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保健食品》2008,(10):88-89
随着夏天的结束.热闹了一夏的减肥话题又要渐渐被女人们疏忽了。其实,秋冬季节是人最容易长胖的季节.这时候不注重预防肥胖.来年春夏,减肥又要成为大难题了.入秋了.我们从饮食营养的角度谈一谈秋天减肥应注意的事项。在夏天.天气热.人的胃口不好.很多人都不会吃太多的食物,而在秋季.秋高气爽.人的食欲也随之增强.吃的东西多了.人也容易长胖。  相似文献   

2.
正暑热难耐,在家吹空调当个吃瓜群众也难逃苦夏,就连猫咪也是如此。而夏天,最突出的就是吃喝问题,怎么才能让主子们顺利地度过夏天,少受高温蹂躏,并胃口不减呢?饮食问题就是不吃饭吗?说到饮食问题,大家都会率先想到不吃饭。但实际上,饮食问题还包含很多其他项目。比如饮水量减少对小虫子下爪原来爱吃的突然不吃了当然也有暴饮暴食的对其他食物更感兴趣体重减轻饮食量减少肠胃敏感呕吐这些饮食问题,你家主子也出现过吗?其实许多喵星人都多多少少出现过饮食问题,而且经常出现在夏季。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堂妈 《饮食科学》2012,(7):22-22
每次去幼儿园接堂堂时,都会听到很多家长抱怨自家的孩子不爱吃饭,吃一顿饭要多少多少时间,要怎么怎么骗才能勉强吃点儿。看到堂堂壮实的身材时,很多家长朋友都投来羡慕的目光。其实,在我看来,堂堂绝对是胃口好,可是有时候胃口太好了,饭量太大了也让我们惊恐,我们就不得不控制他了。上周五,堂堂的身体出了些状况,不得不控制饮食,  相似文献   

4.
炎炎夏日,孩子会和大人一样食欲减退、没有胃口,而他们的活动量较大,身体消耗较多,所需能量必须及时从食物中补充。这就让妈妈们很犯愁,不知给孩子做些什幺吃才好。其实,夏日饮食讲究清补,既要有营养,又要清淡爽口。想做到这些,其实并不难——  相似文献   

5.
似乎大部分人都讨厌夏天,因为热,容易出汗,烦燥,让人没胃口。可是,我喜欢。你不觉得没胃口和出汗都是减肥的福利期吗?而且这一季,我们还可以吃那么多时令水果,以及心安理得地以降温为由吃冰激凌。  相似文献   

6.
专家答疑     
《食品指南》2009,(11):86-87
问:老人是否吃得越清淡越好,越素越好? 答:不是的。现在有些老人信奉吃素,觉得越不吃肉越好,饮食越清淡越好,以为这样有利于减轻肠胃负担,容易消化,有利于延年益寿.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吃热     
有人说,爱“吃热”是咱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相信这话没多少人会表示反对。早年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中写道,他曾在小馆里买饺子吃,“外加一碗热汤,吃得满头大汗,十分满足。”他还回忆小时候夏天喝北京豆汁儿——总要“先脱光脊梁”,咽为豆汁儿之妙。在于酸烫辣,“越辣越喝,越喝越烫”,“最后是满头大汗”。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  相似文献   

8.
如今,为迎合人们对饮食营养和排场档次的追求,不少饭店酒楼厂罗稀有珍贵食材,极力宣扬这些食材在营养方面的特殊作用,以其“珍贵”、“稀有”满足追求高价位、高品味消费群体的需求,出现了越吃越珍贵,越吃越奢侈的一种社会现象。其实,昂贵的食材未必就有营养,只不过是物以稀为贵而已。  相似文献   

9.
气温越来越高,夏天的大门已经向人们敞开。很多人一到夏天胃口就不好,饮食习惯与往常有了较大的不同。可有不少人就是不知不觉地踩进了饮食雷区,这些雷区你有没有进入?看看专家怎么说。  相似文献   

10.
现代科学和经济的发展,使许多人的生活追求精而贵,表现在饮食上也不例外,如餐餐精白米已成了城市人最普遍的日常饮食。其实,在养生保健许多方面并非越精越好,越贵越好。只吃精米并不能获得最佳营养,反而是糙米营养全面,对健康更有益。  相似文献   

