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9年对马岭油田P246井区进行了重点评价,同时进行规模建产。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储层物性整体较差,非均质性较强。依据试采井的生产情况,并结合现有勘探成果,分析认为P83井以北地区是下步滚动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2.
张克瑞 《石化技术》2021,(3):125-126
定边油田张崾岘区域焦掌油区定4801井区延93油藏,分布较为广泛,砂体较为稳定,可作为重点开发油藏规划部署注水开发.结合该井区开发历史与现状,通过资料分析对比,对油藏有利区做出判断,为新建产能提供可靠依据,为油田下一步同类油藏开发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马岭地区古残丘上的不整合面是延长统油源向延安组圈闭运移的通道;古残丘上沉积的Y10油组砂体是较好的储油层;在古残丘背景上的差异压实作用可以形成各式各样的有效圈闭,为油气富集提供了场所.由此可以看出,古残丘控制着马岭油田的油气富集与分布.对于油气富集规律的深化认识,是马岭油田下部寻找有利勘探区块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马岭油田南区延10油层是增储上产的主力层,对该层岩石学特征,粘土矿物与敏感性,孔隙类型,面孔率,微观孔隙结构和物性特点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影响储层物性的因素,并对储层进行分类,进而阐述马岭油田南区延10储层特征,通过深入研究水驱油机理及影响驱油效率的因素,为储量动用和产能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定边油田油房庄区主要含油层位延93、长4+52,该区北部延93油藏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投入开发,南部则在2010年以后开始开发,但由于种种原因,只是零星动用,并未规模开发。目前,该区面积大,井数少,地质认识不清,且存在生产井产能低、注采井网不完善、水驱控制程度和油藏动用程度较低等开发难题,油藏特征及富集规律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因此,在油田开发方案制定前,需开展该区延93油层组地质特征研究,为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胡尖山地区长7油层组油页岩具有厚度大、含油率高且分布范围广等特点。随着近年胡尖山油田勘探不断深入,长7层新出现出油井点多,油藏规模大的特征,展现出良好的勘探前景,是长庆油田在该区最主要的勘探目的层之一,其沉积特征对砂体展布和储层的控制等开发地质问题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长7含油砂体分布与沉积相展布关系的研究,从地质概况、地层划分对比、沉积相研究、结合储层特征和油气运移聚集理论等方面对该区的长7油层做了详细分析,认为该区含油砂体的分布受沉积环境的控制作用显著。同时从实际出发,根据现有探评价井资料,总结和分析了工区内各油层的储层特点,对该区的产建有利区作了预测分析,为下步建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应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对马岭油田延10低渗透储层进行微观水驱油渗流实验,并结合常规物性、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毛管压力等多项测试方法,对不同含水率水淹层的岩石学、孔隙发育、渗流特征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区以溶孔-粒间孔、粒间孔、微孔三种孔隙类型做为主要的渗流通道,不同的孔隙渗流通道类型具有不同的渗流特征;高水淹层溶蚀孔发育,物性是其驱油效率主要影响因素;中水淹层以粒间孔为主,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导致其水驱过程中出现优势渗流通道;低水淹层以残余孔、晶间孔为主,孔隙结构非均质性、润湿性对其渗流特征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岭油田中一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构造单元的南西部,经过30多年的滚动勘探开发,目前已进入快速递减期,剩余油分布更加零散、复杂.基于现有的地质资料和低渗油田储层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小层砂体平均厚度、孔隙度值、渗透率值以及含油饱和度值四个参数对研究区延10储层进行了储层分类评价,将研究区储层分为一、二、三类.通过对中一...  相似文献   

9.
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储层主要发育平行层理、交错层理、斜层理等层理类型,韵律特征为多期次正韵律叠加;从上到下沉积相属于从曲流河相到辫状河相的过渡,从上到下小层非均质性增强,推测由于辫状河比曲流河河道变化更加频繁,沉积更加复杂导致;研究区平面上的非均质程度较强,对油田的实际开发生产影响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0.
对靖安油田ZJ2井区延10油层开发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了延10油层地质、含水上升规律、地层压力变化规律及其产量递减规律。总结出延10油层在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解决方案,为靖安油田ZJ2井区延10油层和整个靖安油田高效稳产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油藏以长91小层为主要含油层系,属超低渗储层。该区长9油层组油气成藏的控制因素主要有研究区地处凹陷中心、油源充足;沉积相带的展布决定了砂体分布,从而对油藏平面上的分布起到决定作用,油气主要富集于分流河道砂体中;高渗储层是形成高产富集区的基础的基础、储层砂体具有较高的电阻率的,反映出油层为优质储层,而且具有较高的试油产量,同时也严格受成岩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注水开发中储层伤害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粘土矿物主要成份依次为伊利石、伊/蒙混层、高岭石、绿泥石,对储层的潜在危害依次为伊利石、伊/蒙混层和高岭石所造成的水敏和速敏。本文利用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真实砂岩模型进行的伤害研究表明,1)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存在弱速敏,临界速度的大小与渗透率呈正相关,一般渗透率越小,临界速度也越小。由于实际注入水的矿化度较实验用地层水的矿化度要低,故注水开发中的速敏伤害较实验结果要强。2)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存在弱一中等程度的水敏,K+的存在和注入水盐度的提高会减轻水敏伤害的程度,注入水的盐度以5-10 g/L为宜。3)水敏伤害条件下的驱油效率较无水敏伤害条件下的驱油效率低11.35%,宏观波及系数也明显降低,从而降低了油层采收率。建议加强对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注水开发中的储层保护研究,在注水开发中采取更有效的储层保护措施,以提高油层采收率。  相似文献   

