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川西马进地区下白垩统含气性识别在测井解释上,主要在于储层含气水差异分辨较困难,气和水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比较接近,过去解释的部分气层经测试却产水,常规的测井解释方法很将二者分开,以钻井录井显示和测试结果为依据,利用交会图分析技术,成功地对储层含气,水性质进行了识别,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技术对含气性差异与念水性差异进行了判别,在此基础上,对含气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川西地区天然气勘探逐渐从背斜构造向低部位向斜构造部位的马井-什邡地区延伸,低构造部位储层测井响应特征特殊,储层电阻率普遍较低,容易将气层误判为水层,测井识别难度大。分析了造成储层低电阻率原因,主要影响因素是岩石粒度细、束缚水含量高、砂泥岩薄互层及低部位构造,次要影响因素是黏土矿物的附加导电性、部分储层存在导电矿物和低角度裂缝。开展了低电阻率气层识别方法研究,在沉积微相分析基础上进行测井响应特征研究,重点利用中子孔隙度挖掘效应识别气层;利用可动水饱和度指标对气层进行判别。低电阻率储层分布受沉积微相控制,处于滨浅湖沙坝微相区。  相似文献   

3.
常规测井识别致密地层含气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致密地层和致密气层测井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同井纵向对比观察、不同井横向对比观察、层内对比观察分析及图形刻度显示法,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致密地层测井曲线的变化特征,进而确定了致密地层的含气性,取得了较好效果。该方法对快速准确识别致密地层含气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川西地区天然气勘探逐渐从背斜构造向低部位向斜构造的什邡-马井地区延伸,并取得了丰富勘探成果,低构造部位储层测井响应特征比较特殊,储层电阻率普遍较低,容易将气层误判为水层,测井识别难度大,为此,开展了低阻气层测井识别技术研究。首先分析了造成储层低阻原因,认为主要影响因素是岩石粒度细、束缚水含量高、砂泥岩薄互层及低部位构造,次要影响因素是黏土矿物的附加导电性、部分储层存在导电矿物和低角度裂缝。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低阻气层识别方法研究,在沉积微相分析基础上,开展测井响应特征研究,重点利用中子孔隙度挖掘效应开展气层识别;利用可动水饱和度指标对气层进行判别。低阻储层分布受沉积微相控制,处于滨浅湖沙坝微相区。  相似文献   

5.
致密砂岩气藏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储层埋藏较深,在压实作用下孔隙空间变小,流体所占岩石体积含量降低,在测井信息中所占比例较少,使得致密气层的测井识别比常规气层困难.以岩石物理特征和气藏特征为基础,应用岩石物理实验手段和分析技术,通过对不同岩性、物性、含气性岩心声学特征参数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建立非电法测井定量评价致密砂岩含气饱和度的方法,综合评判致密砂岩储层性质.通过对实际资料的处理解释和试气资料的成果验证,证实该技术在致密砂岩气层识别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杭锦旗地区在上古生界二叠系钻遇油气显示十分普遍,且具有连片性。通过对“四性”关系统计 分析,认为研究区有一个明显特征是胶结物含量控制物性、物性控制含气性及测井响应受胶结物含量一 定影响。运用声波时差和“四性”识别法对研究区油气显示层进行识别,并与测试成果制作交会图版; 据此拟定研究区油气水层识别参教(半)定量评价标准,将研究区油气显示层评价为气层、含水气层、 含气水层及致密层等4类,以此了解油气层空间展布特征,为今后天然气勘探及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测井评价技术具有纵向上信息连续且分辨率高的优势,利用测井技术评价页岩含气性,能经济并有效地指导页岩气勘探。遴选了与湘鄂西龙马溪组页岩地质参数密切相关的测井曲线,应用合适的计算模型对有机地球化学、储层物性和含气性参数进行预测和评价。测井评价结果显示该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有机质丰度高,孔隙度较低,含气饱和度高,吸附气含量较游离气多,总含气量较高,平均为1.705m3/t。通过对3段页岩气层的研究,认为含气量与TOC和孔隙度成正相关关系,且单位TOC的含气量和孔隙度在页岩底部会明显升高,为页岩底部储集空间大、封闭性强、天然气逸散能力弱所致,说明该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层底部具有较强的页岩气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8.
核磁共振测井在川西凹陷中生界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川西凹陷中生界的储层特点,介绍了核磁共振测井的原理、方法和优点,并给出了应用实例。该技术弥补了常规测井资料进行气层评价时,无法确定储层中是否含束缚水、束缚水的体积、可动流体体积及渗透率大小等缺陷,能较准确地计算孔隙度和渗透率,划分产层、干层和水层,提高川西凹陷中生界含气砂岩测井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9.
欧阳健 《勘探家》2000,5(4):22-31
该文较系统地总结了近几年来,在推广测井新技术的过程中,密切联系中国各类油气藏的特点,逐步形成的较为可行的技术应用与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三个层次测井解释技术与岩石物理研究,单井测井解释技术以及测井在油藏描述、地层、构造、储层、地应力等中的应用,对各油气田的勘探具有指导作用,并可进一步提高勘探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精确地识别和评价致密砂岩气层,在地质条件约束下,通过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分析了定北地区盒1段致密砂岩储层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气性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应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分析认为,盒1段致密砂岩储层岩性、粒度和孔隙结构是储层物性和含气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储层具有岩性控制物性、物性控制含气性的特征。运用交会图版法和三孔隙度组合识别法对盒1段气层进行了综合识别,将气层划分为三类,并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地化气测录井资料在油水层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国英 《测井技术》2006,30(6):551-553
低电阻率油层因其储层电阻率偏低,油层测井响应特征不明显,利用常规方法进行油水层识别难度较大.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可以直接分析储层样品所含流体的特征.以济阳坳陷第三系陆相储层低电阻率油层为例,介绍了用地化热裂解、色谱及热解色谱地球化学分析和气测录井得到的资料在油水层识别中的应用.在低电阻率油层的实际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超致密砂岩储层裂缝与含气性识别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陈必孝  徐炳高 《测井技术》2003,27(2):136-139
川西HX地区须二段储层属超致密砂岩储层。由于其非常致密,在测井曲线上储层孔隙空间以及所含流体的信息反映非常微弱,造成储层含气性识别非常困难。以实验分析结果为依据,建立了裂缝评价指标渗透率增大率,对超致密砂岩储层进行裂缝评价。在对测井曲线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对天然气反映敏感的测井信息进行储层聚类分析,对储层含气性差异作分类评价。最后,通过裂缝指标与聚类分析结果的综合研究,确定储层的含气性。  相似文献   

