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氧化亚铁硫杆菌最佳生长条件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活性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是温度、pH、培养基的量以及接种量等。用比浊法以及二价铁离子的变化为指标,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长条件进行初步研究,得出其最佳生长条件为:温度28℃左右,初始pH为2.3左右,培养基装量为50~100mL/250mL。接种量为10%。  相似文献   

2.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研究了响应曲面法优化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Fe2+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初始ρ(Fe2+)、初始pH值、培养温度、接种量与响应值Fe2+氧化速率有显著相关性。典型性分析得到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Fe2+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ρ(Fe2+)为8.44 g/L,溶液初始pH值为2.1,培养温度为33℃,接种量为12%。在此条件下,Fe2+氧化速率理论值达到0.217 g/(L.h),验证试验条件下实际最大氧化速率为0.215 g/(L.h)。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从高硫硫铁矿烧渣中微生物脱硫,考察了培养基种类、矿浆固液质量体积比、pH、细菌接种量、表面活性剂、温度及粒度等因素对微生物脱硫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菌种接种量3%、矿浆pH=1.5、温度30℃条件下对固液质量体积比3∶10的硫酸渣矿浆进行脱硫,72 h内,烧渣的硫质量分数由1.78%降至0.28%,脱硫率达86.02%,铁品位由53.78%提高到59.56%;脱硫后的烧渣符合铁精矿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一种活性炭催化细菌浸钴的方法,属于生物冶金技术领域,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含有氧化亚铁微螺菌、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和嗜酸氧化硫硫杆菌的混合菌液接种到培养基中制成培养液;(2)调节pH值后置于恒温振荡器中培养,获得培养菌液;(3)将硫铜钴矿粉加入到培养菌液中制成矿浆,再  相似文献   

5.
金驹山原生金矿石生物浸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祥  程东会  王立群 《湿法冶金》2002,21(1):22-24,27
介绍了金驹山原生金矿石微生物预氧化柱浸试验结果。采用从矿区采集的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对粒度小于6.3mm的原生矿石预氧化79d,之后氧化浸出9d,金的浸出率由43.08%提高到72.53%。  相似文献   

6.
从四川石棉矿区的酸性矿坑水和土壤中筛选到一株细菌PD-1,对其形态、理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研究表明:细菌细胞呈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最适生长温度30℃,最适初始pH2.0,其16SrDNA序列与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序列相似度高达99%以上,可鉴定为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株。利用该菌株对低品位碲矿进行摇瓶浸出实验,结果表明:菌株在接种量10%、温度30℃、初始pH2.0、转速150r/min、碲矿粒度-150μm及矿浆浓度2%的条件下浸矿,30d碲的浸出率可达67.8%。  相似文献   

7.
利用微生物脱硫可以将硫化矿表面的硫含量降低。通过金属硫化矿微生物脱硫摇瓶试验,考察了溶液pH、细菌接种量、矿浆浓度和初始Fe2+质量浓度对脱硫的影响,并对溶液电位(E)及脱硫率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溶液pH对脱硫影响最大,接种量影响最小。优化的微生物脱硫条件为:pH=1.5,矿浆浓度5%,初始Fe2+质量浓度0,细菌接种量10%。优化条件下,溶液电位(E)最大期望值为804mV,脱硫率最大期望值22.7%。  相似文献   

8.
从四川石棉矿区的酸性矿坑水和土壤中筛选到一株细菌PD-1,对其形态、理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研究表明:细菌细胞呈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最适生长温度30℃,最适初始pH2.0,其16SrDNA序列与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序列相似度高达99%以上,可鉴定为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株。利用该菌株对低品位碲矿进行摇瓶浸出实验,结果表明:菌株在接种量10%、温度30℃、初始pH2.0、转速150r/min、碲矿粒度-150μm及矿浆浓度2%的条件下浸矿,30d碲的浸出率可达67.8%。  相似文献   

