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刚 《世界建筑》2022,(8):99-103
希尔伯赛默与其同时代的建筑师一样,热情拥抱全新的机械化技术,憧憬未来工业图景。他对建筑工业化并没有专文论述,但工业化思想却贯穿于他的理论中,由宏观至微观,既是全景式的也是多层次的。他从城市入手展开自己的研究,将城市看作一个生产体系,将建筑建造视为工业生产。于是建筑师转换角色成为生产组织者,从设计到建造整个流程便可以借鉴福特主义和泰勒制的成功模式。并且因此他倾向于消除个体差异,主张全面推广标准化技术,以实现规模效应。虽然他的理论大多停留在纸面上,且经常得到缺少人情味的负面评价,但仍可作为建筑工业化前期的思想储备。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高层装配式住宅建筑的增多,对于其建筑立面细部处理已引起建筑师和使用者的关注。结合工业化建造技术特点,探索预制混凝土构件在高层装配式住宅立面设计中的应用、设计方法和构造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当前建筑行业研究的前沿领域,重点探讨如何进一步拓展并将其应用于传统民居建筑的活态化保护利用.研究阐述工业化制造与基于构件的传统建造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及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的应用优势,以典型民居建筑更新为例,针对更新中设计和建造的核心问题,探究工业化技术和传统营建技术相结合的模式,通过建造工序信息模型的研发运用完成具体的建造工艺和工序,并初步建构一种结合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的传统民居活态化保护利用工程思路,也可为设计营建一体化提供相应的工具插件.  相似文献   

4.
<正>结合国内首个模块建筑示范项目——镇江新区港南路公租房项目,介绍了装修设计与建筑设计一体化及适老化全装修设计。通过适老化的潜伏装修设计,通过预埋、预设等可改造方案,可满足现在和将来不同健康状况老年人的使用需求。1模块建筑体系简介模块建筑体系是一种比较彻底的采用工业化设计建造住房的方式,标准化模块式建造技术在建筑领域实现了住宅与商业楼宇交钥匙工程,根据标准化生产流程和严格的质  相似文献   

5.
BIM技术是可持续设计和建造的重要工具,从理论上能够有效解决目前节能设计中节能模拟软件兼容性差、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工业化钢结构建筑的节能虚拟建造评价方法,依托实际工程,通过系统设计与原型实现论证了该方法的技术可行性。该方法针对利用BIM技术进行节能技术评价、优化与决策分析的实际工程具有借鉴意义,通过提高钢结构建筑的节能设计水平,将为钢结构建筑向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揭示系统化集成设计在新型建筑工业化背景下的重要作用,以高层住宅这一类型为例探索立面生成技术路径。从信息整合、生成方法、工具实现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层级式描述方法梳理数据信息,研究立面构成类型,基于内部功能建立平、立面之间的映射关系并编码转化。基于Java和Revit平台,通过主从式架构开发面向建筑师的生成设计工具,可实现依据输入平面生成不同风格的立面模型,并集成相关指标及下游生产建造数据。系统化集成设计方法整合各环节信息,构建与建筑物质化实现过程对应的数字链,有利于推动设计—建造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王祥  袁烽 《建筑技艺》2021,(7):57-62
通过五座实验性数字建造步行桥的设计推演和技术解析,研究了思考模式、策略选择和技术整合在设计建造一体化工作流程中的重要性,探讨了数字建造在建筑形式之外对未来建筑发展的意义,尤其是建造模式升级为建筑工业化带来的影响.五座实验性人行桥均使用了新型材料、工艺和建造方式,融合了数字设计技术和优化实现技术,展现了新型工艺探索和具体...  相似文献   

8.
基于工业化建造方式的特征和可持续住宅对建造各个环节的要求,对工业化建造方式在可持续住宅中应用必要性进行分析.以工程案例为基础,分析其建造背景、设计原则、技术特征、材料选择及运行能耗效果,论证其可行性.总结工业化建造方式在可持续建筑中应用要点,供建筑师设计参考,以促进可持续建筑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张姗姗  齐奕 《城市建筑》2015,(1):117-119
轻型建筑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建筑界的广泛讨论,一批建筑师正在努力推动其成为一种新的建筑选择。作为运用大量轻型建筑材料进行设计并建造的设计大师,格伦·马库特(Glenn Murcutt)的建构哲学、设计策略及建造方法都将轻型建筑引入另一个高度—可持续建筑。本文通过对马库特设计思想的解读,指出"设计结合自然"于建筑师本人来讲绝非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归纳了其轻型可持续建筑设计的三个层面创作思想演进过程,强调建筑绝非局限于功能与形式,对材料与技术的重视于可持续建筑来讲同样重要,最后总结出轻型建筑不仅是一种工业化的产物,也能够成为可持续建筑设计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0.
崔愷 《建筑》2023,(7):45-46
当前,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筑业的转型升级成为行业的主旋律。以人为本、绿色低碳、智能建造是新时代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引领着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通过推行工厂化生产、装配化安装,我国建筑品质和质量均逐步提升。在推行建筑工业化的过程中,如何克服设计乏味和建造样式单一的问题,这需要全行业在探索和实践中找出最佳答案。下面,我从建筑师视角谈谈如何用工业化思维做设计。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我国开始探索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之路,通过标准化住宅建设实践,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建造效率。  相似文献   

11.
面向乡村振兴和建筑工业化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国内乡村建筑设计痛点问题,基于建筑计算性设计思维,立足人工智能时代语境,综合应用文图生成与建筑信息建模等技术,提出了可实现云端交互的乡村建筑计算性设计方法,构建了乡村建筑云端计算性设计平台,最终实现基于数据链生态的产业多赢模式,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支撑乡村建筑设计、建造和运维过程,并结合案例实践介绍了平台应用效果,助力乡村建筑设计的信息化升级与工业化转型。  相似文献   

