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吕育 《广东建材》2010,26(2):146-147
随着环境建设的备受重视,很多好的园林建设已能将人与自然很好地协调,对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把握得恰到好处,园林树种又因有神奇的千姿百态,在营造自然氛围、美饰环境空间方面演绎绿色的乐章。因此,如何在园林工程中的进行植物配置,便显得越发重要。  相似文献   

2.
园林植物配置中的生态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车生泉  郑丽蓉 《园林》2004,(6):20-21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在城市园林绿地中,园林植物既是园林构成的主体因素,同时又是为人所用的客体对象。因此,园林植物配置的生态观,不仅指植物与植物、植物与环境(包括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要协调稳定,更要协调植物与人的关系,使人在植物构成的空间中能够感受生态、享受生态并且理解和尊重生态。 1.尊重自然 (1)尊重植物自身的生态习性自然界中的植物不仅有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形态特征之分,更有喜阴喜阳、耐水湿耐干旱、喜酸喜碱以及其他抗性等生理、生态  相似文献   

3.
正当今城市景观设计中,越来越重视植物科学、合理配置。景区植物配置优劣是直接影响景观风貌及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甘肃天水市清水县轩辕湖景区广场绿地、道路绿地及山体绿地的植物配置设计中,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等),更好地发挥植物的园林造景功能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更加巧妙地体现轩辕湖  相似文献   

4.
黄玉华 《中州建设》2014,(23):66-67
通过对园林和园林空间的介绍,指出了园林空间的类型,从空间的角度对园林设计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园林空间的设计手法,提出了植物造景的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5.
中山公园是上海市中心城区有名的城市公园,在近108年的历史中,从最初的西式庭院逐渐演变成如今具有上海海派特色的园林景观。园中树木景观丰富,植物配置多样,充分展现了现代园林的植物配置方式。结合公园内牡丹园的植物配置,从园林植物配置的地区性、季相性,园林景观的主题、空间构成及园林植物景观改造提升几方面入手,浅谈现代园林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手法。  相似文献   

6.
《园林》2015,(7)
<正>背景园林的建设强调在遵循生态学原理基础上,继承并发扬传统的精华。苏州古典园林是人类文化的瑰宝,自古以来,就有对其系统论述的研究著作,也有对其造园艺术、空间、旅游、植物配置等方面的专项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苏州古典园林中的"生态"进行探讨。本文中所阐述的"生态",是指在园林建设过程及成果中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一种设计形式。  相似文献   

7.
城市小区中的园林景观设计具有美观性,对于全面提升小区环境、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改善城市环境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做好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工作,就要深入了解植物的自然属性和整体布局等,科学进行园林设计和植物配置,以实现景观园林的最大价值。论文主要分析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点、植物类型选择、园林空间设计等内容,利用植物的自然特点进行景观植物配置,从而提升园林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合理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能够与园林中的建筑、地形以及水体等诸多因素相适应,丰富景观形式,营造出良好的植物景观形象,发挥园林的生态效益,使得园林能够成为城市的绿肺,进而发挥改善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文章主要针对园林设计阐述了植物配制与植物造景的相关原则,分析了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吴扬 《山西建筑》2010,36(4):346-348
阐述了园林植物生态配置的概念、发展和意义,分析了我国园林植物配置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园林植物生态配置的原则,以运用植物生态学原理合理地配置植物种类,使植物景观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徐沈莉 《山西建筑》2011,37(31):192-193
介绍了居住区园林小品与植物的内涵、植物对居住区园林小品的作用,并阐述了小品与植物的配置原则以及常见的居住区园林小品及其植物配置,从而创造出景色秀美,意境深远、恬静舒适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1.
小型滨水景观的空间营造探索——以南通濠东绿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竹 《园林》2007,(12):28-29
江南古典园林中,最为重要的也许既不是建筑,也不是植物配置,而是空间环境的营造。濠东绿苑在它的景观设计中,抓住了江南古典园林空间营造的精髓,结合当今大众的需求,融入现代的手法,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仿古园林。针对濠东绿苑的空间营造进行研究,将濠东绿苑南段景区的室外空间营造类型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种:水环境空间营造(即"蓝空间"),植物环境空间营造(即"绿空间")和硬质铺装活动空间(即"黄空间")。蓝空间濠河水面64.53公顷,近濠东  相似文献   

