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GB/T 228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了方法A和方法B速率控制模式,主要分为基于引伸计反馈的应变速率控制,以及根据平行长度估计的应变速率,即通过控制平行长度与需要的应变速率相乘得到的横梁分离速率。采用GB/T 228新标准中规定的不同速率控制模式对连续屈服和不连续屈服试样材料屈服强度(规定塑性延伸强度)进行试验,探讨了不同速率控制模式对于材料屈服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连续屈服试样采用应变速率控制和估计的平行长度应变速率控制,其性能指标未见明显差异。不连续屈服试样当无需ReH时,可以采用应变速率控制或估计的平行长度应变速率控制。当需要ReH时,应采用估计的平行长度应变速率控制。  相似文献   

2.
王敏 《现代铸铁》1996,(2):52-53
铸铁检验实践中,时有发铸铁牌号与硬度要求范围不一致的矛盾现象,即试律抗拉强度合格了,铸件硬度不合格;或者铸件硬度合格了,试俸的抗拉强度却不符合图纸的规定。由此而使供需双方发生异议。究其原因,实属产品设计时,对折铸铁牌号选择不当。灰铸铁的抗拉强度与硬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若孤立地选择牌号势必产生上述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本又以GB9439一88(灰铸铁件》标准为基础,简述发铸铁牌号和硬度范围的选择。l牌号选择1.l按灰铸铁件主要工作壁厚的抗拉强度(a。)选择牌号灰铸铁件的抗拉强度与铸件不同部位的冷却速度…  相似文献   

3.
一、实验条件 合金在QR—12型电阻坩埚炉中熔化。试样砂型为单铸不加工拉力试棒(φ10mm),金属型为单铸加工拉力试棒(φ10mm) 二、合金成份的确定 该合金的主要合金元素为锌镁,随锌镁含量的提高合金强度提高而塑性下降。资料[1]指出,在合金中单独加入锌或镁对其时效后合金强度的提高并没有大的影响,但若  相似文献   

4.
我厂主要产品是造纸机系列,其中主要部件是烘缸,属压力容器,材料是灰铸铁,牌号是HT200、HT250。试样的类型采用B2型,按GB9439—88《金属拉伸试样》制备,在做试样的拉伸试验时,常有断口位置断在平行段端处或平行段外,影响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铁神一号净化剂对灰铸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中频感应电炉熔炼灰铸铁铁液,水玻璃砂造型,浇注铸造阶梯试样、φ30mm试棒以及热分析试样,研究了净化剂对其结晶过冷度、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独加入净化剂0.6%可以增加过冷倾向,细化石墨,降低断面敏感性;可以提高灰铸铁的抗拉强度和冶金质量指标;同时加入净化剂0.6%和硅钡孕育剂0.7%对灰铸铁进行复合孕育,明显增加共晶团数量至441个/cm^2,可以获得细小A型石墨,显著提高灰铸铁的力学性能σb至282MPa。  相似文献   

6.
本厂与美国某公司合作 ,为其生产某种高性能的火车配件 ,中文名定为活动接盘。工件毛坯为铸钢件 ,外形示意图如图 1,重 42kg ,工艺流程如下 :铸造—预处理—一次清理—热处理—二次清理—机加工。化学成分见表 1。美国铁路协会图 1 铸钢件毛坯外形Fig .1Configurationofthecastingsteelblank机械标准把铸钢热处理后分成A ,B ,C ,D ,E 5个性能等级 ,此工件技术要求热处理后达到E级 ,其性能见表 2。其中所用试样在随炉试棒上制取 ,拉力试样采取美国ASTM标准A370规范规定的12 7mm× …  相似文献   

7.
С.  ВБ 高业麟 《铸造》1991,(1):43-44
TY14-3-1047-81技术标准是鉴定球铁铸管质量的基本方法.标准中规定要从铸管壁上切取试块,然后加工成圆棒形拉伸试样来测定球铁铸管的机械性能.但是,制取这类试样既费工又费时.国外一些主要的球铸管生产厂家规定采用圆环形试样来测定球铁铸管的机械性能.这种试样比圆棒形试样要经济得多.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Zn对球墨铸铁和灰铸铁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方法,利用自制的300 kg中频感应电炉熔化铁液300 kg,原材料采用80%的#20废钢+20%的Q10生铁,随流加入无As锌粒,加入量分别为0、0.1%、0.25%、0.5%、1%,共5组,每组对应浇注灰铸铁标准试棒2根、白口试样1个,球墨铸铁标准试样2根、收缩试样1个。结果表明:对于灰铸铁,加入纯Zn,会增加材料的白口倾向;对于球墨铸铁,在w(Zn)量达到0.063%的情况下,开始出现蠕虫状石墨,Zn元素对球墨铸铁的收缩倾向没有影响。通过对加入不同比例的车身废钢进行试验研究,发现虽然带入的w(Zn)量很高,但对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铸造技术》2019,(5):457-460
以制动盘用高碳当量灰铸铁和普通灰铸铁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和DSC热分析仪,研究两种灰铸铁的断口形貌、切削加工性能及导热性能。结果表明,高碳当量灰铸铁和普通灰铸铁拉伸试样的断裂方式均为解理断裂和沿晶断裂复合机制,其中高碳当量灰铸铁穿晶解理断面较大;机加工后高碳当量灰铸铁表面粗糙度为0.4,普通灰铸铁表面粗糙度为1.18,高碳当量灰铸铁的加工刀具磨损程度更小,加工性能更好;对比分析DSC曲线,高碳当量灰铸铁的共析和共晶转变峰值高于普通灰铸铁,导热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0.
白点是钢的内部缺陷,又叫发裂。是钢中氢含量偏高和内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奥氏体、铁素体和莱氏体钢一般不形成白点,而马氏体、贝氏体和珠光体钢易形成白点。16MnR属于低碳钢,一般说来其氢致裂纹敏感性较低,不易产生白点,但83年我们在50mm厚16MnR钢板拉力试样上连续发现两炉钢产生白点缺陷。本文介绍16MnR钢白点宏观、微观形貌、白点形成原因,并对白点断口微观机制进行探讨。一、白点的宏观、微观形貌 1。酸浸低倍特征钢板纵向的中央区有断断续续的小裂口,并具有一定的深度。由于多道轧制的原因,这些小裂口几乎和轧向平行。用放大镜可观察到小裂口两端稍尖、略呈锯齿状。 2。宏观断口及拉力试样上的白点特征在横向φ20mm拉力试样表面有“人”  相似文献   