12.
胡樱子  高伟哲 《当代建筑》2021,(10):100-105
近年来,数字建造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建筑产业智能化变革的不断深入.计算工具强大的计算力,使得数字建造能够应对不断提升的复杂场地要求.运用预制装配化批量定制的建筑机器人技术,建筑师可以颠覆建筑业传统的生产方法,提出一种智能"云端现场协作"的新设计建造一体化范式.南京欢乐谷主题乐园东大门是2020年"后疫情时代"的一次"孪生共造"实践性尝试.在3个月极短的工期内,建筑师结合数字算法生形与人机协作建造的方法,高效、精准地完成了超尺度、高维几何的全球最大改性塑料3D打印建造体建造,完美呈现了我国在建筑机器人打印建造技术领域的研发能力与实践水平.  相似文献   

13.
夯土墙技术是传统的乡土建筑流传下来的建造方法之一,它具有优越的物理性能和生态环保的特点。在工业化建筑大生产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越来越显著的时代里,建筑师们开始回过头来关注祖先流传下来的非工业化的建造方式,于是,夯土建筑的生态时代即将到来。本文以浙江安吉生态屋中的夯土墙建造为例,讲述了一段民间营造方法。  相似文献   

14.
当今是一个消费时代.身处消费时代的建筑师在设计中往往过度追求对符号的引用与处理,弱化甚至忽略符号原有的意义内涵,从而使建筑产生诸多层面的分离.这在当前中国建筑设计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建筑的形式表达与空间、功能以及周围环境缺乏必然联系,感性经验取代理性逻辑,建筑设计多停留在图纸层面而缺乏对于建造层面的系统性思考……产生的后果则是建筑设计逐渐脱离自身的本体属性与意义.如何摆脱消费时代单纯形象化的表达成为设计中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马汀 《四川建材》2016,(4):116-117
本文通过探讨当代建筑师在农村的地域性建筑营建中遇到的误读地区地域性、建筑功能与乡村生活不适应等诸多问题,分析其背后的矛盾是城市生活的建筑师设计与乡村生活的使用者的矛盾。再通过发掘地域建筑重要组成部分——乡土建筑的自发性建造行为来认识这一营建活动的自发性与参与性,以此提供一种对于地域性建筑的研究方向和建筑师介入地域性建筑建造的一种方式,即参与当地的自建活动,以此理解与认识当地建造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建筑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建筑师的著作权除了设计与建造建筑,也逐渐包含研发数字化工具。建筑学面临着被科学思维重新赋能,建筑知识体系的快速迭代已然成为建筑教育的核心议题。建筑智能实验室正在成为研究建筑数字化软硬件工具的载体,覆盖了设计生成、感知、推演、模拟、优化、再现、建造等诸多过程。如今,建筑智能增强下的分布式集群研发与网络化共享协作正在定义建筑设计思维、方法、工具、流程,并不断扩展着建筑学的内涵。从实验到实证的研究范式,带来了针对设计与建造过程的可模拟性、可迭代性、可推演性、可控制性的精确研究内涵。建筑智能实验室的研究范式旨在通过数字化技术增强建筑师的思辨力与分析能力,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性能化协同,这正在成为建筑学转型的核心议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指出国际获奖是全球化时代对建筑实践价值的肯定,第五代中国建筑师以国际建筑奖见证了该群体的成长与崛起,对技术的重视成为极重要的获奖原因,也是同前几代建筑师相比巨大进步之处。文章从近些年该建筑师群体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获奖作品入手,分析奖项评选标准;以获奖作品作为线索,探讨建筑师群体的设计实践技术体现。认为其实践中通过对材料与建造的再认识实现创作的理性化,意识与策略的共进促进传统以更具时代性的方式再现,以实现对"物"的升华,进而反思技术如何体现创新与对现实的关注,最终得出第五代中国建筑师技术创造性的群体设计实践特征。  相似文献   

18.
建筑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装配式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是现阶段工程领域关注的重点。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促进装配式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的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是重中之重。为进一步提高智能建造与装配式建筑工业化融合发展的质量,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新型装配式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的内容,其次详细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的融合方式与意义,最后探讨了智能建造的发展前景及面临的问题,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建筑》2021,(16):12-15
大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公司拥有世界顶尖的跨学科硕博士研发团队,团队成员已积累了机器人相关建造领域近十年科研与项目经验.大界致力于围绕建筑机器人产品的研发创新,探索实践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工业化之路. 大界发现在规模化定制的建筑领域,设计深化到建造这一过程并非由数据驱动,建筑设计的数据信息仍未实现与建造端生产工具的联通,工厂仍然大量依靠二维图纸进行生产加工,无法实现建造的自动化.行业亟需一款通用的连接建筑模型数据从设计到生产的工业软件,通过数字化的模拟、仿真、优化,实现包含先进工业机器人在内的自动化设备进行规模化生产.如果没有好的工业软件作为基石,建筑的智能建造将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黔东南三线多层装配式厂房群体的设计分析,梳理了三线建设时期中国工业建筑领域现代主义传播的技术脉络。作者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从设计和工业建造技术关联性的角度,对体量、结构、空间、几何、构件、连接方式等多个子系统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中国黔东南三线地区多层装配式厂房的7个样本(1964—1975年)与德国建筑师奥托·施泰德勒的5次支撑体住宅设计实验(1969—1982年)的异同。文章梳理了特定背景下的工业建造系统实践的历史语境,挖掘其建构设计价值,对研究三线普通工业遗产的设计价值评判、存量时代的工业建筑保护和改造利用具有借鉴意义,也为设计和教学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