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经过感应加热后,对高速钢丝和弹簧钢丝进行了温拔,为了分析钢丝的温拔工艺过程,测定了拉拔温度和拉拔力,拉拔速度恒定不张,研制了一种新型润滑剂,它允许有更大的减面率,得到较好的表面质量,测定了加热后拉拔钢丝的机械性能,应用了统计分析的方法估算拉丝模型角度,道次减面率和拉拔温度对钢丝机械性能以及整个拉拔工艺过程的影响。由于温拔增加了道次减面率和总减面率,使高速钢丝的拉拔工艺得到了很大改进,也减少了中间热  相似文献   

2.
铜包钢接触线属于高速铁路建设急需的产品,该产品的制造在中国尚属起步阶段.在采用连续挤压包覆技术生产铜包钢接触线时,钢丝的预热温度对产品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在感应加热理论和热传导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钢丝感应加热时的温度场模型,定性、定量地研究了表面比功率、表面功率、加热速度、钢丝直径、导热系数、导温系数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对钢丝运行的在线加热建立了感应加热的热计算模型,实施了钢丝连续运行感应加热的计算和自动控制,在铜包钢接触线制造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减少胎圈钢丝拉拔生产过程中的断丝现象,提高加工性能和最终产品质量,研究了加热温度、铅浴温度和淬火速度等工艺参数对胎圈钢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φ3.5 mm钢丝的热处理线速度为18 m/min、钢丝出线温度为940 ℃左右时,可得到均匀一致的奥氏体组织,并能在铅槽处理中进一步分解获得要求的索氏体组织,使中间道次钢丝达到最大抗拉强度,有利于减少后续道次的拉拔断丝现象。此工艺下的钢丝在拉拔后,在完成奥氏体均匀化后晶粒没有继续长大,既保证了钢丝组织的均匀,也防止了钢丝抗拉强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4.
不锈钢管拉拔过程中的退火处理是钢管生产中重要的一环。本文设计了一台(?)63/(?)30不锈钢管电接触加热设备,较好地解决了用电接触加热进行退火处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钢丝在拉拔时,拉丝模工作锥角度增大,会增大钢丝的过量变形,同时也增大了拉拔力,导致钢丝温度升高;拉丝模工作锥角度减小,虽减少了钢丝的过量变形,但增大了钢丝与模子的接触面积,使摩擦力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同样导致钢丝温度升高。试验表明:拉拔时钢丝温度升高与钢丝的过量变形和摩擦力都有关。小角度工作锥拉丝模拉拔出来的钢丝性能比大角度工作锥拉丝模拉拔出来的钢丝性能要好,拉丝模寿命也较长。  相似文献   

6.
秦万信 《鞍钢技术》1994,(7):47-49,59
指出了常规采用压缩比拟定钢丝连续拉拔工艺方法之不足,假定钢丝连续拉拔时道次变形程度之差恒定,给出了一种利用真伸长快速,合理制定钢丝连续拉拔工艺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电塑性加工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国翌  郑明新  朱永华  张杰  方威  李寣 《钢铁》1998,33(9):35-37,30
研究了电塑性加工技术在冷拔钢丝领域的应用,探讨了电塑性加工改变冷加工材料性能的机制。试验结果表明,电塑性加工技术,可有效地降低钢丝生产中的拉拔力,降低钢丝的强度,提高塑性。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我厂目前采用的钢丝拉拔润滑剂是肥皂料和石墨粉的混合物,这种润滑剂在较高的拉拔线速度(200米/分)下连续拉拔不能满足要求。这时皂粉炭化结块的现象十分严重,堵塞模孔进口,致使滑滑剂不能进入模孔,钢丝与模孔摩擦阻力增大,温度升高,从而影响钢丝成品的机械性能,特别是扭转韧性。随着连续拉拔的发展和拉拔线速度的提高,使润滑剂在钢丝生产中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本试验对六种不同配比的拉拔润滑剂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9.
鹤山恒基钢丝制品有限公司采用无酸洗拉拔技术广东鹤山恒基钢丝制品有限公司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无酸洗拉拔技术,成效显著。在金属制品行业中,无酸洗拉拔是当今钢丝生产中的一项较先进的工艺技术,对节约成本,提高工效,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意义。但由于种种原...  相似文献   

