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内蒙古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内蒙古林西县是典型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直接威胁着区域社会经济可 持续发展。该文以古林西县为研究区域,探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及其成因。在分析林西县生 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建立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林西县 区域生态系统运行状况良好,生态脆弱度较低,微度和低度脆弱区共占55%以上,极度脆弱区仅占5%左 右。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林西县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驱动力、发生机制和主要影响因子,提出了生态建 设治理的重点方向,为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建立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对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到了各个评价单元的生态脆弱性相对强弱得分,同时运用Arcgis软件对区域的生态脆弱性进行分级.结论表明,评价单元脆弱性主要集中在强脆弱性和中脆弱性之间,其中原州区和隆德县为强脆弱区,泾源县、海原县、西吉县、彭阳县属于中脆弱区.  相似文献   

3.
脆弱性评价是一种指标全面、理论成熟、结果贴切的系统风险评估新方法。在对燃气管网系统脆弱性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城市的燃气管网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城市燃气管网系统脆弱性评估数学模型,计算系统脆弱度和确定系统脆弱等级。将某城市一段实际燃气管网带入该模型进行脆弱性评估,实现对模型的实例应用和效果检验。  相似文献   

4.
漳河水库灌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依据漳河水库灌区水资源现状,采用AHP方法,建立了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水资源脆弱度评价阈值,分析了灌区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脆弱性等敏感指标,并用2005年实际资料对灌区脆弱性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水资源脆弱性综合评价阈值G=3.05,处于中等脆弱态势;自然脆弱性G1=1.41,处于较强脆弱态势;人为脆弱性G2=3.94,处于不脆弱态势;承载脆弱性G3=3.00,处于中等脆弱态势,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水资源问题已不容忽视,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生态环境系统状态变化的分析,从环境条件、环境损害和环境修复三方面探讨水资源环境系统脆弱性的机理,并构建由年降水量、植被覆盖率、地表水环境质量、单位耕地化肥负荷、工业废水排放强度、生态环境用水比例、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等15个指标组成的水资源环境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采用集对分析法建立了水资源环境系统脆弱性分析方法,以安徽省为例,对水资源环境系统脆弱性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5年,安徽省水资源环境系统脆弱性等级范围为2. 518~3. 276,水资源环境系统脆弱性状况总体趋于改善;以2008年为界分为2个阶段:2001—2007年,安徽省水资源环境系统脆弱性等级大于3,可判定为中度脆弱(3级); 2008—2015年,安徽省水资源环境系统脆弱性等级小于3,可判定为轻脆弱(2级)。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岷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状况,从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将RS,GIS技术与熵组合权重模型相结合,对该地区2000—2015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整体呈现西部相对较高,东部较低的变化状况;(2)各脆弱区栅格比例呈现不同的差异,微度和重度占据最大和最小两端,轻度、潜在和微度的比例则呈现依次降低的趋势;(3)该地区中度及以上脆弱区的栅格比例仅约20%,轻度及以下区域占据绝大部分,客观上反映其生态环境整体处于中等脆弱水平;(4)15年内,脆弱性综合指数分别为2.591 6,2.571 0,2.571 9和2.537 3,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向好的方向发展;(5)系列环保措施实施促进了整体好转,而大量水电基地的建设也对小部分区域变化产生干扰;(6)针对不同区域,实行不同保护与恢复重建措施,将有助于生态环境的好转。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生态工业园定义内涵及评价原则的分析,论文确立了由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工业特征和管理4大类指标及下属25个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5级评价标准集合定义评价指标等级,选用关联度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统计聚类分析原理,选用接近度原则进行分级,构建了一个反映生态工业园运行绩效的评价模型,可以对园区运行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作出比较合理的预测与评价.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目前缺少有效评价城市地下水资源脆弱性的问题,本文以扬州市规划区(广陵区、邗江区)为例进行地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探讨,结合其地下水资源的特性、水文和地质资料,选取了13个指标构建地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扬州城市规划区深层地下水脆弱性等级为Ⅱ-Ⅲ级,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  相似文献   

