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我国城市空间增长出现高速低效、整体结构失衡、整体容量控制失效的问题,城市增长边界作为城市增长管理的重要工具在我国并没有发挥真正的效用。本文立足于城市增长边界在我国的规划实践,结合典型发达国家对城市空间增长管理的分析,试追溯城市增长边界基本内涵,对城市增长边界与我国现有空间管制工具——"三区四线"、"规划区"、"城市建设用地边界"、"城市开发边界"的关系进行辨析。提出我国城市增长边界应具有双重内涵——基于区域发展观和城乡统筹原则,体现"底线"思维和城市最终远景规模特征的"永久性"城市增长边界,和基于"分期规划"的理念,体现城市阶段性发展特征的、保证过程紧凑的"阶段性"城市增长边界。最终通过对国外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城市增长边界的实施需要结合切实有效的控制技术和管理政策,从而实现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的平衡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
城市增长边界是西方国家应对城市蔓延问题提出的一种技术解决措施和空间政策响应,当前已成为美国控制城市蔓延发展最成功的一种技术手段和政策工具。通过对美国城市增长边界研究进展的综述分析,从设置动因、影响研究(积极效应、负面影响)、实施管理(成功实施的因素、修正的方法)等方面,揭示了增长边界的技术理念和方法。在此分析基础上,规划师应从城市增长边界在我国的适应性、划定方法与思路、现行规划管理体系的限制方面思考该技术在我国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3.
以解构增长主义主导下的城市空间增长现实境况为研究背景,针对当前城市空间增长的设定路径在应对生态服务功能的确定性和偶然扰动的不确定性方面所扮演的双重“被动防御”角色,通过韧性与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结合,重构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设定城市空间增长的韧性进程:将绿色基础设施视作城市空间增长刚性约束的绝对前提;在此基础上,根据城市空间增长同生态服务功能的适应状况,提供多种弹性引导的空间选择而非限制选择,以此实现“刚性约束同弹性引导的共轭协同”这一空间管控的核心目标,并促使已有设定路径由“被动防御”向“主动反制”的角色转变.基于上述理论框架,组合绿色基础设施评价与最小累积阻力建构GIA-MCR城市空间增长模型,诠释“刚性约束同弹性引导的共轭协同”在技术方法层面的具体落实.杭州的应用研究表明:由该模型设定的城市空间增长能够精准避开中高生态服务功能区域、有序引导城市开发在适宜空间范围内展开;该模型可辅助城市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的规划决策支持并配套相应政策工具,以此建立以“空间一张图”为核心的城市空间增长实施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美国都市增长管理的政策实践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湘闽 《规划师》2009,25(8):20-25
有效管理城市空间的增长,遏制城市无序扩张是当前中国城市面临的重大实践难题.通过介绍美国都市增长管理政策的缘起、主要内容及实践成效,系统地总结了美国相关政策的体系构成与运行特征.结合中国城市理性增长管理的实际,提出几点值得我国城市管理者重视的政策启示:应重视增长管理政策的综合性和经济性;重视制定基于地方特征的政策措施;有效遏制地方政府的扩张冲动.  相似文献   

5.
中外城市增长边界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1世纪以来,中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给环境保护、资源集约及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中国城市空间增长进入转型发展阶段,突出表现为从追求量的增加转向追求质的提升。在转型发展时期,为了协调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发展的模式转变已成为城市规划研究热点。城市增长边界作为空间增长管理的政策工具之一,以“生态优先”保护城市生态本底,以“精明增长”提升城市内部空间绩效,在国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定城市增长边界,使其兼具地方特色和推广意义,成为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重点关注国内外城市增长边界的定义和内涵、应用及划定方法,以期对我国城市增长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关于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城市增长边界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黄明华  田晓晴 《规划师》2008,24(6):13-15
2006年新版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明确提出在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及中心城区规划中要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用以限制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划定城市的建设范围.划定城市增长边界是西方国家在对城市蔓延式发展反思过程中提出的一种技术解决措施和空间政策响应,当前已成为美国控制城市蔓延发展最成功的技术手段和政策工具之一.我国与美国在发展阶段、土地制度、政治制度方面均存在差异,为了确保城市增长边界概念引入后与现有规划体制相适应,应坚持区域统筹发展原则,选择合理的城市发展模式,改变传统城市建设用地边界线的确定模式,保障城市增长边界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增长管理在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将增长管理应用研究继续推进,指出增长管理工具是在保持发展与保护平衡的思想指导下,空间管制分区与法规、激励政策等保障措施的密切结合;分析增长管理在我国规划中的应用环境,在此基础上,从指导理念、空间管制和实施措施三个层次构建了增长管理的应用框架,并展望今后的应用研究重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8.