10.
厚镀层热镀锌钢丝生产线主体由铅槽脱脂,酸洗,电解碱洗和2个上加热锌槽组成,钢丝在第二次热镀时合金层增厚,高速垂直引出使得纯锌层亦较厚,锌层重量可比通常单槽垂直镀锌提高一倍以上,镀后钢丝抗拉强度,弯曲数下降而延伸率和抗腐蚀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1.
钢丝拉拔过程损伤模型及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峰  胡显军  王珺  李兆霞  蒋建清 《钢铁》2011,46(6):50-54
  为研究材料拉拔成型过程中的损伤问题,以1860MPa级PC钢绞线为研究对象,运用损伤力学理论分析了钢丝拉拔成形过程,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钢丝拉拔成形过程的材料损伤有限元模型,并利用该有限元模型计算了拉拔形变过程中材料损伤的演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钢丝经单道次拉拔形变后,材料损伤值呈周期性分布,其损伤最大值始终出现在某几个节点上。随着形变量增加,钢丝损伤值也逐渐增加,从第1道次的0.0034逐渐增加到第8道次的0.0136,但增加的幅度逐渐减小。对于模具顶角为8°钢丝拉拔,单道次压缩率为16%~18%,损伤分布也较均匀,最大损伤值也较小。  相似文献   

12.
进行了转炉-精炼炉-连铸-高速线材轧机生产高碳钢盘条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所生产的65钢质量较好,连铸坯表面质量较佳,经高速线材轧机轧成的盘卷,用作钢丝生产的原料时,其拉拔性能好,消耗低,还根据试验中所暴露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我厂生产60钢的拉拔脆断现象,采用相同直径和含碳量的钢进行了周期式并式炉再结晶退火和连铸式马弗炉正火工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退火与正火两种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具有不同的组织和性能,且退火较正火钢丝的力学性能波动大,在同样的拉拔条件下,退火较正火钢丝在连铸拉拔过程中断裂倾向大,显然钢丝拉拔前的原始组织状态十分重要。对此确定了适合于我厂60钢的生产路线和连续式马弗炉正火工艺制度,起到了减少拉拔脆断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65、50CrVA 钢丝采用电接触快速加热(100℃/s)处理获得超细晶粒的方法。在一定变形度下一次处理可得到 ASTMll 级以上的超细晶粒。试探了超细晶粒处理后再变形以提高力学性能。应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获得超细晶粒的最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加热温度,并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5.
东北特钢集团大连金牛钢丝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瞄准用户需求,主动出击,成功生产出六角钢丝新品种,经用户使用证明,产品实物质量完全达到进口钢丝质量水平。该产品不仅满足了用户需求,且打破了这个公司从未拉拔生产过异型钢丝的历史,填补了公司一项产品空白。随着国内外资、合资企业的增多,一些企业对工具钢丝的需求也在增长,而这些特殊的工具钢丝通常要到台湾及国外采购。为了降低成本,这些企业开始在国内寻找原料  相似文献   

16.
在钢丝生产过程中,有一道钢丝酸洗处理后经清水冲洗、然后放入热设备中进行干燥的工序。 目前,国内大多数厂家都采用烧炕的方式,使钢丝在炕面的上方受微弱对流与辐射加热而得到干燥。用这种方式不仅加热时间长,而且干燥效果也不好,有时钢丝卷内部的水份蒸发不出去,对下道工序的生产有一定影响。这种干燥窑的最终温度场见表1。  相似文献   

17.
<正>82B热轧盘条用于生产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丝及钢绞线,产品广泛用于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高速公路、核电站等重点工程。其拉拔工艺主要为Φ12.50 mm盘条→机械剥壳→在线酸洗→磷化→皂化→8道次连续拉拔至Φ5.05mm的钢丝,最终捻制成Φ15.20 mm的钢绞线。82B热轧盘条试制初期,用户在放线、机械剥壳过程及第1、2道次拉拔时频繁发生盘条断裂现象,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扫描电镜对拉拔断裂试样进行检验分析,可望查找断裂产生的原因并进行整改。  相似文献   

18.
徐振越  樊志新  高飞  李晓阳 《工业炉》2012,34(1):28-31,35
在铝包钢丝生产过程中,采用在线中频感应加热方式。基于中频感应加热条件,针对钢丝直径、钢丝运行速度、加热温度、中频频率、中频电压、中频电流、中频功率、加热炉长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连续包覆过程的多变量神经网络控制方法。经过多次实验和筛选,选出有效数据,多个模式反复学习,直至网络全局误差函数E小于预先设定的一个极小值。通过网络训练和仿真分析得到较佳的解决方法,该方法应用在铝包钢丝连续包覆生产线上,较好地解决了钢丝加热控制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介绍直进式拉丝机前盘条表面处理生产线的布置形式,产能,生产流程及生产工艺。给出盘条表面处理生产线的布置图和生产工艺流程图。介绍牵引矫直装置,剥壳,聚能超声波清洗,表调,电磷化,热水洗,涂硼,烘干等工序的原理,工艺参数及相关配置。在实际生产运行中,该生产线能解决盘条剥壳后的酸洗,磷化钢丝的问题,在线无磷化渣的磷化,同时提高钢丝的拉拔速度。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超高强度钢丝拉拔过程中的硬化行为,采用日本KSC72原料以及"多道次、小压缩率"的方法将钢丝拉拔至不同直径,利用静态拉伸测试钢丝的抗拉强度,并通过数值拟合研究抗拉强度与真应变的关系,采用SEM对钢丝横截面组织进行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