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伟军 《门窗》2012,(5):208-209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其建筑风格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其历史的延续性和分布地域的宽广性不仅对我国的当代建筑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同时也对世界各国的建筑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古典建筑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脊梁表现其鲜明的民族特点,而中国的现代建筑大师们在他们的建筑理念中融合了具有传统意义的古典园林和庭院使得这些建筑既有现代气息,又有浓郁的民族底蕴。体现了现代建筑对古典建筑的传承及融合,实现了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本文通过对现代建筑与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分析,找出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处,从而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建筑不仅仅体现出一个民族当前风貌更加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哲学底蕴,人本主义对古典建筑设计的研究启示我们在追寻现代主义建筑设计艺术的同时不应该忘记传统古典建筑。文章从明末建筑设计师计成编著的《园冶》出发,探索古典建筑设计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契合点,分析建筑设计的结构主义形式美和与古典林园结构主义审美,并从中得到对中国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有用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建筑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孕育了灿烂的文化,传统建筑文化非常丰厚,兼具艺术形象和不同功能,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瑰宝。时代在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文化需求的增加,祖国的传统文化不能被割裂,中国古典建筑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在现代的应用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需要学会继承和发展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同时我们也将它进行了创新,使中国古典建筑的应用能够更加的适应自身、环境以及时代的发展。本文将从中国古典建筑在现代的应用和创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建筑的文化阅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畅 《山西建筑》2009,35(3):46-47
从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的基本观念出发,对中国古典建筑的基本设计思想、建筑形制、建筑细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再分析,从文化视角阅读中国古典建筑,从而在当代的建筑中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建筑师对古典建筑的研究,推动着建筑理论的持续发展与不断创新,建筑本体是永恒的主题。帕拉第奥以古典建筑经验为基础,出版著作《建筑四书》。勒·柯布西耶从古典建筑中搜寻现代主义建筑创作灵感,汇聚成《走向新建筑》一书。将两本书加以对比分析得出,古典建筑理论被不同时代的建筑师们在理论与实践中创造性地加以阐释。他们对自然秩序与几何美学的追求从未间断;同时,以人性化为基点,尝试为不同时代出现的新问题寻求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6.
转角广泛存在于各种物质形态之中,建筑转角造型的控制对于建筑整体形态的视觉表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转角形态生成的影响因素,并从建筑转角的视觉特点与转角形态的视觉感受入手,提出了建筑转角造型的设计方法应注重几何形体的变化、与其他建筑造型元素相结合、强调转角的"建构"表达等三种设计方法。旨在提倡重视转角造型在建筑整体造型中的作用,为转角造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孵化器     
李丹 《建筑知识》2011,(2):70-71
孵化器是孕育新生命的载体,新思想需要孵化的过程,整个企业的设计和运作也需要严谨周密的思考……彭老先生在建筑美学方面,从古典建筑构图到现代建筑空间的组合规律,以至当代西方建筑的审美变异等,都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工作。这个项目除用地局促外,基地地势也比较低洼,临近城市干道选择入口困难……建筑最终设计的形式结合基地情况和使用功能,解决了诸多不利因素的限制,同时满足了功能性与适应性,从这个项目中也可以看到老一辈建筑师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建筑设计方面,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古典建筑元素。现代建筑设计在与古典建筑元素碰撞的过程中,不断形成适合国人的设计风格,本文就当前如何将古典建筑元素应用到现代建筑进行深刻的剖析,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西方建筑完全不同的建筑结构和艺术表现特征。中国古典建筑以榫卯结构为特点,斗拱和飞檐作为中国古典建筑系统中的核心构件,在中国古典建筑的演进中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特征。斗拱和飞檐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古建筑的代名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文章结合其含义、历史演变过程,对它们的实用价值和应用研究进行深入论述。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文明,是西方古典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也是整个西方建筑发展史的精髓。时至今日,古典建筑艺术依旧作为一种典范被后世所崇尚。本文从理性与神性两个角度去追溯西方古典建筑之源头,试图探求西方古典建筑文化之精华所在。  相似文献   

