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前言 羊肉松的深加工是一种提高肉制品附加值的有效方法,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开发出多种多样的肉松制品,也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我国有名的传统肉松产品是猪肉松,如太仓肉松、福建肉松等,而羊肉松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尚未见报道。羊的饲养一般地处天然放牧草地,及无污染的环境,肉质细嫩,味鲜美,被视为“绿色天然保健食品”。传统的肉松生产是将肉经煮烂后再经过搓松、炒松而得到的产品,但要将肉煮烂耗时耗能,成本增高,本试验采用“高压蒸煮工艺”及科学优选辅料配方,生产出的肉松产品色鲜、味浓,不仅为肉松家族增添了新品种,同时为肉松的加工生产开  相似文献   

2.
报告油酥肉松、颗粒牛肉松、羊肉松和上海兔肉松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肉松类食品的制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艳丽 《烹调知识》2005,(11):48-48
肉松是我国著名的特产,具有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携带方便等特点.猪肉松、牛肉松、鸡肉松和鱼樵、蛋托等,是佐餐、送礼、旅游携带的好食品。其制作拄术如下:  相似文献   

4.
肉松是我国著名的特产、具有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携带方便等特点,猪肉松、牛肉松、鸡肉松和鱼松、蛋松等,是佐餐、送礼、旅游携带的好食品。其制作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对传统的鸡肉松生产工艺及配方进行了改进,通过适量添加调味料和合理控制煮制时间、烘烤时间,可大幅度缩短鸡肉松加工制作过程,生产出香味浓郁、色泽金黄的优质鸡肉松。  相似文献   

6.
对鸡肉松传统生产工艺中“收汁、炒松”等工艺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只要适量添加调味料和合理控制煮制时间,可以省去“收汁”工艺;选用适宜的温度和时间,置肉松坯在烘箱中先烘烤脱去部分水分,既不影响搓松,又能大幅度减少炒松时间。  相似文献   

7.
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辅以牛松肉等制作出肉松类营养饼干.先确定牛肉松对饼干的感官评价水平,再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模糊综合评价产品感官质量的方法,对牛肉松饼干的配方进行优化选择.实验结果最优配方为:砂糖25%、奶油16%、食盐0.5%、牛肉松15%,影响牛肉松饼干品质的主次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奶油、牛肉松、食盐、砂糖.  相似文献   

8.
前言肉松是在中国很普及的半干肉制品,其水分活度(a_w)大约在0.60~0.65。由于肉松的生产至今主要依靠经验,所以缺乏对加工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控制。传统的加工方法是用炒锅将肉块慢慢炒干打松;本试验运  相似文献   

9.
肉松是我国的名优肉制品。福建肉松、太仓肉松均以瘦猪肉为原料,加入一定的辅助材料,经过熟煮,使成纤维性丝状体,然后再用文火在锅内炒,使之脱水到一定程度,便是肉松,还有使用牛肉、羊肉、鸡肉、兔肉做成的肉松。全国各省均有肉松生产,天津生产的“家家福”牌肉松是仿福建肉松而制成,已畅销全国。其他省市也有仿制福建肉松与太仓肉松者,很受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10.
出口粤式肉松加工技术与质量控制体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使传统粤式肉松实现现代工业化生产和满足出口市场的需求,研究了2种粤式传统肉松生产新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表明“老汤卤煮”更易于控制肉松坯的煮制程度。肉松坯烘烤脱水率达到30%左右时粘性最大,此时搓松最为困难。烘烤脱水率达到50%左右时搓松效果最好。“分段-平衡”脱水等方法可以简化传统肉松生产工艺,提高肉松质量。同时还制定了肉松生产HACCP体系,但肉松的质量不仅取决于肉松的加工工艺、设备和合理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更取决于质量控制体系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执行度。  相似文献   

11.
主要研究了低值花蟹肉松的加工工艺,探讨了肉松加工过程中煮制时间等四个主要加工工艺参数及辅料蛋白粉的添加工艺,同时研究了VE对肉松保藏过程中过氧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煮制时间2 h,烘干时间6 h,烘干温度60 OC,炒松时间1 h;产品可采用添加适量大豆蛋白与鸡蛋蛋白粉的方法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具体添加比例为1.5%,两种蛋白粉配比为2︰1;同时可在产品中添加0.2%的VE以提高产品的保藏性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鹰嘴豆牛肉松的制作工艺及配方的研究,从而制成鹰嘴豆粉与牛肉松营养互补的美味健康休闲食品.以五香粉、酱油、鹰嘴豆、盐为因素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通过感官品尝评分选出最优的鹰嘴豆牛肉松配方.对产品感官的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为五香粉>盐>鹰嘴豆粉>酱油,鹰嘴豆牛肉松的最优配方为五香粉1%,酱油5%,盐4%,鹰嘴豆粉6%,糖5%,黄酒2%.鹰嘴豆粉的加入不仅使产品植物蛋白、矿物质等方面提高了产品的营养价值,还使产品脂肪含量明显下降.比未加入豆粉的肉松相对降低了18.2%.  相似文献   

13.
以超微骨粉作为营养强化源开发强化钙磷兔肉松制品,研究了通过不同超微骨粉添加量对兔肉松产品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骨粉的兔肉松的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成分呈现显著差异,而5%的添加量最佳,制得的兔肉松氨基酸组成较齐全,产品风味佳。在此条件下,兔肉松中氨基酸含量最高(44.88%),必须氨基酸(EAA)占总氨基酸(TAA)比例达到33.89%,高于常规产品;风味物组成种类和含量最好,分别为42种和92.511%,包括醇类3种,醛类10种,酮类3种,吡嗪类5种、酸类6种,烷烃类14种,杂环及其他化合物1种,其中具有特征风味的醛类和吡嗪类含量分别达到26.922%和4.63%。  相似文献   

