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轧汽车用TRIP钢的高温热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leeble1500试验机进行了冷轧汽车用TRIP钢的高温热塑性试验,研究了冷轧TRIP钢热塑性与温度的关系。通过绘制变形温度与断面收缩率的关系曲线,找出了该钢的低塑性温度区,即裂纹敏感点。从而在制定连铸和热轧工艺制度时可避开该温度区,或尽量在该区域少停留。  相似文献   

2.
通过用Gleeble-3500热机械模拟试验机对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C 0.07,Si 0.05,Mn 1.8,Al 0.03,Ti 0.02,Cu 0.3,Cr 0.5,Nb 0.015,Ni 0.17的A钢的高温力学性能展开研究,以0.001s-1应变速率,在温度范围650 ~1 350 ℃之间做一组高温拉伸试验,测得抗拉强度和断面收缩率.结果表明:A钢整体呈现较好的塑性,塑性低谷区温度范围较小.在775~1 250℃之间,断面收缩率均高于70%,塑性良好,第Ⅲ脆性区在650~775℃之间,A钢在700~750℃存在明显的塑性低谷.第Ⅲ脆性区断裂主要为沿晶脆性断裂,这主要是由于铁素体沿奥氏体晶界析出所致.实际连铸生产过程中可以避开此脆性区间,矫直温度尽量高于800℃.  相似文献   

3.
采用热压缩法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研究了600MPa级C-Si-Mn系TRIP钢的高温变形行为,分析了应变率和变形温度对变形抗力的影响,并在试验数据基础上建立了该钢的变形抗力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为了开发TRIP钢的热轧在线控制冷却工艺,以700 MPa级TRIP钢为研究对象,利用JMatPro软件计算其轧后冷却相变特征,根据计算获取的CCT曲线优化设计TRIP钢的三段式冷却工艺,并利用ThermecMastor-Z热模拟试验机进行模拟试验,测定试验钢在指定冷却工艺下的显微组织特征、各相含量百分比以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利用LINSEIS L78 RITA相变仪和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测定了FH690海洋工程用钢相变转化的温度点和热塑性区。在1150~780 ℃温度范围时,断面收缩率都在60 %以上,热塑性很好;在1300~1150 ℃温度范围时,属于第Ⅰ脆性区,断裂原因为有大量的液相薄膜存在;在780~620 ℃温度范围时,断面收缩率逐渐降低,属于第Ⅲ脆性区,出现塑性最低值39.5 %,原因是由奥氏体转化成的铁素体膜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热轧型TRIP800汽车用钢,研究了其高温热塑性和热加工后的连续冷却相变行为,并对热轧后的TRIP800钢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和微观组织标定。试验结果表明:750~1050℃为试验钢的低塑性区,1100~1350℃为高塑性区。在高塑性区间,ψ值先增加后降低,在1150~1250℃温度区间具有ψ的最大值,均大于90%;热变形后,以5℃/s为临界冷速,低于此冷速时,只发生铁素体相变,高于此临界冷速后开始发生贝氏体相变,冷速增大至30℃/s后,开始发生马氏体相变;热轧后,随卷取温度的升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降低,伸长率提高,在600℃的卷取温度下具有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热轧卷取后的组织由铁素体、贝氏体和残留奥氏体组成,其中残留奥氏体存在两种形态,一是呈膜状分布在铁素体晶界或贝氏体板条间,二是呈块状分布于铁素体晶界。  相似文献   

7.
TRIP钢显微组织和织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高强度冷轧相变诱发塑性(TRIP)钢经过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织构,提出了用面探测器同时测量fcc相与bcc相极图的方法,并对bcc相热处理前后织构变化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冷轧TRIP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贝氏体及残余奥氏体的多相组织,冷轧TRIP钢的主要取向为{112}〈110〉,以及{001}〈110〉和{332}〈113〉,而热处理后{112}〈110〉密度降低,同时{001}〈110〉消失。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冷轧TRIP钢显微组织的影响并计算了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讨论了TRIP钢中显微组织形貌、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以及残余奥氏体中碳含量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DIL805A膨胀相变仪、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X射线衍射和拉伸试验等研究了TRIP钢贝氏体区(360~440℃)等温处理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贝氏体区等温温度影响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与残奥中碳浓度,是决定TRIP钢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试验钢在800℃×180 s+400℃×300 s处理条件下,可得到17%残余奥氏体,其碳含量为1.5%,此时可获得较佳的相变诱发塑性和较好的强韧性配合,其强塑积可达到31 200 MPa.%。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的退火工艺得到了多边形铁素体基TRIP钢(TPF)、贝氏体铁素体基TRIP钢(TBF)和回火马氏体基TRIP钢(TAM)3种不同基体结构的TRIP钢,并对它们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退火工艺的不同导致实验钢的微观组织完全不同,力学性能也存在显著差异。TPF钢的基体结构为尺寸较大的多边形铁素体,其上分布着贝氏体、马氏体及少部分残留奥氏体,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低于TBF钢与TAM钢。TBF钢的基体结构为贝氏体铁素体,残留奥氏体呈长条状或块状分布于贝氏体板条间,表现出高强度但伸长率不佳。TAM钢组织由退火马氏体基体、残留奥氏体及新生马氏体组成,残留奥氏体以稳定的长条状或薄膜状分布在退火马氏体晶界处或板条间,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将C0. 41-Mn1. 61-Si0. 55-Al1. 50-P0. 040-V0. 031-Ti0. 12的TRIP钢试样在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热处理试验,分别加热到两相区780、800、820 ℃等温3 min,然后快冷至贝氏体转变区350、400、450 ℃等温处理6 min,冷却至室温.研究不同热处理条件下TRIP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两相区温度800 ℃等温3 min,贝氏体区温度400 ℃等温处理6 min,TRIP钢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980 MPa)和延伸率(>18%),其最大强塑积可以达到25 782 MPa%.  相似文献   

