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右间咖啡位于圆明园东门北侧,距“大水法”遗迹很近。基地原有坡顶单层建筑六开间,分三个自然间,互不连接。改建设计当中包括内部空间与后院空间的关系重组,还包括对建筑前场地内新功能建筑的设计。新建筑由卫生间、厨房和屋顶餐厅组成。  相似文献   

2.
杭州市自2005年至今分六批确定了合计337处历史建筑,其中104处为传统民居类建筑。文章将对这104处传统民居类历史建筑进行总平面布局的分类研究:首先进行图底关系的处理,提炼出城市、场地、建筑、院落四个构成要素,然后根据城市-场地、场地-建筑、建筑-院落三个构成关系进行分类研究,最后获得9个总平面格局的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3.
陈杰 《中外建筑》2003,1(6):67-69,20
建筑与自然的对话,雕塑与自然的对话,说到底还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对话,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的参与,本文主要论述了人娄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崇拜自然、关注自然、回归自然、心系自然的原始发生,并在这发生对话过程中建筑与雕塑的创造.从而回归到人类的终极关怀——人与自然对话的永恒:  相似文献   

4.
蒋凤杰 《山西建筑》2004,30(12):10-11
介绍了人类建筑及其美学观念形成与发展所经历的六个阶段,阐述了建筑美的具体表现,并通过分析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绿色建筑是建筑美学在当今社会的最终体现。  相似文献   

5.
洪悦 《南方建筑》2003,(4):51-51
本阐述了作对建筑审关的理解,指出真实自然是建筑审美中最重要的因素,真实自然的关才是建筑永恒的美。  相似文献   

6.
分析研究美国LEED认证平台及能源优化要求。结合上海自然博物馆建筑空间、展示设计等进行绿色生态建筑整合设计,推出博览类的绿色建筑方案.  相似文献   

7.
探讨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祖刚 《建筑学报》2002,(11):22-25
本文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内容提出了六论六化,包括:一、在建筑哲学思想方面,1.城建园林一体化、2.自然社会结合论、3.城市不同现代化、4.混沌空间和合论、5.综合效益节俭论;二、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法方面,1.空间创造生态论、2.城市网络定位论、3.空间环境文化论、4.空间形象意境化、5.院落组织自然化、6.技术构造艺术化、7.开放空间标准化。  相似文献   

8.
《华中建筑》2006,24(4):1-1
中南建筑设计院(以下简称C5A01)创建于1952年,是国家最早组建的六个大区综合性建筑设计院之一,迄今已有50多年的悠久历史,并下设有海南,厦门,深圳,上海,宁波五个分院。具备建筑行业建筑工程,商物粮行业(冷藏库),市政公用行业(给水,排水),工程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总承包,工程建设管理,工程咨询,建筑装饰设计的甲级资质。  相似文献   

9.
张抗抗 《华中建筑》2002,20(1):7-7,10
作者以作家的敏锐眼光和思想感情深切关注着当代的中国建筑文化,并产生了疑惑。她强调建筑的灵魂,认为仅有遮风蔽雨功能或仅有自然光的房屋并非真正有了建筑的存在。作者推崇洪铁城的新著《建筑六论》,认为《六论》的精髓和实质只有两个字-宜人,即以人的利益为建筑的最高准则。  相似文献   