12.
李坤 《安徽建筑》2019,(3):203-204
因为现代人群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较高,所以各大城市都开始在城市环境当中着手建设园林。园林的主要功能在于绿化城市环境、净化城市空气以及给城市人群提供休闲处,所以园林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然而要实现上述功能,在园林建设当中要重点关注绿化植物的配置。文章为了了解正确的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将结合理论与实例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谢龙飞 《城市住宅》2021,28(9):125-126,129
为缓解城市交通带来的割裂效应,立交桥附属空间的景观设计变得日益重要.以成都市人南立交桥附属空间为例,从立交桥附属空间内的园林观赏植物入手,运用场地勘察、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关于植物配置模式现状、植物空间围合人性化设计两方面的研究,总结具体植物配置模式、游览者对与硬质景观结合的半私密和半开敞植物围合空间的偏好度等人性化设计路径,并就如何满足人性化植物景观设计进行讨论并给出建议,对立交桥附属空间的植物造景具有参考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谢龙飞 《城市住宅》2021,28(9):125-126,129
为缓解城市交通带来的割裂效应,立交桥附属空间的景观设计变得日益重要.以成都市人南立交桥附属空间为例,从立交桥附属空间内的园林观赏植物入手,运用场地勘察、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关于植物配置模式现状、植物空间围合人性化设计两方面的研究,总结具体植物配置模式、游览者对与硬质景观结合的半私密和半开敞植物围合空间的偏好度等人性化设计路径,并就如何满足人性化植物景观设计进行讨论并给出建议,对立交桥附属空间的植物造景具有参考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7)
现在我国城市进步的速度非常快,城市中的人口越来越多,城市的面积也逐渐地变大,在城市的进步过程中,人们对城市内部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景观园林在城市中起到非常重要的调节环境的作用,在风景园林中有许多的草木和树木,在风景园林的建设过程中,利用风景园林中的各种植物来构造一个生态系统,这样的生态风景园林有更强的环境调节效果,这就需要对园林景观中的各种植物进行合理调配。本文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关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熊新红 《建筑与环境》2009,3(5):120-121
在充分考虑环境中各生态因子对植物影响的基础上,从园林实践的角度出发,着重阐述了环境与植物创造景观的生态关系,以及由此可以达到的景观效果,从而为城市设计服务。  相似文献   

17.
园林建设慢慢成为城市环境建设的重点,因此本文简要阐述了植物造景的重要性、植物造景的概念、植物造景应遵循的原则、植物与景观设计中各元素之间的结合、不同设计风格中植物的配置特点、植物种植与气候、土壤、风向、光照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8.
赵碧佳 《江西建材》2023,(12):212-213+216
文中就风景园林施工中植物选择与配置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以人为本、综合性、适宜性、多样性、审美性、生态性等原则,概括了植物选择和配置的具体措施。在植物选择中,应考虑地域环境和地域特色,以及植物的四季变化,注重植物群落的多样性,采用规则式配置、自然式配置、混合式配置等方式,打造自然、和谐、生态、美观的风景园林。  相似文献   

19.
华南地区人居环境高功效植物景观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南地区人居环境适用的观赏植物筛选及高功效绿化配置技术研究成果为科学依据,把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到植物景观工程设计上,在市政公园、居住小区、城市道路、政府办公环境等项目中进行高功效植物配置的实践,为华南地区建设高功效生态绿地作了有益的尝试,为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悦  陈瑜  徐磊  王小慧  万路 《园林》2022,(4):128-133
为应对园林植物生态空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促进本土植物多样性的恢复,依据生态建设应具有的植物多样性恢复生态观(包括重现观、动态观和系统观),提出近自然融合配置理念,即尊重植物生态规律,追求环境自然和谐与"植物友好"的同步实现,充分发挥本土植物的生态价值,构建近自然植物多样性群落.以此理念为指导,在南昌市梅岭风景区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