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汪庄井田采煤沉陷特征及沉陷治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因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类型及其基本特征,从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方法、塌陷现状和人为因素等方面分析了井田内地表沉陷形成的原因及危害。针对开采造成的地表沉陷特点,从开采方法和采空区处理两个方面给出了地表沉陷的治理方法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采煤塌陷地预测对于矿区土地复垦具有重要意义,是矿区损毁土地复垦工作的基础,对于确保土地复垦方案科学性、准确性及合理性起决定性作用。采煤塌陷地预测一般仅考虑开采计划和地质特点,未考虑矿区原始地形的影响,预测结果往往无法准确反映矿区地表沉陷情况。以我国东部某煤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矿区原始地形、采煤沉陷区DEM进行融合,获得考虑原始地形的采煤沉陷区,通过计算并提取坡度、地表起伏度、积水面积地形因子,分析矿区原始地形对采煤沉陷区地形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考虑矿区原始地形后的采煤沉陷区地形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沉陷区地形坡度、地表起伏度明显增大,积水面积明显减少,采煤沉陷区损毁土地地形特征更加准确、真实。分析结果可为矿区开采沉陷预测和损毁土地复垦治理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采煤沉陷土地损毁及其复垦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东部采煤沉陷区生态问题,介绍了沉陷耕地损毁评价定级和沉陷区复垦耕地生产力评价方法;提出了矸石充填复垦、就地取土复垦的剖面构建方法及区域农业景观再塑技术;介绍了采煤沉陷区次生湿地生境、植被景观、人工景观构建技术与水质修复方法;提出了采空区探测、采动地基稳定性评价、采空区地基加固、抗变形建筑的采煤沉陷区工程建设一体化技术。最后展望了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煤炭工程》2021,53(7)
为有效推动采煤沉陷区治理利用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通过系统分析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现状和问题,充分借鉴相关领域技术体系建设经验,开展了采煤沉陷区土地治理利用技术标准体系构架研究。研究发现,我国采煤沉陷区土地治理利用领域存在标准体系不健全、关键技术标准欠缺、标准化工作滞后等问题;遵循全面性、先进性、实操性、开放性原则,探索构建了由基础标准、土地治理利用2个一级体系及若干二级、三级体系组成的体系框架,并对关键技术标准的制定提出思路和建议。该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的建立,将有助于健全完善煤炭行业标准体系和指导具体技术标准的制定,进而推动采煤沉陷区土地治理利用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1.
煤矿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煤矿开采是对土地资源破坏的主要部分之一,不仅使耕地面积减少,而且造成矿区环境的破坏。在分析目前煤矿开采造成土地资源破坏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进行土地复垦的治理措施、减沉开采技术措施,以及煤矿开采应引入“3S”理论与技术等一系列对策,使煤炭资源的开采纳入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2.
开采沉陷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强烈扰动,在我国东部高潜水平原地区产生了大量的地表积水并逐步形成湿地景观。景观格局与水文过程的变化规律是研究采煤沉陷湿地形成与演变的关键内容,已经成为矿区生态修复和保障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课题。重点归纳了采煤沉陷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分析的方法,包括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景观动态变化模型的应用,同时综述了采煤沉陷湿地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力研究的进展。水文过程方面,总结了采煤沉陷湿地水文情势、水文循环以及水文过程和景观格局的互相作用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从景观格局与水文过程的耦合机制、生态服务功能的综合利用、区域性景观格局优化的角度阐述了对未来研究趋势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14.
基于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三期Landsat4/5TM遥感影像,运用ArcGIS软件,制作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呼伦贝尔草原地类分布图,定量分析露天煤矿开采对整个呼伦贝尔草原的影响:(1)整个呼伦贝尔草原地类变化剧烈程度减缓,整体规模趋于平衡,主要集中在草地转为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草地减少比重为0.38%;(2)露天煤炭开采加大草地减少面积,草地减少比重为3.09%,地类变化剧烈;(3)露天煤炭开采区耕地、林地、湿地、水域变化相对稳定,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不断增加,主要来源于草地面积的减少。 相似文献
15.
采煤沉陷区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值的大小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评价结果的有效性,确定各指标权值是建立数学综合评价模型的关键之一。比较分析了确定采煤沉陷区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3种方法,认为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采煤沉陷区稳定性各指标的权值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6.
控制煤矿开采沉陷的部分充填开采技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对华东某矿区采煤塌陷土地破坏与村庄搬迁赔偿费的统计分析,对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经济适应性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针对传统充填开采成本相对偏高的问题,提出了部分充填开采的概念和3项部分充填开采技术,即采空区膏体条带充填技术、覆岩离层分区隔离注浆充填技术、条带开采冒落区注浆充填技术,分别对其技术原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煤炭开采沉陷与积水对土壤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潜水位矿区,研究煤炭开采造成的土壤退化规律为耕地报损提供理论参考。通过野外原位监测和室内实验分析,对开采沉陷水域周围不同位置土壤的含水率、pH值、养分含量、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煤沉陷水域周围土壤受到地下水和侧渗水的侵蚀,同时又处于沉陷坡的底部,土壤肥力呈现沉积效应;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影响着土壤的酶活性,土壤蔗糖酶与有机碳、脲酶与全氮表现出相同的规律性;开采沉陷与积水改变了土壤的特性。该研究对于指导矿区土地复垦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