9.
紫外线诱变获得耐极低pH的氧化亚铁硫杆菌突变株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一株自某金矿分离纯化而得到的最适pH2 0的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obacillusferrooxidans),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定向筛选后获得最适pH为1 2~2 0、且可在pH0 6的条件下生长的突变株。该菌株经过八代接种培养后氧化活性稳定。两菌株诱变前后的形态及生理特性比较表明,该诱变菌株为一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变种。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从桃江锰矿酸性矿水中分离的氧化铁硫杆菌(Thiobacllus ferrooxidans),能氧化亚铁(Fe~(2 ))为高铁(Fe~(3 )),利用这种酸性硫酸高铁的菌液作浸矿剂,能溶浸硫锰矿—菱锰矿石,浸出率达98%以上,浸出的锰矿液,可制取电解二氧化锰(γ型)。我们对氧化铁硫杆菌的初始pH值及接种量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利用固废资源,降低脱硫成本,采用传统皮江法冶镁工艺中产生的金属镁渣为基质,利用实验室湿式脱硫系统,对不同镁渣粒径、烟气气体流速、二氧化硫浓度、固液质量比(简称固液比)以及氧气含量条件下的脱硫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粒径越小,流速越慢,二氧化硫流速越低,固液比越低,脱硫量越高;反之,则脱硫量越小。在粒径0.106 mm、烟气流速340 mL/min、二氧化硫流速10 mL/min、固液比0.1 g/g、饱和脱硫时间1 575 min的条件下,二氧化硫吸附量为1 354.62 mg/g。  相似文献   

12.
328m2烧结机脱硫系统处理烟气量为198万m3/h,采用旋转喷雾干燥脱硫工艺进行全烟气脱硫。系统运行后SO2排放≤100mg/m3,脱硫效率≥90%,粉尘排放≤30mg/m3,完全满足国家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田颖  井溢农  王雨 《包钢科技》2014,40(2):72-75
文章介绍了烧结烟气脱硫副产物脱硫灰及脱硫石膏的理化特性;目前国内外脱硫灰、脱硫石膏技术发展及综合利用现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脱硫副产物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4.
烧结烟气脱硫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工艺特点介绍了湿法脱硫技术、半干法脱硫技术、干法脱硫技术在烟气脱硫上的应用情况。对现有典型烧结烟气脱硫方法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特点、设备进行了比较和评述。分析了选择烧结烟气脱硫技术的方法和原则,并介绍了各工艺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武钢炼钢总厂二分厂为了进一步提高品种钢冶炼能力,对KR脱硫过程全智能化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开发了脱硫动态在线控制模型,并用BP神经网络控制系统优化参数,实现了全自动智能化一键式脱硫。生产实践表明:一键脱硫比达到99%,一次脱硫命中率达到99.5%,脱硫效果稳定,脱硫剂利用率提高,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脱硫成本。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KR脱硫渣的脱硫机理,利用现场取脱硫渣,通过炉渣淬火实验,对渣中矿相组成和硫在渣中分布进行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KR渣主要位于CaO-SiO2-CaF2-CaS四元系,渣中含有单一的CaS相、以CaO为主的CaO-CaF2-CaS相和以CaO、SiO2为主的CaO-SiO2-CaF2-CaS相,且CaS相中的硫含量明显高于其他2种矿相。通过统计渣相中CaS相的面积分数,并结合炉渣总的硫含量,得出渣相中的硫主要以单一的CaS形式存在。因此,通过提高渣相中CaS相的面积分数,可提高炉渣硫含量。  相似文献   

17.
铁水炉外脱硫的新进展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综述了近年来高炉铁水炉外脱硫的发展现状和进展。对几种常用炉外脱硫剂的脱硫效果和利弊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目前采用镁基脱硫剂进行深度脱硫是我国发展优质钢材、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18.
高硫铝土矿分散态焙烧脱硫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自制的分散态焙烧炉,对硫含量1.61%的高硫铝土矿进行焙烧脱硫。考察脱硫效果随焙烧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焙烧脱硫的机理。结果表明,在650℃焙烧120s时,分散态焙烧可以实现76.98%的脱硫率,焙烧矿残硫为0.07%,延长焙烧时间或升高温度对提高脱硫率帮助不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济钢焦化厂在焦炉烟尘控制煤气脱硫净化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干法脱硫工艺,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宝钢特殊钢分公司燃煤锅炉脱硫改造的原理及工艺流程:含有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气体在主塔中旋转并与脱硫液充分接触,利用脱硫液中细小水滴去除烟气中的烟尘,利用氢氧化钠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从而使烟气得以净化;脱硫液中的氢氧化钠可用氢氧化钙在沉淀池中再生,从而使其在系统中不断循环,这样既可避免管网的堵塞又降低运行成本.监测结果表明:脱硫改造后SLEP-HT型脱硫除尘器的脱硫、除尘效果大幅提高,并且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