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油管断脱井作业时易发生扶正器刮落事故,由于扶正器碎块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易形成堆积,经常相互挤压封堵套管,对下部油管打捞造成困难;或悬浮于井液中造成打捞断脱油管过程中间歇性遇阻,这些都将给后续施工带来极大的难度。以往扶正器打捞工艺效率较低,且不成系统,往往打捞需耗时2-4天,为此探索了引入式及钻进式两项打捞工艺,研制出旋进式活页捞筒、引鞋式钢条捞筒、锥进式打捞器、螺旋打捞器四种专用打捞工具,形成了扶正器打捞的系列化工艺,根据抽油杆扶正器的不同规格及数量选用相应的工具及工艺进行打捞,四项工艺都已在现场进行应用,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一次打捞成功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2.
抽油机井长期运行过程中抽油杆承载各种负荷大,抽油杆经常发生疲劳断脱,油井一般通过作业打捞替换断脱的抽油杆恢愎正常生产。打捞时使用的工具名称打捞筒,本文要点阐述打捞作业过程中使用的打捞工具改进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油田开发的进行,采油井管杆疲劳及腐蚀情况日益严重,加上目前大斜度开发井的出现,造成了管杆偏磨,油管和抽油杆落井事故频繁发生。落井后的油管和抽油杆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造成弯曲,给井下作业带来很大困难,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抽油杆鱼顶弯曲成团。大大增加了修井打捞工作的难度,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原油生产。提高弯曲成团抽油杆打捞成功率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就要求具有完善的打捞工艺、配套的打捞工具和合理的打捞方法。因此针对打捞弯曲成团抽油秆而研制成功的钻铣式螺旋外钩,在现场打捞施工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塔河油田勘探开发十余年,油藏物性变差,乳化现象严重,随着原油粘度的逐年增大,有杆泵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频繁断脱的现象。井下作业在进行检泵作业中经常遇到抽油杆鱼头弯曲、抽油杆遇卡、杆泵落井等复杂情况,常规打捞工具已经不能满足弯鱼头抽油杆的打捞作业,采用非常规处理工艺打捞抽油杆,提高打捞成功率,降低作业成本。  相似文献   

5.
螺杆泵采油工艺在油田开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螺杆泵形成了有油管和无油管两种采油工艺。螺杆泵栗油工艺相关技术参数的确定,包括地面驱动装置与泵型的匹配、抽油杆的选择、螺杆泵系统的优化设计、驱动装置的密封、尊断脱抽油杆、空心转子螺杆泵采油技术等。螺杆泵配套技术的应用,在解决抽油杆断脱、驱动装置涡油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在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台驱中的应用均见到良好效果,可以作为甘前克服抽油杆、油管偏磨的一项替代技术,螺杆泵采油技术在油田的开采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有杆泵检修过程中,发现泵上油管断脱后,按照正常程序即先起杆,后起管的顺序进行施工作业,结果造成了抽油杆尼龙扶正器被挂落井,井筒情况变得复杂化,后续需要先多次打捞扶正器清理鱼顶,再打捞油管柱,打捞难度加大,施工周期延长,施工费用增加;针对此种情况,在中原油田文38-63井探索出了一套新的技术和操作方法,避免了井筒情况复杂化,为以后同类井作业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在英东115井进行连续油管断脱打捞作业中,受打捞尺寸和管柱内径影响,工具选择、管柱强度、鱼顶不规则且多变化等限制性条件较多,处理难度大。对其施工过程及工艺方法进行了分析,其工艺及工具应用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井下作业施工中,经常遇到油管、抽油杆同时掉入井内的现象,打捞时经常发现抽油杆弯曲变形,使打捞工作难以继续。如果我们能将落井的管杆一次性同时捞出,那么作业施工功效至少提高一倍,目前油田还没有这类有效工具,本文主要介绍探索、研制这类工具的过程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螺杆泵是通过抽油杆带动转子在油管和定子内转动,将井内原油举升至地面。随着油井的生产时间越长,抽油杆上的扶正器磨损变形,抽油杆与油管内壁直接接触摩擦,造成抽油杆从接箍或本体处断脱落井。如果后期发生油管扭矩锚松脱,或是起下钻过程中油管丝扣松脱,则会造成油管和抽油杆一同落入井内的复杂情况,若抽油杆鱼顶高出油管鱼顶,又会进一步增加打捞难度。通过加工可用于斜井的抽油杆穿杆打捞工具,打捞工具可穿过上部抽油杆,一次性将斜井内的落物全部捞出,降低修井费用,缩短作业周期,适用于螺杆泵井的复杂落物打捞。  相似文献   

