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接枝改性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双酚A双烯丙基醚(ABE)对脂环族环氧树脂(CER)/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分步互穿聚合物网络(SIPNs)的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考察了改性SIPNs形成的过程及最终固化物的微观结构,在此基础上研究了ABE用量对CER/TMPTMA SIPNs固化过程中的凝胶时间、最终固化物的力学性能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BE的加入没有改变CER/TMPTMA所形成SIPNs的结构,制得的改性SlPNs没有出现明显相分离现象.随着ABE用量的增加,改性SIPNs的冲击性能逐渐提高;当ABE用量为lO份时,改性SIPNs的弯曲性能最佳.ABE的加入还改善了改性SIPNs的介电性能,提高了改性SIPNs的电气强度.当ABE用量为20份时,改性SIPNs的电气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2.
3.
骆小伟  李国明  孙林  李翠芳 《广东化工》2010,37(5):141-142,147
运用连续滴加单体法合成了聚羟基丙烯酸酯预聚体,运用多次投料法合成了不饱和聚酯,分别用环氧树脂和邻苯二甲酸酐、苯乙烯做固化剂制得不饱和聚酯与聚丙烯酸酯互穿网络聚合物;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凝胶渗透色谱仪(GPC)、热失重分析仪(TG)、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DSC)、扫描电镜(SEM)等对聚合物的结构特征、分子量大小及其分布、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表面形态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聚氨酯/聚苯乙烯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改变组分比研究了PU/PS IPN结构与性能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PU/PS为70/30时,电镜照片上呈现精细的细胞结构,相区尽寸缩小,网络间互穿程度最高,且溶胀度最低。热力学性能也同时出现最佳值,  相似文献   

5.
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连华  胡春圃 《弹性体》1995,5(2):13-19
研究了适用于反应注射成型的乙烯基酯树脂(VER)与聚氨酯(PU)形成互穿聚合物网络(IPV)时,VER中的羟基与异氰酸酯的反应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若异氰酸酯的化学计量忽略VER中的羟基,则对所合成的PU/VERIPN而言,PU对VER的增韧效果较差;若异氰酸酯的用量考虑VER中的羟基含量,则用碳化二亚胺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合成的PU/VER(组成比50/50)IPN的拉伸或冲击强度分别比纯pu或纯VER网络要高得多,可获得兼具刚性与韧性的材料。在这类IPN中添加少量聚醚接枝的VER,可有效地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自制绝热流变仪对RIM IPN PUR/UPE的绝热流变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探讨了PUR/UPE组成对IPN PUR/UPE的混溶性的影响。IPN PUR/UPE的弹性模量随UPE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聚氨酯(PU)聚丙烯酸酯(PAA)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试验结果表明PU/PAA LIPN具有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8.
聚氨酯互穿网络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莉  陈苏 《粘接》2002,23(4):27-30
概述了聚氨酯-丙烯酸酯互穿网络溶液法和乳液法合成工艺,性能:介绍了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聚碳酸酯-聚氨酯互穿网络的合成工艺,性能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同步法合成一系列聚氨脂/环氧树脂(PU/EP)IPN 试样,研究改变多元醇类型,分子量大小,交联剂(3OH/2OH)及催化剂用量等对 IPN 阻尼性能、形态和涂膜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聚氨酯所采用的多元醇链结构越柔曲、分子量越大,阻尼温度区间越宽广,涂膜的力学性能也越好。IPN 的互穿程度随交联剂(30H/2OH)的提高而增加,动态力学谱上两个为Tg 转变峰消失变为单一Tg 转变峰,相分离逐渐减少,电镜形态分布证实了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互穿聚合物网络(IPN)和半凝胶法技术,合成了聚氨酯/聚苯乙烯/胶粉共轭三组分IPN,并通过DSC和TEM等方法对该体系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当NCO/OH当量比为2.8、PU/PS质量比为60/40时,该共轭三组分IPN体系力学性能最佳。DSC和TEM则证明在该体系中,作为公共网络的PS有助于PU与SRP的界面结合。  相似文献   