11.
90201 铋对铸铁组织的影响(苏)/等/No.6,1989,31研究了铋对薄壁球墨铸铁件和合金灰铸铁件组织的影响,铋的加入量为0.002%和0.005%。球墨铸铁标准试样的机械性能和组织与Bi的加入量无关:σ_b=540~640MPa,δ=5~7%,石墨球化率90~95%铁素体量占40~50%。在φ=10mm的试棒中,石墨球很细小,400~420个/cm~2,而在不加Bi的试样中有部分渗碳体,加Bi的试样无渗碳体出  相似文献   

12.
随着蠕墨铸铁生产的发展,制定《蠕墨铸铁件技术条件》的问题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为了能稳定、准确地反映蠕铁的机械性能,首先面临试样的选择。目前,国外在铸铁生产上所采用的试块有 Y 试块、基尔试块、击落试块、梅花试棒和带冒口的φ30试棒。国内大多数单位采用不带冒口的φ30试棒,且仅测试抗弯强度。鉴于国际标准化组织已要求铸铁材料均以抗拉强度作为检验依据和国内在球铁生产上普遍采用 Y  相似文献   

13.
对本厂生产中用的试棒、标准楔形试块与曲轴本体试样的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认为楔形试块不能代表球铁曲轴,并确定了能够代表曲轴本体的毛坯试块的形状、尺寸和取样位置。目前,验收球墨铸铁曲轴机械性能所用的试块,按GB1348—78标准的规定系采用楔形试块。但是,由于各厂球铁曲轴的几何尺寸、冷却和补缩条件可能差别很大,所以采用相同的试块就会出现试块的性能基本一致,而曲轴的性能却差异很大这种情况。在过去几年中, 我厂是以φ25×110mm的圆形试棒作为测定曲轴机械性能的毛坯试块,曾发生过断轴事件。这就促使我们去研究能代表曲轴机械性能的试块的形状和尺寸问题。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炉前用圆棒试样检验HT200和HT150灰铸铁,实践表明,此法优于三角试块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真空甩带法在不同转速下制备灰铸铁薄片,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显微硬度测试研究了灰铸铁薄带的组织与性能。研究发现,采用20、30、40 m/s不同线速度制备的灰铸铁薄片组织是以Fe_2C为主要碳化物的枝晶状组织。随着甩带线速度的增加,枝晶尺寸明显增大且枝晶生长具有方向性。当甩带线速度为40m/s时,试样的平均显微硬度达到1613.9 HV,甩带制备的薄片显微硬度值高出原始铸态灰铸铁4~6倍。  相似文献   

16.
孕育方法对消失模铸造灰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消失模铸造灰铸铁过程中石墨形态及力学性能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在生产条件下附铸阶梯试样及试棒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孕育处理方法对消失模铸造灰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浇注过程中进行瞬时孕育并控制孕育量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可明显改善石墨形态和基体组织,同时力学性能得到提高。瞬时孕育量为0.25%时,可基本消除灰铸铁过冷石墨,同时细化基体,抗拉强度较炉前孕育试样提高15 MPa。  相似文献   

17.
灰铸铁硅碳比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迄今国内外文献关于改变硅碳比对灰铸铁的影响,都是基于φ30mm试棒,所得结论对于厚大断面铸件显然是不合适的.本文研究了不同断面试棒中改变硅碳比的影响,对非合金灰铸铁硅碳比的合理确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评价与测试灰铸铁铸件的拉压疲劳极限的方法.利用引伸计拉力试验中的规定总延伸强度可以评价灰铸铁的拉压疲劳极限,也可以利用该数值作为预计的疲劳极限,用于拉压疲劳试验应力水平的选取.  相似文献   

19.
《热处理》2017,(5)
对φ20 mm的42CrMo钢棒料进行调质处理,即850℃油淬、560℃回火2 h,然后加工成φ8 mm和φ6 mm的拉伸试样,再对部分拉伸试样进行540℃×10 h的气体氮碳共渗。对经两种工艺处理的试棒分别进行了拉伸试验和拉伸-压缩疲劳试验,分析了试棒的断口特征。结果表明:经氮碳共渗的试样的屈服强度高于同样直径的调质态试样,但抗拉强度稍有下降,且断后伸长率明显下降;经氮碳共渗的试样拉伸-压缩疲劳性能优于调质态试样。  相似文献   

20.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是材料力学性能检测中最基本的试验方法。国标GB/T 228.1—2010中对于试样夹持部分的长度如何选择没有具体规定或建议。本文主要从试样夹持头部的不同长度出发,研究对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材料不具有明显下屈服强度时,用非比例延伸强度代替下屈服强度时,一定要保证试样的夹持头部的有效长度,对于标准试样直径?10 mm的圆棒拉伸试样建议头部夹持有效长度尺寸h≥20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