13.
四川盆地东部川东鄂西区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丰富,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在该区已有多口井在不同地层中钻遇良好的页岩气显示,并获得工业气流。利用雷达图和云模型理论技术,对川东鄂西区具有不同层位页岩气显示的5口井关键数据进行分析,优选出了最有利的页岩气成藏层——侏罗系自流井组进行测试,获得了较高的工业气流。  相似文献   

14.
四川盆地昭通页岩气藏发育在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下段,为黑色、灰黑色泥页岩,主要形成于弱氧化强还原的海相深水陆棚沉积环境。根据海相页岩基本特征、沉积相类型与沉积环境,结合观察岩心、分析实验薄片、录井等资料,将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深水陆棚沉积亚相进一步划分为砂泥质、灰泥质、硅泥质、泥质深水陆棚4种沉积微相类型。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沉积微相其元素俘获测井及能谱测井响应特征差异,形成基于元素俘获与能谱测井的页岩气储层沉积微相识别与划分技术。应用该技术对Y9井进行沉积微相划分,结果与薄片鉴定、岩心观察结论相一致。区域连井相对比分析明确了富有机质深水硅泥质陆棚是昭通页岩气示范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藏勘探开发的有利相带。该技术对四川盆地海相页岩储层沉积微相划分及勘探有利相带优选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介电测井资料校正方法及油水层的定性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电测井所测量的是地层中传播的电磁波的衰减和相位移,并由此计算出地层的介电常数和是忸率。电磁波在地层中的传播效应受到地层电导率、介电常数及电磁波频率的共同影响。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针对阿特拉斯47MHz介电测井仪的测井资料校正方法,并应用常规声波曲线与介电常数重叠的方法有效地定性识别油水层。  相似文献   

16.
路芳  谭永生 《钻采工艺》2005,28(2):43-45
气田开发到一定的阶段产水量就会逐渐增大,对气井的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使气井水淹停产。为了避免气田因产水而导致产量大幅度递减的局面,川西气田在开发过程中,提出尽早采用排水采气工艺的治水措施,在气田开发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对川西气田开发现状、气田产水情况、气水同产井生产特征及生产中常采用的排水采气工艺的实例分析等几个方面研究,为气水同产井开采提供进一步的实践认识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川西深层须家河组气藏压裂改造难点和工艺技术对策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川西地区须家河组砂岩气藏埋藏深,温度高,异常高压,岩性致密,作为勘探开发核心技术的压裂改造技术能否获得突破,将直接制约深层气藏的勘探开发进程。通过工程地质特征分析,指出压裂改造的主要难点是破裂压力超高、闭合压力超高、施工压力超高、压裂液综合性能要求高和排量提升困难。详细分析了川合148井测试压裂和主压裂的成功作业过程和川合139井不成功的压裂作业。通过这2口井现场试验的对比分析,认为深层须家河组气藏的加砂压裂改造是可行的,但由于异常复杂的地质特征,压裂改造的难度仍然很大。为了有效解决这些技术难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艺技术对策,以期能为深层气藏下一步压裂改造技术攻关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鄂西渝东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主要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其储层主要分布在台地边缘鲕滩相带沉积中。以岩石学观察为基础,结合碳、氧同位素及微量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鲕滩储层成岩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表明该区鲕滩储层形成发育主要受胶结作用、白云岩化和溶蚀作用控制,其中胶结作用发生在成岩期后各个阶段,对储层形成主要起破坏性作用;白云岩化作用可分为混合水和浅埋藏白云岩化作用两期,对储层的形成起一定的改善作用;溶蚀作用分早期淡水和埋藏溶蚀作用两期,埋藏溶蚀作用对储层的形成起关键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储层形成的成岩环境、成岩序列及孔隙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指出了有利储层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四川盆地西北部栖霞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二叠统栖霞组已成为近期重点及热点勘探领域之一。针对该地区栖霞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和主控因素不清的问题,通过露头及岩心观测、岩石薄片鉴定、储层物性测试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栖霞组储层岩石学、储集空间及物性特征,并利用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古地貌恢复,讨论了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栖霞组储集层岩石类型主要为晶粒白云岩、豹斑状灰岩/白云岩以及少量颗粒灰岩;储集空间以晶间孔、晶间溶孔为主,溶孔(洞)及裂缝次之,具有中-低孔渗特征,其中中-粗晶白云岩储层物性最佳。栖霞组储层分布受沉积相和沉积古地貌控制,其中台缘滩、台内滩等高能沉积相带是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沉积古地貌高地不但控制了高能相带的分布,而且还有利于后期白云石化作用和溶蚀作用的发生。位于栖霞组沉积古地貌高地的中坝-双鱼石构造带,台缘滩相白云岩储层发育,是该区最重要的勘探区带。在该区首次提出的沉积古地貌控制优质储层分布这一重要认识为该区储层地震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