11.
在实验室对冷轧TRIP钢的坯料进行了热轧实验.通过对热轧后TRIP钢的组织观察和分析,确定了影响组织的主要因素,研究了热轧工艺和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冷轧TRIP980钢表面色差缺陷,采用SEM、XRD等手段分析缺陷成因.结果表明:连续退火后板面色差位置呈现表层碎裂的形貌;能谱分析表明,与正常位置相比,缺陷位置存在明显的0元素峰,表现为Si、0元素的显著富集,与轧硬板的分析结果一致;XRD分析表明,热卷表面形成红色铁皮的原因是铁橄榄石类粘性氧化铁皮未能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980MPa级高强TRIP钢的动态再结晶行为,采用Gleeble-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试件钢在变形温度950~1150℃、应变速率0.01~5s-1,应变量0.3~0.7,道次间隔保温时间1 min,进行单道次热压缩试验。结果表明:随应变速率的增加,变形温度的降低,应变量的增大,试件的晶粒尺寸也变得更加细小。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发生更为完全。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980MPa级高强TRIP钢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并计算了其激活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三种不同基体组织的超高强度低合金相变诱发塑性(TRTP)钢中充入的氢量及其对韧性的影响。这些TRIP钢.特别是具有贝氏体铁素体基体组织的TPIP钢,充入的氢量比常规回火马氏体钢要多。这主要与残余奥氏体吸收多量氢溶质有关。TRIP钢、特别是退火马氏体基体组织TRIP钢的氢脆被大大地抑制。可以认为,导致钢中氢脆性低的原因是大量的氢进入了残余奥氏体,均匀细小的组织,残余奥氏体的TRIP效应和出现准韧窝断口。  相似文献   

15.
TRIP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变诱发塑性钢,即TRIP钢是一种具有高强塑性的高强钢,其强塑积可达 21000MPa·%,作为汽车用钢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TRIP钢在TRIP效应、成分设计、成形性、焊接性、可镀性、动态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十分活跃,已取得显著成果,并且在相图计算应用于成分和组织设计的研究方面也取得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16.
《塑性工程学报》2013,(4):23-26
Q&P钢是一种高强度高塑性的第三代先进高强度钢种,合理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塑性变形过程中引发的相变诱导塑性,是决定其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SEM观察确定QP980的微观组织为板条马氏体、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由XRD实验测量得到QP980钢板在单向拉伸状态下不同应变量对其残余奥氏体转化量的影响规律,发现QP980中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随应变量的增加呈非线性下降的趋势。根据O-C马氏体相变动力学模型,得出QP980中残余奥氏体含量和等效应变的关系函数。根据等功原理和混合硬化准则,建立了考虑TRIP效应的QP980多相本构模型,并与QP980单向拉伸实验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TRIP钢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晓东  王利  戎咏华 《热处理》2008,23(6):8-19
概述了相变诱发塑性(TRIP)钢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详细论述了TRIP钢中显微组织形成的机制和成分对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介绍了TRIP钢研究的最新技术,其内容包括TRIP研究的新试验技术和计算机模拟在高强度TRIP钢设计中的应用。最后,对TRIP钢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三种不同基体组织的超高强度低合金相变诱发塑性(TRIP)钢中充入的氢量及其对韧性的影响。这些TRIP钢,特别是具有贝氏体铁素体基体组织的TPIP钢,充入的氢量比常规回火马氏体钢要多。这主要与残余奥氏体吸收多量氢溶质有关。TRIP钢、特别是退火马氏体基体组织TRIP钢的氢脆被大大地抑制。可以认为,导致钢中氢脆性低的原因是大量的氢进入了残余奥氏体,均匀细小的组织,残余奥氏体的TRIP效应和出现准韧窝断口。  相似文献   

19.
《铸造技术》2015,(11):2764-2765
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点焊结构区域的宏观形貌,以及熔核区和热影响区的微观组织,研究电阻点焊接热处理过程中汽车机械传动部件用TRIP钢的疲劳性能。结果表明,汽车机械传动部件用TRIP钢点焊接头区域的疲劳性能比母材的疲劳性能差很多,疲劳寿命很短。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工程结构轻量化战略的实施,使人们对980MPa级高强钢的焊接更为关注,980MPa级高强钢焊接性问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从焊缝强韧性匹配、裂纹敏感性和热影响区组织性能三个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980MPa级高强钢焊接性的研究现状,对于推动980MPa级高强钢的焊接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