城市增长边界是西方大城市为了应对城市蔓延产生的系列问题而提出的空间增长管理工具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逐渐受到国内学者关注。2006年以后相关部门相继颁布的条例和法案,有效地促进了城市增长边界的中国化发展进程,使其成为当前我国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由于缺乏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的指导细则,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鉴于此,该文通过回顾我国城市增长边界的研究概况,对划定和调整条件、时空尺度、技术体系、模型方法等主要内容进行重点梳理和评析,探讨城市增长边界的中国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是空间增长管理的一种手段,在美国遏制城市蔓延发展的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西雅图大都市区在华盛顿州《增长管理法案》颁布的三十年间,总结了一套基于城市空间增长边界且运行良好的土地综合管理工具.然而由于西雅图大都市区经济的强劲增长继而引发的土地快速增值,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的管控效力面临着新的挑战.该文试图认识西...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1)
随着首都"大城市病"问题日益凸显,城市空间增长问题受到关注,亟需合理确定增长边界,努力实现城市空间"理性增长"。研究表明目前首都空间仍然呈现"摊大饼"式蔓延趋势,必须准确把握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管理的阶段性特征,加快确定首都城市增长边界。文章从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功能疏解、轨道交通引领、用地调控等方面提出合理确定首都城市增长边界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地下空间利用对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城市病具有重要作用,国内一线城市均高度重视地下空间资源,部分城市出台了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指导地下空间综合管理工作,但法规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通过梳理国内城市地下空间管理相关法规的主要编制内容,分析其无法解决地下空间管理实际问题的痛点,提出应破解的关键问题。地下空间管理应以管理体制为前提,权属管理为核心,规划管理为条件,维护管理为品质,安全管理为保障,信息管理为基础来制定细则,建立综合的管理体系。各地出台的综合法规和配套法规应抓住痛点,不断修订和完善,为建设高品质的地上地下一体化空间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城市空间增长管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空间增长管理"是"城市增长管理"概念的具体化与对象的明晰化,城市空间规划必须借助城市空间增长管理才能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城市增长管理研究现状的讨论,认为关于城市空间增长管理的研究仍然需要在规范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两个层面进一步深入: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的城市空间增长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强化运用现代技术开展对特定城市空间增长管理效用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新经济地理学方法在城市成长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经济地理学具有很强的区域分析能力,将其应用于城市空间成长的研判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二者的结合点是新经济地理学方法适用于城市空间成长的机理研究和不同政策背景下的情景分析。对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基本假设与关注重点进行梳理,阐述了新经济地理学与城市空间成长管理关注重点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提出了新经济地理学应用于城市成长管理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4.
王小健  陈眉舞 《华中建筑》2007,25(8):35-38,43
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环境下,大事件营销已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工具,大事件建筑也由此应运而生.该文提出了大事件建筑的概念,分析了大事件建筑对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意义,指出大事件建筑无论在规划选址、建筑设计、后续运营等环节中,都必须坚持"建筑-城市"协同观,并对南京奥体中心案例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推进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管理,在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形成原因与缺点,提出“先规划-再建设”的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模式,即根据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规划和制订地下空间信息化目标;由政府统一协调确定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的管理主体、实施和维护部门、参建单位;建立数据管理与共享机制、系统建成后的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期建设,在应用中不断完善。从管理体系构建、信息化平台建设、基础资料信息化、工程应用四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管理的内容,其中考虑了不同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现状和特点。最后,对开展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工作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为推进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巴黎城市绿化基本特征及对上海绿化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巴黎城市绿化的构成情况、绿化管理模式以及绿化管理的主要特征;指出上海可借鉴巴黎城市绿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从完善城市绿地布局、完善市场运作模式、拓展公园绿地公共服务功能等6个方面入手,提高城市绿化建设和管理水平,构建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城市绿化长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林姚宇  肖晶 《华中建筑》2006,24(9):44-48
该文列举和分析了城市开发建设中空间使用的若干冲突与矛盾.认为其根源在于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作用下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失衡。并指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城市设计已成为政府导控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手段,其作用在于依靠政策法令工具和市场经济杠杆去平衡各方利益,为城市设计团队建立多元协商的操作平台。基于上述特点,从机构组织协调、管理技术运用、开发运作策略等方面提出整合型和诱导型两类城市设计实施管理技巧。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综合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层次和水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其存在法规不完善、体制不统一和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综合管理的基本概念,界定了综合管理的定义、内涵和特性,构想了综合管理的组成体系,阐述了综合管理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为城市地下空间管理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城市绿地资源日益丰富,绿地建设由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向扩容提质并举的新时期,城市绿地发展开始向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转变。在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现行绿地管理中城市绿线划定、行业指标管理、绿地系统规划、遥感调查与测评几种常用方式方法的现状、问题及彼此的耦合关系之后,进一步提出我国城市绿地管控需首要解决城市绿地资源价值化评估的关键科学问题,同时提出城市绿地管控需结合大数据向精细化和智慧化发展,行业指标体系需进一步从空间和指标内涵上进行扩充等具体建议,为切实提升我国城市绿地管理水平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