9.
东营市绿化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成分,也是城市生命力和健康水平的直接体现,对绿化生态安全的评价,能够客观的反应出城市生态系统生命组织的健康状况,可为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提供依据。本研究应用特尔菲专家评价法,遵循了科学准确、系统规范、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原则,从绿化及植被指标、对有害生物抗性指标、立地土壤指标、环境条件指标、生态效益指标五个大的方面的建立了东营市绿化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东营市绿化生态安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判与分析。结果表明:东营市绿化生态安全等级处于Ⅳ级。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大样本数据、投影寻踪、遗传算法、逻辑斯蒂曲线,建立了遗传投影寻踪等级评价模型(RAGA-PPGE).以宁陵县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为例,选取该区域14个监测点的14项监测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对宁陵县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通过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遗传投影寻踪等级评价模型能够更真实客观地反映地下水脆弱性,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我国生态脆弱地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及在发展中遇到的生态压力,对澳大利亚与我国的干旱地区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在生态脆弱地区的重要意义.在对新疆城市生态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林水共生”、“封闭的,多层次的”和“地域生态特色”为原则,适合西北干旱地区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模式,并在新疆博乐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中运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12.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考虑该地区地表、气候、社会经济发展等特征,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出发构建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基于地学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技术,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熵权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2010、2015和2018年生态环境脆弱性水平进行综合测度与时空特征分析,并识别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时序分布上,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水平升高,且由中度脆弱向重度脆弱过渡;2)空间分布上,生态环境脆弱性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且为显著正相关;3)2010—2018年,土地利用程度、人均GDP、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是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核心驱动力.  相似文献   

13.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三江源地区雪线上升,冰川后移,降水和径流减少,草场退化,土壤沙化,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根据三江源地区当前所处的实际情况,在分析三江源地区土壤侵蚀环境背景以及土壤侵蚀营力作用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三江源地区土壤侵蚀类型与特征,重点研究了冻融侵蚀分布范围和强度、分布规律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各种土壤侵蚀类型中,冻融侵蚀分布范围最广;不同强度的冻融侵蚀空间分布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构建指标体系是关键,然而在定量研究的过程中,由于研究的目的、方法以及各地的具体情况的不同,所建的指标体系侧重点和内容也不尽相同。结合甘肃省陇南市城市生态建设的实际,构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并对陇南市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模糊综合评估,同时对该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给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社会-经济-环境模型和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大别山区典型县域2009—2016年社会、经济和生态子系统脆弱性进行测度和比较分析. 研究发现:(1)经济子系统脆弱性呈快速下降趋势,社会、生态子系统脆弱性有所抬升; 压力指数对系统脆弱性贡献度逐步上升,响应指数贡献度逐步下降,状态指数贡献度相对稳定.(2)3个子系统的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响应指数和脆弱性指数在变化幅度、变化趋势、强弱程度和阶段划分4个方面差异明显.(3)游客密度、城镇化率等社会、经济子系统压力因素成为系统脆弱性降低的主要阻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紧密相关,本文在国家尺度上,选择中国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将CO2排放纳入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函数和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耦合协调度,在ArcGIS软件支持下,分析31个省市区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规律. 结果表明:(1)2004~2014年间,31省市区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指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协调度指数整体上升,反映我国近年来,随着土地利用程度的提高,生态安全水平向良性趋势发展;(2)在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耦合度的空间分异上,西部地区的耦合度主要处在低水平耦合阶段和拮抗阶段,中部地区多在磨合阶段,高水平耦合阶段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体现了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耦合水平呈梯度空间分布;(3)从2004、2009和2014年的截面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省市区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协调度属于中度协调耦合阶段的土地利用制约型,高度协调耦合区间的省市区数目减少,没有省市区处于极度协调耦合区间,说明我国各省市区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协调发展水平还较低下.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耦合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的土地合理、高效利用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城市生态化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是衡量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成效的主要依据。对城市生态化的及时评价既有利于生态城市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为生态城市发展提供管理机制和对策。根据苏州市城市生态建设的实际情况,基于自然、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构建城市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采用熵权确立客观权重,对苏州市2009—2011年城市生态化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苏州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节能环保产业、生态园区的建设促使苏州城市生态化水平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8.
结合国内外流域生态健康研究,基于PSR框架建立了漓江流域的生态健康评价框架。运用纵向拉开档次法对比分析了2006-2011年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压力指数(P)由0.17上升至5.39,状态指数(S)由0.83下降为0.43,响应指数(R)在0.33~1.11之间波动,表明近年来漓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呈不断下滑趋势,这主要是随着社会发展施加给生态系统的压力不断增加,同时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响应措施相对不足而造成的。尽管这两年来下降的速度变缓,但目前的压力对生态环境状态的冲击仍较大,还需进一步加大改善生态环境的投入力度,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