总结和探讨高原冻土区路基施工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针对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冻土区涵洞工程的特点,详细地介绍了高原多年冻土地区涵洞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5.
周勇  陈拴发 《山西建筑》2005,31(9):196-197
阐述了在多年冻土地区,严酷的自然环境,频繁的冻融循环给道路路面造成了各种病害。通过对路面病害的调查以及病害成因分析,提出了冻土地区路面病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多年冻土地区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彦彬 《土工基础》2005,19(4):81-83
在多年冻土地区,90%的桥梁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选用合适钻机减少施工扰动,使用低温或负温早强耐久性混凝土减少水化热并获得早强抗冻性是确保多年冻土地区桩基质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多年冻土地区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进行了论述 ,并结合自己的设计实践 ,提出了多年冻土地区基础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一些防止基础抗拔破坏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姬晨鸣 《山西建筑》2011,37(1):129-130
介绍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主要病害,包括融沉、冻胀、翻浆,并详细介绍了其形成原因和特点,还对冻土环境治理的前景及其对国民经济影响进行了前嘻,以期指导多年冻土地区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28)
本文主要基于多年冻土地区桥涵基础水位变化区混凝土破坏的主要表征,提出了多年冻土地区桥涵基础水位变化区混凝土防护技术,包括混凝土防护技术和钢筋防护技术,最后总结提出了桥涵基础混凝土防护等级与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存在多年冻土,其热力学性质的不稳定常引起该地区的建筑工程产生不均匀沉降、开裂、冻胀等破坏。文章结合某高速公路的岛状多年冻土路基段工程,研究CFG桩在岛状多年冻土中的承载力特性,分析CFG桩桩周多年冻土的温度变化规律,实验发现CFG桩施工对桩周冻土影响非常有限,冻土地区CFG桩侧摩阻力主要由土的冻结力提供,在实验条件下加载420k N时多冰冻土层出现应力松弛,并且CFG桩加载过程中,桩侧摩阻力与桩的沉降呈现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