11.
建筑架子在我国城镇公共建筑或住宅建筑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当今架子装饰建筑已成为普遍现象。架子规模有大有小,做法多为外露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的梁柱骨架,也有和建筑主体结构类型不同的架子。虽然架子的规模不同,造型千变万化,但其作用是为了装饰和美化建筑。然而今天的建筑架子与中国古典建筑屋脊装饰件不同,也不同于西方古典建筑上的人物雕饰,中西方古典建筑附设的装饰具有深刻的人文意义,且造型精美,与主体建筑之间的关系和谐;而今天的建筑架子则更多的强化技术成分,由于今天的建筑设计不够深入细致,对图面表现效果与实际尺度感觉之间…  相似文献   

12.
郭济朝  方可 《门窗》2013,(2):223-224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建筑观念发生了两次重大的转折:第一次是从古典建筑到现代建筑的转变,第二次是从现代建筑到后现代建筑的转变。后现代主义在批判现代主义千篇一律的建筑风格中产生并发展。后现代主义思想没有清晰的模式和体系,也没有一种明确的设计风格宗旨,但要求在形式上对现代主义进行颠覆。后现代建筑在中国也有着很多的实践,本文以保罗·安德鲁设计的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为例,简析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相关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古典建筑的特点,分析了古典建筑设计和现代建筑设计的区别,说明了古典建筑设计理念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探究了现代建筑设计对古典建筑设计理念的传承,提出了古典建筑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要点和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14.
现如今,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高科技的不断冲击下被毁坏乃至消失[1]。传统的建筑技术失去传承,大量古建筑被严重破坏。而传统建筑中木头的大量使用在现代资源紧缺的当今社会也不适用,使木质建筑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建筑发展壮大起来。中国古典建筑文化意蕴丰富,不仅是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延伸。不能就此让它失去传承而消失。我们既可从传统建筑中汲取养分,又可以从现代建筑中借鉴经验,将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与现代的融合起来,真正找出属于中国的文化建筑。文中主要对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各位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建筑应该怎么读?可以怎么读?是否仍有可能读出新意?中国古典建筑的设计意匠是否具有普适性价值?能否对当代建筑创作有所启发?侯幼彬先生在其新著《中国建筑之道》[1]中很好地回答了这些问题.作者从《老子》第十一章1)出发,对中国古典建筑的空间概念和设计意匠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解读,最终形成了一部368页、75万多字的巨著.作为侯先生的学生,不敢贸然对该书进行全面评论,但作为一名读者,我愿意把读书的体会和感想笔录于此,与读友分享交流,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希望本文对于那些面对巨著望而却步的青年学子们能够起到一定的导读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建筑模式上实现多元性转变,逐渐进入了后现代建筑领域,其中中国古典建筑模式及古典建筑符号也渐渐为人所用,从中国古建筑发展史看,建筑构件从实用性进化成艺术性,其所有装饰构件均有它存在的实用性需求。文章以广州市光孝寺为例,对其布局模式、建筑结构细节及构件等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希望对传承传统建筑文脉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特征,分析了古典建筑的设计理念以及古典建筑设计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旨在要求设计人员需合理借鉴和传承古典建筑设计理念,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古典建筑设计,将优质古典建筑设计理念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之中,以优化整体建筑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8.
建筑师们凭借自己的阅读、体验与观察来探索中国建筑思想融入现代建筑创作的具体方式,建筑史学家们在系统的实证研究中力图提供可靠的建筑历史事实和建筑文化价值解释。然而,能否在这两者之间整体性把握中国古典建筑思想的基本特征,从而提供古典建筑思想与现代建筑话语之间交流对话的可能性?基于中国建筑文化解释方法的反思,沿着身体体验与生活经验的路径,我们尝试探索这类可能性,也就是对古典建筑思想给予一种有意义的现代诠释。  相似文献   

19.
建筑视觉造型元素包括建筑入口、墙体、门窗、屋顶、转角、阳台、柱廊等部件。其中建筑转角是建筑物最基本的元素,它位于建筑物两个相邻界面的交接处。本文从结构与转角的关系、转角造型处理手法和设计创意等几个方面探讨建筑转角视觉造型设计的基本手法。  相似文献   

20.
袁忠 《华中建筑》2003,21(1):18-21
以中国大陆为范围,对20世纪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进行了整体简析,认为其中出现了三次高潮与三种不同的路向,提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将古建的存在状态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作为史料的、作为涵义性的、作为过程与体验中的。将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建筑、古典建筑三个范畴进行了意义和价值的区分,最后提出认识中国古典建筑本真的以人学为底蕴。在关系中阐释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