10.
建筑是人与自然直接对话的语言之一,所以建筑之于我,是神圣乃至神秘的。“天人合一”是东方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对建筑的认知模式——重综合、重整体。建筑应当追求宏观整体、自然和谐,建筑创作应当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文化精神——热爱自然,尊重自然,把建筑镶嵌在自然中,同时放置在整体大环境(包括物质和精神环境)中进行观照、考量,使建筑与环境融合渗透、和谐共生。历史与现代、建筑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的,建筑景观。城市景观以至大地景观更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具体而言,建筑创作既讲分析、更重综合,追求自然和谐;既讲个体、更重整体,追求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建筑自然冷热资源的评价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建筑自然冷热资源的概念并构建了建筑自然冷热源的评价指标,分别评价了太阳能、夜间天空、空气、水、岩土作为自然冷热资源的特性,探讨了长江水冷热资源的利用,并提出了建筑自然冷热资源利用的基本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2.
罗汉军 《华中建筑》1995,13(2):23-27
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包括自然空间意识、实用空间意识、艺术空间意识)在东亚大陆地理环境、宗法血缘社会、实用理性文化不断演变发展的背景下,具有长于整体把握、拙于造型艺术的基本特点,建筑构成明快、通透、疏漏,建筑语言平易、通俗、形象,建筑图式规范、对称、灵动,建筑文脉辨证、自然、兼容;原始建筑空间反映氏族文化的意向,宫室建筑空间主要受儒家文化规范,园林建筑空间反映道家文化特点,寺庙建筑空间着重表现佛教文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与建筑的未来──走进建筑思维的一个新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着重阐述了六个问题.即:1.新的发展规要求建立新的建筑规;2.走向等重自然的建筑;3.走向集约化设计;4.走向开放的建筑;5.走向跨学科的建筑设计;6.走向实践(列举厂三个实例)。  相似文献   

14.
郭晶  柯茂松 《山西建筑》2008,34(9):48-49
通过对目前建筑市场的研究,从公用建筑和民用建筑两个角度分析探讨了适用、经济、美观六字方针的适用性,明确指出建筑的六字方针仍然适用于当今社会,无论什么建筑都需严格按照建筑六字方针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15.
周智伟 《四川建筑》2002,22(1):28-30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进行的摸索和尝试,阐述了丘陵地区建筑设计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结合自然地形的起伏形态,保存自然风貌特色,使建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丘陵城镇的建筑及环境特色。  相似文献   

16.
杨森栋 《城市建筑》2022,(24):152-154
本文研究对象为陕南清代会馆,通过对会馆类建筑的现状调研进行分析研究,并且以江西会馆作为案例,运用田野调研法、归纳总结法、对比分析法及建筑类型学等对陕南会馆建筑的地理位置、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和整理,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陕南会馆类建筑的影响进行剖析。最后,结合国家对于传统建筑的保护政策,从城市与建筑关系的角度出发,分别从功能转型和空间转型两方面进行阐述,以此更合理地利用会馆类建筑的空间,对陕南会馆在今后的发展保护中提出合理的保护策略,以此来调节所在城市的空间肌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重庆地形地貌的简述,探寻经济、人文、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对西洋建筑在山地环境中择地选址的影响。从山地环境中具有代表性的三种主要形态看早期西洋建筑依赖自然、顺应自然,又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思想。并从环境景现,建筑文化及人文意识等角度,多方展现重庆早期西洋建筑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路瑶 《中外建筑》2003,(1):39-41
本文通过对北欧老建筑的亲身感受,从木构住宅,教学建筑,宫殿建筑,庄园城堡,公共建筑各方面,阐述了北欧建筑的传统风格,同时讨论了新老建筑的传承,北欧建筑自然和简约的态度,及建筑浓重的乡土味。  相似文献   

19.
王敏 《山西建筑》2006,32(19):28-29
从设计的历史背景、设计的语言、设计的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对现代主义建筑和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倡导建筑风格在保持多元化的同时,实现建筑、人、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南方建筑》2015,(3):2
<正>华南理工大学的亚热带建筑研究起步于上个世纪初,是我国高校建筑学科领域"老八校"之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夏昌世教授、陈伯齐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筹组创建亚热带建筑研究室。进入六、七十年代,以林克明、冯秉全、龙庆忠、林其标、谭天宋、符罗飞等为代表的一批曾留学于欧、美、日的知名专家教授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建筑领域现实主义学术传统、对建筑自然降温、通风、防潮、古建筑防雷、防洪、防震等展开了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探索,对华南地区的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实践及岭南建筑风格的形成作出了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