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非织造布的性能特点及在服装领域的应用情况、艺术价值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面料实验探索非织造布的多维视觉效果,验证了非织造布作为一种时尚材料在服装的造型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借此引起服装及非织造领域专业人士对非织造产品开发的共同关注,以此为契机,拓宽非织造布在服装设计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非织造工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富有朝气的生产行业,产品和材料已经涉及到产业、装饰、服装等应用领域。据有关资料统计,非织造布在服装领域的应用增长最快,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应用在服装辅料(如服装内衬、保暖絮层等)以及防护服、隔离服等一次性服装,对于耐久性服装面料的开发研究很少,本文主要从服装面料以及面料基布两个方面讨论服装用非织造布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非织造工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富有朝气的生产行业.产品和材料已经涉及到产业、装饰、服装等应用领域。据有关资料统计.非织造布在服装领域的应用增长最快.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应用在服装辅料(如服装内衬、保暖絮层等)以及防护服、隔离服等一次性服装.对于耐久性服装面料的开发研究很少.本文主要从服装面料以及面料基布两个方面讨论服装用非织造布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的制造方法、产品特点以及在医用非织造布领域的应用,说明了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具有良好的性能,在医疗卫生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非织造布在汽车领域应用上的性能和优势,对在汽车用非织造布上应用最为普遍的聚酯非织造布的特点和工艺方法做了介绍,说明了中国汽车用非织造布具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正> 与传统织物的性能相比,非织造布在强度手感和表观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些弱点限制了非织造布产品的应用领域,如在服装领域里非织造布产品所占的比例就很小。因此,目前非织造布研究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使非织  相似文献   

7.
刘畅 《非织造布》2008,16(4):7-9
对非织造布在服装行业的应用状况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非织造布向服装领域发展的设想,对其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非织造布医疗卫生用品的发展情况,说明了非织造布具有优良的性能,在医疗卫生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正>天津工业大学现已突破了闪蒸纺项目关键技术的研究,致力于成果的产业化近年来,我国非织造布行业发展迅猛。然而,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我国的非织造布产品以中低档为主,在以超细纤维非织造布产品为代表的高端领域较为缺欠。而在国际市场上,闪蒸纺非织造布已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工业、包装材料、印刷品、覆盖布、农业用品  相似文献   

10.
《纺织指导》2006,(3):18-20
非织造工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富有朝气的生产行业,产品和材料已经涉及到产业,装饰,服装等应用领域,据有关资料统计,非织造布在服装领域的应用增长最快,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应用在服装辅料(如服装内衬、保暖絮层等)以及防护服,隔离服等一次性服装上,对于耐久性服装面料的开发研究很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并融入各行各业。在服装设计与开发领域,如何及时有效地捕捉市场信息,并进行服装设计,是服装产业面临的难题。对于服装企业来说,想要在市场上立足,使服装产品符合客户需求,就必须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产品进行升级改造。文章通过阐述现代信息技术在服装设计与开发领域的应用场景,明确其特征和作用,分析数字化服装款式设计、智能化水平以及数字化服装工艺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以期为信息技术在服装设计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服装压力与人体舒适性之关系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宋晓霞  冯勋伟 《纺织学报》2006,27(3):103-105
从服装压力与人体舒适性关系、服装压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与以往的研究基础、学科领域发展中的重大贡献介绍、服装压力的测定等4个方面对目前服装压力与人体舒适性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并讨论了如何用数字化模拟的方法建立三维动态服装压力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13.
浅论蚕丝和真丝织物的卫生保健功能及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钟雷 《印染助剂》2002,19(5):1-6
从服装的基本功能、服装对皮肤的刺激性及对人体的卫生保健功能等畅谈了服装在人体领域中的各项功能。从蚕丝、真丝的化学结构及各种性能,说明了真丝、蚕丝织物的舒适性和保健卫生功能。论述了蚕丝丝素蛋白的营养作用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念及基本特点,总结了其在服装中的应用和实现方法,指出神经网络技术在服装方面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针织服装热湿舒适性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瑶  钱晓明 《纺织学报》2011,32(12):108-113
在服装热湿舒适性研究领域中,首次提出从纤维原料到纱线再到面料最后到服装的整体研究系统.选取针织面料作为研究对象,从服装舒适性角度出发,研究了针织面料性能与服装热湿舒适性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织物的基本性能、风格、舒适性能及服装舒适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测试,分析出纤维原料、纱线线密度、织物组织结构这3个变量对服装热湿...  相似文献   

16.
Scientific developments are in progress in order to create compressive fabric in the medical field.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pressive garment in polyamide designated for severe burns in terms of pressure and hydration release. The fabric was then enhanced by adding a moisturizing treatment. The improvement consisted of the impregnation of ethylcellulose microcapsules containing jojoba oil on the textile surface of compressive garment. The kinetic of release of this active ingredient from the microcapsules, as well as its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were assessed using the in vitro Franz diffusion cell system. The results showed a controlled release of jojoba oil over time. The amount of oil released during the experiments (168?h) and that which penetrated through the pig skin did not exceed 1% of the total amount of jojoba oil microencapsulated and impregnated on the surface of a compression garment. This study permitted to obtain a compressive garment which presents hydration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缝纫中面料性能与缝纫加工工艺参数仅依靠技术工的经验完成匹配的问题,通过建立面料在缝纫过程中的多力场耦合模型智能选择缝纫加工工艺参数。以纬编织物为例,首先建立了织物单元的三维结构模型;其次分析了穿刺过程中织物组织与纱线间的抱合力对缝纫针的影响,并对面料在缝纫过程中的运动进行分析,创新性地建立了缝纫过程中基于面料力学性能的多力场耦合模型;然后建立了织物的有限元模型和缝纫针的几何模型,分析面料在缝纫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分布情况,得到面料在缝纫过程中因受外力作用而发生的形变并验证模型的正确性;最后搭建了协同自动缝纫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数学多力场耦合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于工人凭借着经验完成缝纫可减少面料的形变和皱缩率,提高服装缝纫质量,为下一步服装面料自动缝合提供工艺参数,并为服装智能制造提供理论及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九十年代猪正面服装革工艺技术研究的新进展,阐明了该领域继续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产业经济的支柱是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其主要特征是信息巨量化、全球网络化、经营电子化、现实虚拟化、知识经济化,并将影响和决定未来的服装企业发展方向。因此.服装行业技术创新、科技进步、转型升级,都将建立在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服装企业信息化方面的应用,从CAPP、CAD、CAM、MRP到CIMS、ERP、PLM等方面的开发与应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外先进的国家及企业相比较,我们差距还很大,特别是在产业生产领域的开发与应用亟待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服装CAD技术在服装定制系统中的应用情况,详细介绍了二维服装CAD系统和三维服装CAD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以及在服装定制系统中的作用,提出在未来的服装批量和个性定制生产方式中,企业必须应用服装CAD技术来进行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