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1钢筋及预应力机械行业现状钢筋工程涉及钢筋原材料、钢筋加工与安装附属产品、钢筋安装施工等工艺环节,其中从事钢筋加工、钢筋安装附属产品、钢筋及预应力机  相似文献   

2.
把握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长规律是准确计算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刚度、裂缝开展宽度及受弯承载力的基础。首先定义了正常使用阶段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量与有粘结非预应力钢筋增量的比值为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等效折减系数。然后针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在受荷过程中无粘结预应力钢筋不符合变形平截面假定的特点,应用等刚度法及弯矩-曲率非线性分析法,编制了可分别用于考察正常使用阶段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长规律的计算程序。最后基于模型试验结果和仿真分析结果,得到了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等效折减系数与非预应力钢筋配筋指标βs和预应力钢筋配筋指标βp的关系式,以及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极限应力增量与非预应力钢筋配筋指标sβ、预应力钢筋配筋指标pβ和跨高比l/h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建筑业消耗的主要建筑材料为混凝土和钢筋,存在结构材料用量大、钢筋偷工减料等问题。针对此,通过使用高强钢筋及预应力筋材料、推广连接与锚固技术、实行钢筋工厂化加工与配送来减少钢筋材料用量、降低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之高效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包括高强钢筋应用技术、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后张无黏结预应力技术、后张有黏结预应力技术、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建筑用成型钢筋制作加工与配送、钢筋机械锚固技术等。重点介绍了其制作工艺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8根配置600 MPa级钢筋的有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试验,研究试验梁的变形性能。对比分析预应力度、非预应力纵向受拉钢筋强度等级、非预应力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有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挠度及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配置600 MPa级钢筋的有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预应力度、非预应力纵向受拉钢筋强度等级、非预应力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可以提高试验梁的受弯承载力,增加试验梁的刚度,减缓试验梁的刚度退化,提高非预应力纵向受拉钢筋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以提高试验梁的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5.
邵云 《山西建筑》2014,(21):114-116
为了减少或消除因箱梁钢筋保护层及预应力定位网钢筋形变和安装不到位而引起箱梁质量问题,对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施工工艺中的钢筋保护层及预应力定位网的钢筋定位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套能自动检测各检测点钢筋是否定位准确并显示的钢筋定位自动检测装置,解决了钢筋定位检测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钢筋高温蠕变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高强预应力钢筋进行高温蠕变试验 ,建立了预应力钢筋的高温蠕变和蠕变率力学模型 ,采用该模型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高温预应力损失及火灾下的结构行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通过算例提出预应力钢筋高温蠕变引起的附加预应力损失估算公式。有限元分析表明对火灾下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必须要考虑预应力钢筋的高温蠕变作用。  相似文献   

