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碳纤维镀铜的前处理工艺及化学镀、电镀的工艺流程,镀层效果可以纤维直径的变化及电阻变化率等来衡量。测试结果表明,化学镀获得的碳纤维镀层均匀、致密、结合力好。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碳纤维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然后将化学镀和电镀结合使用在其表面镀铜,较好地解决了碳纤维与镀铜溶液的浸润性及碳纤维束的黑心问题。对碳纤维先进行化学镀再电镀,既可提高碳纤维与铜镀层的结合力,又可获得较厚的镀层。  相似文献   

3.
对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制备中影响制得率的各个因素进行了研究,探索了粘胶基活性碳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控制合适的磷酸盐浓度及其浸泡时间、预氧化温度和时间、炭化温度等工艺参数,可获得较高制得率的活性碳纤维。  相似文献   

4.
镀铜碳纤维丝束细观耐磨性的有限元仿真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鑫  李晶  陈晨 《纺织学报》2020,41(6):27-35
针对碳纤维丝束在织造过程中易出现断经和起毛的问题,提出在碳纤维丝束表面镀铜以提高丝束耐磨性。首先在Solidworks中建立树脂基碳纤维丝束细观模型,利用ABAQUS对开口时碳纤维丝束与镀铜综丝眼之间的滑动摩擦损伤进行仿真模拟,并运用纤维复合材料渐进损伤失效模型进行损伤演化分析;将树脂基碳纤维丝束改为镀铜碳纤维丝束,通过拉伸模拟验证了丝束模型的可行性,运用Archard模型对镀铜碳纤维丝束进行耐磨性仿真模拟;最后在ABAQUS中模拟仿真纤维的硬挺度。结果表明:当镀铜层厚度为1.0 μm时,仿真预测的镀铜碳纤维丝束耐磨次数约是上浆碳纤维丝束(上浆率为0.32%、浆液质量分数为3%)耐磨次数的2倍;在碳纤维丝束表面镀0.5~1.0 μm的铜层时具有良好的可织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SEM、BET和XPS对TC-33碳纤维、TC-28碳纤维、T300碳纤维表面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就纤维表面特性对燃料电池用碳纤维纸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表面形态分析表明,T300纤维表面沟槽深,比表面积大于TC-33和TC-28碳纤维;XPS分析表明,T300和TC-33纤维含氧基团数量多于TC-28纤维;碳纤维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T300和TC-33碳纤维纸的透气性能和导电性能较接近,力学性能方面T300碳纤维纸明显高于TC-33和TC-28碳纤维纸.  相似文献   

6.
用XPS研究了电子化学氧化过程中电流密度、电解质浓度和氧化时间等因素对粘胶基碳纤维表面分子结构的影响,分析了碳纤维表面基团随着这些因素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碳纤维为原料,研究碱预处理对碳纤维分散稳定性及湿法抄造制备碳纸原纸性能的影响。具体考察了碳纤维在碱预处理后表面形貌和表面基团的变化,探讨了碳纤维浆料悬浮液的稳定性变化规律,并表征了碳纸原纸的匀度、透气性、抗张强度和电阻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使用去离子水处理的碳纤维相比,经0.75 mol/L的碱液预处理60 min后,碳纤维可以更好地在水中分散,制备出的碳纸原纸匀度性能更好,碳纸原纸的透气度从1432 mm/s降至1080 mm/s,抗张强度从1.44kN/m提升至2.49 kN/m,电阻率从143.58 mΩ/cm降至68.10 mΩ/cm。  相似文献   

8.
K.Müll  何春娥 《国际纺织导报》2013,41(3):8-8,10,11
碳纤维具有质轻(密度比铝小30%、比钢小50%)、防锈、耐高温、抗撕裂及高灵感度等特点。Topocrom公司通过对纤维加工中的导丝组件进行涂层确保了碳纤维更好的工艺稳定性,使长丝断裂和分叉明显改善,且导丝组件表面因这层涂层使用周期更长。  相似文献   

