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邵译萱 《建筑技艺》2022,(S1):242-244
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现代主义建筑形式逐渐趋于一致。为了探究如何将传统文化及地域特色与现代建筑设计手法相结合,本文基于建筑类型学理论,通过对“水岸山居”的案例解读与评述,分析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演绎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著名建筑实践作品"水岸山居"为例,从城市、建筑、力学等不同的研究视角,分析该建筑对江南传统村落空间类型的继承与转译,阐述其蕴含的设计思想,指出观念对建筑创作及空间操作技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门窗》2016,(12)
宏观上,城市结构千城一面已被世人所诟病;微观上,建筑技术策略的千篇一律却被建筑师当做范式而通用。通过王澍的营造策略的发展变化和"水岸山居"的技术策略解析,了解到技术策略选择应该尊重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并且这种带有强烈地域性的营造策略不仅有益于建筑师本身的竞争实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对于社会经济和传统文化以及人们起居都起到久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当2012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余温未散之时,王澍的又一件作品已经悄然伫立在了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内。在保护自然传统、保留文化多样的课题上,永远孜孜不倦的王澍,此次将目光集中到了距今几千年的我国古老建筑材料——夯土上。当全世界都在热衷挖掘新奇的建筑形式,寻求新型建筑材料的时候,只有少数人愿意停下脚步,回头看看,思考建筑的本源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需求。建筑是一种载体,做有生命力的建筑,是解决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建筑师王澍曾说过:对于活的  相似文献   

5.
有着独特水系的"泉城"济南历史上具有鲜明的风景特征。但是今天,由于城市的发展,城市与水之间的关系被割裂了,河道和湖泊远离市民的生活。大明湖及护城河沿岸景观规划旨在通过水系的整理和水岸景观的改造,将城市、护城河、大明湖和众多的泉群紧密联系起来,完善城市的滨水步行空间,建立城市中心巨大的公共开放空间系统,恢复济南城市的风景特征。  相似文献   

6.
陈怡 《建筑与文化》2016,(1):176-177
由于以往长期粗放型的城市建设,导致由大规模的地域化、活力性、自然生态化的建筑空间日益消失。本文以具有传统水岸环境的绍兴市迪荡湖北园概念规划为例,将江南水乡的形态特色、构成原理、空间形态等理论研究与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相结合,探讨适合于现代社会的水岸空间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可持续性建筑源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庄子·齐物论》云: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之。意思是宇宙之气永远处于整齐、和谐、有序的运化之中,这与庄子所谓通天下之气是一个意思。可见,人与天的关系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认为:天与人原本就是合一的。道家就以究天人之秘,合天人为一为根本。老子《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相似文献   

8.
刘琳璠 《建筑师》2022,(6):27-34
文章通过梳理王澍写作中“自然”这一母题,并对照其近期建筑项目,阐述自然这一宽泛概念在王澍设计中的转化和表达。文章细分出王针对自然解读的三个层面,通过“江山”“景观”和“道法”作为概念的延展,引申出王在其理论与实践中对于表象世界、身体经验和内部结构的总结与思考。文章同样关注王澍在对于自然论述中的主要参照物古代山水画的解读,并试图论证山水画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在王的建筑设计中从技法到概念的引申。通过分析,文章质疑其符号性和语义性在两种艺术转译中的主导性作用。以王澍的实践为例,笔者鼓励更多不拘泥固有标准的丰富的创作形式和思考,从而促进文脉在当代实践中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顺应自然,融入自然一直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有的气息.本文中将对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进行解读.探析在王澍在源于自然生活状态的建筑营造活动中,试图唤回一种逐渐被淡忘的自然情怀,寻找一条传统与现代和谐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台北城市更新是一项由政府制定容积率(FAR)奖励办法,吸引民间开发商投入资本,整合私人地主意愿进行权利均衡分配的营建工程.面对大规模有待更新的老旧城区,这是一个节省政府财政资源的权宜做法,然而在此背景下,城市的更新逐渐演变成由开发商所主导的房地产事业.更新基地上为数众多的地主与开发商在利益的谈判上,彼此间逐渐失去信任,政府对于亟待更新的地区也缺乏有效的介入.以台北市基隆河妈祖水岸街区更新为例,阐述台北城市更新面临的典型难题,通过各方权利关系人参与式的设计过程,厘清各权利关系人的要求,最终结合城市设计手段,提出了多方共赢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项目以"西蜀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传统建筑空间的当代诠释;绿色生态景观的有机植入"为原则,打造了一个具有中国传统园林神韵的"水岸锦里"。继承了西蜀古典园林"文秀清幽"的整体特点,不仅诠释了成都因水而生,因锦而盛的城市脉络,更重视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着眼于对物质城市的精神建构。  相似文献   