7.
冷拉钢筋是我国当前预应力钢筋主要钢种之一。钢筋经过冷拉,屈服点提高,长度增加,可节约钢材,同时还可以完成调直、除锈及材质、接头质量考验工作。采用预应力冷拉钢筋,是在目前推广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中,解决高强钢筋供不应求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冷拉钢筋仍会是我国预应力钢筋主要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用HRBF500钢筋预应力混凝土梁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制作了2根配置500 MPa细晶粒(HRBF500)钢筋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T形梁,通过实测预应力损失与理论计算比较,得出实测预应力损失大于理论计算值。基于疲劳荷载的试验,绘出HRBF500钢筋应力、钢绞线应力及梁跨中挠度曲线,分析配有细晶粒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疲劳性能。结果表明,在一定幅度的疲劳荷载(等幅)作用下,配有HRBF500钢筋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其钢筋、预应力钢绞线及跨中挠度均满足使用阶段规范的限值,即在HRBF500钢筋拉应力大于150 MPa条件下,经过250万次疲劳荷载作用后仍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HRB500级钢筋用于先张预应力梁的非预应力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HRB500级钢筋为非预应力钢筋的4根先张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梁的试验研究,验证了HRB500级钢筋在部分先张预应力梁中的平截面假定,分析了HRB500级钢筋的应力发挥程度、跨中挠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梁的裂缝宽度及裂缝形态.研究结果表明:配置HRB500级钢筋为非预应力钢筋的先张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具有良好的预应力度,受弯破坏形态为塑性破坏,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及开裂弯矩可按现行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公式计算,而且HRB500级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fy=450 MPa时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10.
泉州市行政管理服务中心7#、8#楼为典型大跨度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本文探讨了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柱型钢的安装、钢筋及预应力筋的安装及施工难点,重点介绍梁柱节点区型钢、钢筋、预应力筋施工上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马虎 《重庆建筑》2015,(9):38-40
火灾产生的高温会对钢筋混凝土桥梁造成严重的影响,致使桥梁中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强度降低和混凝土质量下降。该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箱梁火灾后的损伤检测方法和评估方法,为火灾后桥梁的管理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汪锋  张剑  江雷 《低温建筑技术》2017,(12):27-29,86
根据实体退化单元,建立PC连续槽形梁的分析模型,对其力学响应进行了研究。基于实体退化单元模式,推导了实体退化单元的位移场表达式,并得到了相应的内力表达式,同时基于四参数屈服准则、Hinton压碎准则等考虑了混凝土的材料非线性。通过PC连续槽形梁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实体退化单元能有效地模拟PC连续槽形梁,随着加载量增大,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长迅速但未屈服。研究结论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杏园湟水河特大桥连续箱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工程概况,从施工方案、支架施工、模板制作及安装、钢筋加工及安装,混凝土施工、预应力筋施工等方面介绍了连续梁的施工工艺,指出采用碗扣满堂支架现浇梁与采用转体施工相比,能够保证安全且缩短工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配筋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推行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表示法后,许多钢筋绑扎没有详图,各地作法也不够统一。例如主梁与次梁相交节点的配筋,三根梁交于一点的配筋,井式楼盖各梁相交处的配筋的排列,板中配筋负弯矩筋直钩长度的确定,梁内纵向受力钢筋排距尺寸,现浇楼板中板在梁上负弯矩筋的支撑等问题,均应对习惯作法进行改进,使之适应目前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次弯矩简化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明  孟少平 《工业建筑》2006,36(3):44-46,118
对于单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和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内跨梁,通过位移法证明了用一定矢高的单波抛物线代替实际预应力筋进行次弯矩的计算,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对于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边跨梁,由于预应力筋布置形式与内跨不同,采用与单跨梁相同的简化方法进行计算,结果可能会有较大误差,建议按实际预应力筋形状计算。  相似文献   

16.
关于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俊华 《山西建筑》2014,(35):196-197
简单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的结构,从搭建支架、安装模板、绑扎钢筋、安装钢绞线等方面论述了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施工技术,指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既确保了施工质量,又提高了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7.
赵家双  刘小和 《山西建筑》2006,32(11):207-208
结合现场施工特点,从预应力筋安装、张拉控制、管道压浆三方面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后张法施工控制要点进行了探讨,以提高现浇箱梁后张法施工质量,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预应力钢绞线的锚固是梁建立预应力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某中学食堂活动用房的预应力屋面梁张拉锚固失效的分析 ,提出了加固方法和构造处理措施 ,并对预应力混凝土梁张拉锚固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 ,实践证明本文的处理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某高速公路特大桥,由于施工阶段底板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导致箱梁底板发生层状撕裂,须凿除底板后重新浇筑。修复施工过程中,张拉底板钢束后产生的压应力将从底板向全截面传递,为保证压应力能有效传递,采取了一系列施工措施,保证了结合面的粘结性能和抗剪能力,施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钢-砼组合曲线梁桥的新型施工方法,即无支架施工法,及其适用性和优势。同时,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无支架施工的钢砼组合曲线梁桥的设计和施工要点及相应解决方案,即通过修改截面形式增大截面抗扭刚度、吊装前张拉顶板预应力钢束等方法解决悬臂搭接处变形控制和吊装钢梁时施工控制。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