9.
碳纤维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纤维表面活性官能团较少,很难与极性聚合物相容。通过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可接枝官能团、短支链、长链结构和聚合物等,从而改变碳纤维表面的比表面积和表面极性,改善其与基体的相容性,拓展碳纤维的应用范围。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碳纤维改性工作的进展,比较了化学接枝法、电化学法、涂层法、表面氧化法和等离子法等改性方法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强度的改性效果,发现利用化学接枝法可较显著地提高碳纤维的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10.
路浩  陈原 《纺织学报》2020,41(4):51-57
针对碳纤维预浸料表面缺陷人工检测方法效率低、成本高、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基于机器视觉的碳纤维预浸料表面缺陷自动检测方法。首先,在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上,采用2台高分辨率线扫描相机快速连续采集图像,从中随机选择带有缺陷的图像1 000张;其次,基于大气光散射模型对图像进行去雾增强处理,以消除白色树脂的干扰;然后,改进具有19个卷积层和5个最大值池化层的YOLOv2目标检测算法,用于缺陷的检测;最后,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网络训练提取图像特征,识别图像目标,并对训练好的网络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下,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和鲁棒性,识别成功率达到94%以上,且每张图像的检测时间不超过 0.1 s,可满足工业生产中精度和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在图林根州进行的合作研究项目纺织材料镀铜的第一部分。在规定的预处理后通过化学镀铜,使聚酯纱的电镀改善,用电镀法增厚铜层,以获得具有规定性能的镀铜线。  相似文献   

12.
纺织品表面化学镀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纺织品化学镀技术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纤维、织物运用化学镀技术的现状以及化学镀纺织品的性能研究。化学镀是纺织品表面金属化的重要方法之一,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针对碳纤维表面极性官能团少,化学活性低,与基体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弱等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电泳沉积碳纳米管和氧化石墨烯修饰碳纤维提高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在不同的电泳沉积工艺下,分别在碳纤维表面引入碳纳米管和氧化石墨烯,对修饰碳纤维表面及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影响电泳沉积修饰碳纤维效果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展望了电泳沉积修饰碳纤维表面的研究发展方向,指出对碳纤维、碳纳米管和氧化石墨烯进行预处理,添加辅助工艺的电泳沉积设备制造将会成为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采用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MPTS)对涤纶纤维表面进行巯基改性,并进行化学镀银.讨论改性处理中巯基硅烷的质量分数、反应时间以及改性液浴比对化学镀银效果的影响,优化的改性工艺:w(MPTS)=1%,120 min,浴比1∶60.改性后织物表面生成了均匀致密的镀银层,得到效果优良的PET镀银导电布,耐摩擦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细菌纤维素(BC)对碳纤维织物性能的影响,以腈纶基织物和BC为原材料,淀粉为黏着剂,进行预氧化(升温速率为1℃/min,预氧化温度为250℃,预氧化时间为5 h)和炭化(升温速率为5℃/min,炭化温度为900℃,炭化时间为8 h)处理,分别制备了腈纶基碳纤维织物以及腈纶基/BC碳纤维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四探针测试仪、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对其形貌、导电性能、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腈纶基/BC碳纤维织物表面更平滑;表面纳米结构的修饰提高了纤维的电导率,且碳纤维织物之间的导电性差异减少,均在0.05 S/m左右;经表面修饰细菌纤维素(BC)的腈纶基碳纤维织物氰基转化率更加充分;石墨化程度相对提高,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用weibull理论评价表面处理对碳纤维拉伸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压等离子体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处理,用weibull理论评价了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碳纤维抗拉强度及其离散性的变化,验证了形状参数和强度离散的关系.结果表明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在改善碳纤维表面性能时,基本不会影响碳纤维强度及其离散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碳纤维和普通纺织纤维混纺,可以制作具有良好雷达波吸收性能的非织造布。探讨了对非织造布中的纤维进行绝缘处理对非织造布雷达波吸收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中使用羊毛纤维、沥青基碳纤维和双组分热熔粘合纤维,通过粗梳毛纺成网工艺和热风法工艺制作了对雷达波有一定吸收能力的非织造布;采用氨基改性聚硅氧烷对非织造布中的纤维进行了表面绝缘处理。利用专用的雷达吸波材料反射率测试装置测试了不同碳纤维含量非织造布的雷达波反射率,并在8~18GHz频率范围内比较了纤维表面处理对非织造布雷达波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表面绝缘处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非织造布的雷达波吸收能力,但是绝缘处理造成的影响随着非织造布中碳纤维含量的减少而逐渐降低并趋于消失。  相似文献   

18.
以粘胶纤维为原料,用磷酸盐浸渍,水蒸气活化,制备了活性碳纤维,研究了磷酸盐附着率、炭化温度、活化温度与活化时间对粘胶基活性碳纤维的比表面积与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磷酸盐附着率、较高的炭化起始温度及较快的升温速度有利于得到较大比表面积和较高得率的活性碳纤维。  相似文献   

19.
钢丝化学镀铜工艺研究和理论探讨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分析置换镀铜的电化学沉积机理,研制出提高铜层结合强度的专用添加剂和防锈钝化剂,能有效地增加镀层致密度和抗锈蚀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