10.
大港南部油田部分抽油机井抽油杆和油管偏磨腐蚀严重,抽油杆断脱、油管漏失,检泵作业频繁,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从2011年7月开始在该油田规模推广应用HDPE内衬油管技术。本文主要讲述了内衬油管的结构、性能特点、相关技术参数,研究了与内衬油管配套的工艺技术,总结分析了在内衬油管在大港南部油田的应用状况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油田生产实践中,对抽油杆断脱井采用作业打捞或检泵的办法来解决。实际上对于断脱位置在30根抽油杆以内的断脱井,可以通过利用吊车采取捞杆小修的办法来解决,从而既节省了大笔的作业费用,并且又减少了因作业周期的影响而造成的产量损失。本文从示功图、悬点载荷等方面入手,提供了示功图基线法、大小载荷关系法和载荷与抽油杆柱深度关系法三种计算方法对抽油杆柱断脱位置作出判断。同时根据现场断脱位置与理论计算对比,讨论了聚合物浓度对断脱位置判断的影响。文中提供的示功图法较为准确地判断抽油杆柱断脱位置,尤其是30根以内断脱的情况作出较准确的判断,从而解决生产实践中对于上部断脱井采取小修而不检泵的措施,降低生产成本,为油田开发服务。  相似文献   

12.
自然井斜、定向造斜、不合理的工作参数、介质腐蚀等因素造成井下管杆工作条件恶劣。油杆在油管中的运动复杂,引起抽油杆与油管的内壁产生摩擦,甚至将油管磨穿而造成油管漏失,或将抽油杆的节箍和扶正器磨坏,造成抽油杆断脱,严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缩短了油井的检修周期,增加了生产成本。本文通过分析管杆偏磨的因素,提出行之有效的防偏磨技术和手段,有效地延长了检泵周期,为节支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稠油机采定向井尾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稠油机采定向井油管柱受力复杂,由于稠油粘度大,使得油管与液体之间的摩擦力很大,并随稠油粘度增大而增大。由于井眼轨迹复杂,抽油杆与油管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很大。特别在上冲程时,油管柱受到的抽油杆与油管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柱塞与泵衬套之间的摩擦力、油管与液体之间的摩擦力、流体浮力均向上,油管柱中和点上移,从而导致油管发生严重变形产生正弦屈曲甚至螺旋屈曲,进一步增加摩擦载荷,从而导致抽油杆住和油管柱受力状况变差,降低油管和抽油杆使用寿命,并易引发杆柱断脱等井下事故。本文从管柱的受力与变形出发,进行泵下油管柱尾管设计,通过泵下增加一段合理长度的油管柱改善杆管受力状况,延长检泵周期和抽油系统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抽油井中抽油杆与油管偏磨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仅造成抽油杆的磨脱断裂,而且还会磨漏油管。头台油田2013年检泵井中杆断脱、油管漏井占检泵井数比例分别为17.1%、44.4%,两项已经占检泵总井数的61.5%,而造成油管漏、杆断脱的主要原因就是杆管偏磨。由此可见,分析研究偏磨规律及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减少检泵数量,延长检泵周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杆管偏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治理杆管偏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有杆抽油系统中,抽油杆接箍和油管的磨损现象普遍存在,其中接箍的磨损、失效是造成抽油杆断脱的主要原因,给油田的后期采油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同安东奥尔公司研制开发双向保护接箍,解决了抽油杆磨损问题,提高了抽油杆使用寿命,延长了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16.
在套铣过程中,发生套铣筒断,形成内外双鱼顶且油管鱼顶高于套铣筒鱼顶,以及经套铣后,判断油管鱼顶以下套损等井下情况造成的卡钻,通过对扣在油管鱼顶上丢置喇叭口,处理鱼腔,下机械内割刀切割,打捞油管,打捞套铣筒,再采取套铣打捞或磨铣措施进行大修施工。  相似文献   

17.
油井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防偏磨措施不完善,抽油杆与油管内壁产生摩擦,造成油管、杆偏磨的现象。油管偏磨落井后,打捞难度较大,目前无专门用于打捞偏磨油管的工具。自制打捞工具由于受制作水平、工艺等方面的限制,打捞效果不理想,作业效率较低,而且打捞时易将鱼顶胀破或撕裂,造成事故复杂化。本文通过处理偏磨落井油管的大修案例,分析事故处理方法和总结打捞经验,为以后偏磨落井油管事故的处理提供参考,达到提高事故处理成功率和作业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油田井下作业实践中,抽油机井作业油管常见故障就是油管漏失和断脱,本文详细分析了油管故障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在日常生产实践中,加强作业施工管理和作业后日常生产管理,就能避免油管漏失和断脱,延长油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坪桥作业区2014年上半年抽油杆断脱资料,对导致有杆泵抽油杆断脱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找出影响抽油杆断脱的主要原因,以降低抽油杆断脱几率。并对综合防治抽油杆断脱的相关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油房庄作业区斜井采油难度大,因井斜造成杆柱偏磨,导致抽油杆断脱、油管漏等问题,该区研究应用了一些防偏磨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抽油杆柱的偏磨,提高了油井时率,延长了检泵周期,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