11.
分别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与蓖麻油(CO)反应制备出两种聚氨酯预聚体,再用预聚体与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环氧树脂(E-44或E-51)等单体制备出蓖麻油聚氨酯互穿网络型聚合物(CO-PU IPN),研究了体系组成对该聚合物拉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化时间的延长,CO-PU IPN的拉伸强度逐渐增大,TDI型CO-PU IPN比HDI型的拉伸强度大;烯类单体比环氧树脂单体所制CO-PU IPN的拉伸强度大,不同烯类单体之间的差别不大;增加预聚体中NCO/OH的摩尔比,CO-PU IPN的拉伸强度都是先增加,后减小,在摩尔比为2.25时出现最大值;添加抗氧剂1010、紫外光吸收剂UV-327和光稳定剂292等对CO-PUIPN的拉伸强度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聚氨酯/呋喃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糠醇型呋喃树脂或HF9200A环氧型呋喃树脂与聚环氧丙烷醚型聚氨酯制备了互穿聚合物网络(IPN)。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聚氨酯(PU)/呋喃树脂(FA)IPN网络形成的动力学和微相分离行为,并考察了不同配比下IPN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U/FA达到某一比值时,产生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协同效应,可改善聚氨酯的刚性,提高呋喃树脂的抗冲击等性能  相似文献   

13.
聚氨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相权 《中国涂料》2013,28(1):51-53
利用二步法由二元醇、二元酸及TDI合成一种聚氨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第一步由二元醇和二元酸合成以羟基封端的不饱和聚酯,第二步利用不饱和聚酯的—OH与TDI的—NCO反应合成聚氨酯改性不饱和聚酯,使得树脂分子链段上既有不饱和链节又含有聚氨酯基团,结合了聚氨酯涂料和不饱和聚酯涂料的优点,使其涂膜性能优异。试验发现TDI加入量为10%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用蓖麻油(CO)、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单体交联剂苯乙烯(St)、丙烯腈(AN)、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要原料,制得了HDI/St、HDI/AN和HDI/MMA等3种蓖麻油/聚氨酯互穿网络型聚合物(CO-PU IPN);研究了CO-PU IPN组成对拉伸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对IPN的潮气固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固化时间的延长,CO-PU IPN的拉伸强度逐渐增大,6d后基本达到最大值;HDI/St、HDI/AN和HDI/MMA型CO-PU IPN的拉伸强度差别不大;增加预聚体中NCO/OH的摩尔比nNCO/nOH,CO-PU IPN的拉伸强度都是先增加,后减小,在nNCO/nOH为3·25时出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聚氨酯 /壳聚糖互穿聚合物网络涂层的再生纤维素防水膜在土壤中的生物降解性。粘度法和降解失重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的粘均分子量Mη 和降解膜的重量随降解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再生纤维素膜(RC)和涂层膜 (RCCH)在土壤中 30℃下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 1 9天和 32天。扫描电镜 (SEM)、示差扫描量热法 (DSC)和红外光谱 (IR)实验结果证明在土壤中微生物直接进攻防水涂层表面 ,然后进入纤维素并迅速代谢。涂层中的聚氨酯和壳聚糖被微生物缓慢分解成芳香醚和单糖衍生物 ,因此是可完全生物降解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以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为基的聚氨酯(PU)中引入聚甲基丙烯酸Ⅰ酯(PIMA)合成了一种新型互穿聚合物网络(IPN),傅立叶红外光谱显示两相基本反应完全。静态力学拉伸测试表明,加入PIMA能显著改善IPN的力学性能,并用TEM对其微观形态进行了观察,发现两相互穿均匀,并显示出较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7.
以4种不同结构的不饱和聚酯为黏接剂制备了磁性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测试,研究了聚酯结构对此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单位质量聚酯中双键含量的降低,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先升高后降低,最大为6.1kJ/m2,弯曲性能呈上升趋势,热性能逐渐降低,材料的黏弹性逐渐明显。  相似文献   

18.
采用将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孙爪幅)在丙烯酸丁酯单体(BA)与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组成的溶液中溶胀一定时间后,BA在PMVS中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出PMVS/聚丙烯酸丁酯(PBA)顺序互穿聚合物(PMVS/PBASIPNs),利用红外光谱、动态力学分析和热失重分析研究了材料表面与内部的分子结构、动态力学性能和热分解性能。结果表明,PBA的浓度在复合体系厚度方向上呈梯度分布,其浓度从表面向内部依次增加。与PMVS相比,PMVS/PBASIPNs阻尼性能较好,其损耗因子tanδ最大值为0.63,tanδ大于0.3的温度范围为-41~-9℃。根据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重分析曲线,用Doyle方法得到在分解率α=0.1~0.5时,热分解反应级数为一级反应,反应活化能E为143.4kJ·mo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