11.
千龙 《美食》2007,(4):28-29
夏日一到,胃口不好,又容易吃坏肚子,一个夏天总觉得很烦、很累。如何在夏日里吃得清爽又健康,避免肥胖,轻松享有窈窕身材呢? 很多人因为吃不下,所以常选择许多清凉或看起来清淡的食物来对付夏天,但这样吃好吗?会不会愈吃愈胖? 常见的夏季饮食习惯有不少陷阱,如何才是聪明选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许多人对夏季饮食的清补原则存在着片面的理解,甚至认为清补就等于只吃蔬菜果瓜,追求饮食的绝对清、素。其实,清补的重点还是强调补养,只不过饮食在补养的同时应兼具解热消暑的功用,以对抗酷热的气候。这一点对于老人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人到老年以后舌面上的味蕾减少,萎缩嗅觉细胞更新缓慢,加之炎热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理改变,就会使食欲进一步减退,如果饮食过于清素、清淡,哪里还会有胃口进食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与生活》2006,(7):I0002-I0002
也许有人会问,冬吃萝卜可保暖防寒,温中健胃这尚可理解,而炎炎夏日为何还要吃性味辛辣的生姜呢?原来.夏天吃姜的好处在于:由于夏天炎热,人们习惯贪凉,喜服寒凉之品,夜间又感受夜寒,易产生暑湿,影响脾胃,所以夏季人们的胃口普遍不好,少食厌腻。针对这种情况喝一点姜汤或做菜时多加点姜,即可散寒祛暑。  相似文献   

14.
食新食异     
夏天绝不能靠红烧蹄、油炸鸡翅、冰糖甲鱼、速冻饺和熟泡面充饥,更不能靠蛋挞、冰沙、冷面、绿豆汤果腹——几顿吃下来,舌苔一定更黄腻,胃口一定更差。  相似文献   

15.
陈为 《食品指南》2009,(8):56-57
炎炎夏日,“吃”成了一个十分困扰人的问题:天气太热,很多人没有胃口;凉的吃得太多,容易拉肚子,吃得太油腻,容易肠胃不适……饮食不科学让人们的健康亮起了红灯。这样或多或少影响正常的工作与学习。应该如何合理安排夏季饮食,轻松、健康地度过夏季?  相似文献   

16.
短暂的春节假期已经过完了,节后不想上班、不想吃饭、精神不振的应该大有人在。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下面这份节后饮食调整指南可要收好了,它专“治”没胃口、没精神。“节后综合征”实为吃太多和熬夜太多造成的上班第一天,很多人都感觉自己浑身难受、不想上班,有说法这是一种“节后综合征”。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点--吃太多和熬夜太多。  相似文献   

17.
晓新 《食品指南》2013,(12):18-19
冬天为什么更要注意适当吃些凉菜 很多人认为只有夏天才适合吃凉菜,随着天气寒凉,凉菜也在很多家庭的餐桌上销声匿迹。夏季天气热,人们胃口不好,适当吃些凉菜有开胃解暑的作用,尤其对习惯喝两口酒的人,荤素凉盘更是就酒的佳物。  相似文献   

18.
贴秋膘     
<正>民间有种说法,如果立秋那天的体重比立夏时有明显减轻,那么这个夏天就叫"苦夏",立秋之后就要"贴秋膘"。虽然今年上海的夏天比去年凉爽得多,感觉上没那么"苦",电费也节约了不少,胃口却极为不佳。原本没有太过关注体重,直到有一天发现原本箍手的手链突然在手腕上活络了起来,才惊觉"掉肉"了,体重指数从"正常"下滑到"偏瘦"。于是,人生第一次决定贴秋膘。贴秋膘的首要任务是吃。古代普通人家或许并不能天天吃到荤腥,因此"贴秋膘"几乎等同于"吃肉",比如汪曾祺在《贴秋膘》里就讲到,北京人所谓的"贴秋膘"即吃烤肉。而在讲究均衡饮食的今天,这并不是"多吃几块红烧肉"的事情,特别是经过了一个夏天的食欲不振和身体消耗,过量进食高脂高糖高热  相似文献   

19.
艳阳高照,38℃的高温居高不下,热得简直没了天理。先生说:老天爷是疯了。 夏天人们大都吃得少,并且消耗多,食欲不佳,不吃又不可,身体能量还需要补充,激活胃口的方法也只有味道了。  相似文献   

20.
主妇们最郁闷的事情是,烧了一桌菜,看家人吃得香,自己反而没了胃口。这种郁闷事其实也是一种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