12.
蒋昕萌  王冬 《华中建筑》2012,(10):159-163
该文借助建筑类型学的"原型"理论对"一颗印"民居建筑空间进行解析,论述其典型元素、特征、空间组织方式和结构体系的构成关系,感悟其存在的内在本质与建筑精神,提炼其语言构成的法则,学习其空间组织的造句逻辑与灵感,寻找出其内在的永恒规律,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一颗印"民居的精神与内涵,从而梳理总结出"一颗印"民居建筑空间原型。希望以此为基点,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对云南现代地域性建筑创作的探索之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码头书屋,是安徽铜陵市在滨江公园里一个废弃的工业卸货码头上兴建的一座约500m~2的市民书屋。码头不大,14m宽、40m长,由毛石和混凝土砌筑,深入江面,略低于公园防洪道路的标高,并且与道路之间有一段草坡相隔。码头在改造之前是货船装卸建筑材料之用,毛石的表面渗着锈红色的印记,混凝土的路面在曰积月累的重载货车重压下布满裂纹。这个承载场所记忆的工业遗迹似乎微不足道,难以走到台前来展示,但如果新建筑的加入能够强化这种场所感,并成为联系的纽带,那老码头的  相似文献   

14.
“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熏陶着中华民族,已渗透进民族的骨子里。它具有融合冲突、化解矛盾、弘扬个性、创造新生的特征。建筑设计目的在于反映建筑与环境、人的关系,实现建筑、环境、人的相互融合。通过对王澍建筑作品的研究分析与深入解读,从建筑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人文聚落、人社会的环境关系四个角度,探讨了其作品中对“和合”文化的反映与思考,进而研究“和合文化”对其建筑思想和设计手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作者在对特定地点的特定工程设计进行介绍的同时着重表达了作者对于中国建筑如何从“原型”出发实现真正“现代化”的深入思考和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王澍是中国当代最活跃的年轻建筑师之一,他的建筑文本一直保持着对传统文化和个人经验的探索,建筑作品带有明显的个人印记。文章通过对王澍早期和近期作品的比较分析,从设计观念、空间形式、建造技术以及建成效果等方面,对其建筑历程和特点做一个简要的总结和梳理,试图探讨王澍在当代中国建筑发展整体上呈现"模糊"的状况下,力求突破的价值与现实的困惑。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将在西方现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话语——画意美学——之中考察王澍建筑与世界现代建筑的关联.正如其先驱者乌维达尔·普莱斯所认为,画意概念不同于崇高,也不同于美丽以王澍为代表的一批“文”建筑师所追求的画意也有别于象征权威与尊严的崇高和表现金钱与财富的美丽.而对于中国建筑,画意话语不仅可以帮助重新认识中国现代建筑师们对这一问题的长期探寻,也有助于重新思考如何在现代建筑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建筑的画意传统.王澍的建筑在新粗野主义建筑所强调的“意象”概念之中加入地域和文化的象征性,促使人们反思近年代以来被建构思想视为对立的种种建筑属性——如物品性与符号性等——共客并存的可能,从而恢复对于后现代主义建筑所主张的表意性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中州建设》2012,(13):56-57
从事建筑活动,在我看来,以什么态度去做永远比用什么方法去做重要得多。至少,建筑于我,只是有闲情时,快乐地为自己安排的事情。我甚至一直回避“建筑”这个词,因为它前提在先地把“造房子”这件事搞得太重要了:多种综合的理解,需要“创造力”,更多地表达建筑师的“自我”,与时代同步,继承传统与历史,等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了2012年度普里兹克建筑学奖。其作品与后现代主义理论有着一定的关联。结合后现代主义理念分析其作品表现出的“瓦片情结”,解读其中潜藏着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新乡土建筑的一次诠释--关于天台博物馆的对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记录了支文军与王路关于天台博物馆的对话,讨论了相关的传统与创新、本土性与国际性、地域与环境、空间与形态、材料与形式等问题,以及对当代新乡土建筑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