13.
马岭油田延长组长8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老区未来油气勘探和开发的重要补充层系之一。研究资料表明,马岭油田长8油层组油藏的储层属于砂岩型储层,总体上物性较差,属低渗—超低渗储层;储层的分布范围较广,主要位于水下分流河道主干河道部位;成岩作用过程中溶蚀作用对于储层储集性能的改善作用明显。长8油层组上部油藏主要分布于水下分流河道的主河道位置或主河道侧翼位置,具有河道砂岩比较发育、相对较好的物性特征。同时,油藏饱和度与次生溶蚀孔隙的发育具有正相关性。说明马岭地区长8油层组油藏的形成与储层分布和储层发育特征关系密切。同时,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距离油源近,两侧泥岩比较发育,具有形成油藏的有利圈闭等特征,是油气聚集的最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14.
长7页岩油藏的开发已成为延长油田的热点。在已经探明储量的区域,产能建设次序关系着是否能高效开发。本文通过结合延长油田潜力区分级标准、类比甜点预测,采用层次分析法预测产建有利区,优化规模开发次序。对志丹油田小庄科区的产建有利区预测结果表明,应优先开发长711-1层Ⅰ类产建有利区,其他区域层位作为接替资源。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八参数”长7页岩油产建有利区预测方法,可快速识别产建有利区类别,制定产能建设次序,有较强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伊拉克位于阿拉伯板块东北部,跨越5个构造带,油气成藏条件比较复杂.在综合分析伊拉克构造、沉积、地层岩性和沉积相以及油气分布特征的基础之上,把侏罗系划分为Najmah、Sargelu-Naokelekan、Mus和Butmah等4个成藏组合,并对各成藏组合的储集层、盖层、烃源岩等地质要素进行评价,分析各成藏组合特征.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之上,划分出3个级别的侏罗系有利勘探区,并分别进行评价,认为美索不达米亚盆地的东南部最为有利,其次为伊拉克东北部的褶皱带,但同时都具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成本和风险.  相似文献   

16.
以南梁油田白211井区延10段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钻井、岩心、测井等资料,开展地层细分、沉积相类型、砂体展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延10段地层可细分为延101、延102、延103、延104共4个小层;主要发育辫状河道、心滩及河漫滩等沉积微相;延10段砂体延伸方向近似南北向,油层组整体河道砂体较发育,厚度大,延伸远,连片性好。  相似文献   

17.
环池油田侏罗系延8油层组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石油》2006,20(4):10-12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钻井资料和油页岩样品化验资料的分析,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旬邑-洛川-甘泉-正宁一带)油页岩的特征,预测出页岩气勘探有利区。研究表明:研究区中-北部延长组(长7段和长9段)油页岩不仅厚度大,而且有机质含量高、母质类型好、演化程度较高,推算页岩气资源量2.34×1012m3,加上该区许多页岩气勘探的成功案例,页岩气有着巨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9.
《石油化工应用》2016,(8):93-98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绥靖油田A14区侏罗系延安组延9_1油层组为研究对象,运用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结合岩心、测井以及分析化验资料,从储层岩石学特征、储层孔隙类型和储层平面非均质性3个方面系统研究了该区的储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延9_1储层主要发育中-细、细粒石英砂岩、长石砂岩,颜色多以褐灰色、浅灰色为主,填隙物含量较少,大部分为高岭石。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粒内溶孔。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5%~20%,渗透率多集中在10×10~(-3)μm~2~100×10~(-3)μm~2范围内,属于中孔-低渗储层。储层平面非均质性整体上表现出了延9_1~1到延9_1~3变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源岩供烃、油气储集、运移路径以及保存条件是松北探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以此为基础,选取源岩平均厚度、有机碳质量分数、有机质成熟度、氯仿沥青“A”、有机质类型、油源区距探区距离、沉积相类型、储层平均厚度、盖层平均厚度和地层水矿化度10个指标作为松北探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综合评价参数,构建油气成藏模糊综合评价矩阵,引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参数的权重系数.通过计算松北探区13个区块扶余油层油气成藏条件综合评价值,可知松北探区扶余油层哈尔滨东区块油气成藏最有利,其次为宾县和木兰区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