14.
孙悦  李震  王鹏  徐幸莲 《食品工业科技》2022,43(20):263-273
以鸡胸肉为研究对象,探讨减盐鸡肉松的最佳制作工艺。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以初煮时间、复煮时间、炒制时间为单因素影响因子,鸡肉松的感官评分和黄度值作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通过自研的3 D打印模具进行应力-应变谱测试以模拟肉松在咀嚼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并与肉松的粒度筛分结果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鸡肉松加工最优工艺条件为初煮时间40 min、复煮时间24 min、炒制时间2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制作的减盐鸡肉松的感官评分为88.09分,黄度值为21.95,与预测值相近;本试验产品氯化钠含量范围为1.0%~2.1%,与市售产品相比氯化钠含量降低幅度超过25%,满足减盐产品标准。对试验肉松与市售肉松进行粒径筛分及应力应变测试,本研究产品在低应变情况下产生的应力小于市售产品,而在低应力情况下产生的应变大于市售产品,这可能是与试验产品筛分结果中高达65.7%的小颗粒试验肉松质量比有关,试验肉松粒径更小使得在弹性变形阶段延长,其可压缩性大于市售肉松。综上所述,本研究产品品质优于市售产品。  相似文献   

15.
基于计算机视觉鉴别肉松与肉粉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快速鉴别肉松和肉粉松,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和BP人工神经网络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先对60组肉松和60组肉粉松图像进行灰度化并剪切成长宽为899×772像素,然后在剪切后的灰度图像中提取灰度均值、总熵值、灰度等级矩阵的标准差、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对比度、相关度、纹理二阶矩和均匀度,在剪切后的二值图像中提取分形维数,共计8个纹理指标,再将45组肉松和44组肉粉松作为训练集输入BP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剩余样本作为测试集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BP神经网络总分类准确率为80.65%,其中有2组肉松被误判为肉粉松,有4组肉粉松被归为肉松。该研究成果可为销售点快速无损鉴别肉松与肉粉松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详细介绍了生产乌鸡肉松的生产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其中,采用脱水工艺,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本研究为乌鸡的深加工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研究猪肉肉松的组成和聚集结构并研制花生肉松产品。以太仓猪肉肉松为原料,测定其红外光谱,分析其金属元素种类及含量,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别观察肉松纤维形貌。在太仓猪肉肉松里添加花生,制作花生肉松,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花生种类及花生添加量、花生颗粒大小、炒制时间,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单因素进行优化,通过感官评分获得最佳参数。结果表明:太仓猪肉肉松有典型蛋白质特征红外吸收及猪肉的1 735(w)cm-1独特红外吸收峰。猪肉松纤维分离良好有韧性,呈带有浅凹槽的圆柱状。含有丰富的Na、K、Ca、Mg等宏量元素,和Fe、Zn、Mn、Cu、Se、Cr等必需微量元素。和肉松最佳搭配是原味花生,可兼有肉松鲜香和花生浓郁醇香;由正交试验所得最佳工艺参数为花生添加量为40 g,花生颗粒大小为直径1.5 mm,炒制时间为10 min。在此情况下制成的花生肉松色泽金黄、质地均匀、组织状态蓬松。  相似文献   

18.
肉松是我国名特肉制品之一,具有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携带方便等优点。随着当前国内外食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肉食品质量及其营养价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肉食品质量不仅要求符合产品的卫生要求和理化标准,还应具有现代食品营养学对食品所要求的营养含量。本文对国内几种肉松产品进行了蛋白质和氨基酸分析,并对8种  相似文献   

19.
以鱼为原料经过蒸煮、剔刺、初炒、调味、炒松等工艺流程,将其加工成不同风味的鱼肉松系列的风味休闲食品,确定了较为合理的工艺流程及几种配方,对鱼肉的加工和产品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猪后腿肉为对象,研究宰后成熟时间对肉松成松品质的影响。将宰后猪肉置于0~4 ℃条件下成熟,分别于0、3、6、9、12、24、36、48 h取样,测定其pH值、剪切力和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lar framgmentation index,MFI),并加工成肉松,通过含松率、蓬松度、净蓬松度和绒松度等指标对成松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猪肉宰后成熟6h pH值为6.01±0.07,剪切力为(51.09±2.60) N,MFI为58.021±1.635,加工成肉松的含松率为(72.27±2.90)%,蓬松度为(6.88±0.11) cm3/g,净蓬松度为(7.68±0.46) cm3/g,绒松度为(2.44±0.27) cm3/g,综合评分为0.084 2;猪肉宰后成熟12 h pH值为5.63±0.04,剪切力为(61.54±3.81) N,MFI为64.41±2.03,进入最大僵直期,此时加工成肉松的含松率为(61.57±2.45)%,蓬松度为(6.25±0.13) cm3/g,净蓬松度为(7.08±0.14) cm3/g,绒松度为(1.60±0.09) cm3/g,综合评分为0.305 0;宰后成熟24、36、48h(处于解僵后期)的猪肉加工成肉松成松品质综合评分相对于6 h内的猪肉较高;综合评分越低,肉松的成松品质越好,因此,宰后成熟6 h之内的猪肉成松品质较好,成熟6 h以后不再适合加工成肉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