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风电场风电功率预测对优化电网调度,提高风电场容量系数具有重要意义。对采样时间为15 min的风电功率时间序列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并对风电场输出功率分别进行短期和中长期预测,同时分别分析了4台风电机组和58台风电机组的汇聚对预测结果的误差影响等。研究结果表明,利用ARMA模型在预测短期及中长期风电功率时的日前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0.087 1,实时预测误差为0.15,同时4台风电机组和58台风电机组的汇聚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293 1和0.194 3,风电机组在集中开发方式下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减小。  相似文献   

2.
《现代电子技术》2017,(9):152-155
以大型分布式光伏风电发电为对象,基于电网电力平衡对智能调度发电消纳数据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风电发电在不限制风电出力最大消纳能力、限制风电出力最大消纳能力的计算,以全网负荷预测为依据,按照光伏发电站并网运行特性进行电站接纳能力评价排序、分配,从而进行消纳数据的实时调整。使用消纳数据实时调度AGC模块,通过SDH消纳数据调度自动化配置,实现光伏发电消纳数据的智能调度。通过AGC目标值与实际值对比表明,在限电时段,风电场总机出力AGC目标值曲线与实际值曲线比较接近,偏差较小。智能调度方法能够自动准确地统计各风电场发电出力受阻时段,使风电理论功率的计算误差最小化。  相似文献   

3.
风力发电是一种间歇性电源,大规模的风电场开发与建造必然会面对怎样顺利正常接入电网以及发电功率怎样开展平稳控制与调度成为了风电场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的风电场大多位于远离负载中心的地理位置,所在区域的电网调节能力有限,这一情况给我国风电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文章主要针对电网风电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化石能源约束的日趋严苛,风能开发已然成为一种趋势。由于风的不确定性、间歇性以及风电场内各机组间尾流的影响,使得风力发电机不能像常规发电机组那样根据对电能的需求来确定发电。风电功率的随机波动被认为是对电网带来不利影响的主要因素。研究风电功率的波动特性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某电厂的20台风电机30天内的风电功率实测数据,通过对图形及参数的研究,得到最优的概率分布模型为分布,并针对结果用拟合指标作出了检验。最后利用小波神经网络对功率做有效的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风电场发电的稳定性,抑制风电引起的电压波动与闪变,提高含风电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在简要介绍风电的特点的基础上,针对风电并网带来的电能质量及稳定性等问题,阐述了基于能量调度技术的解决方案,详细介绍了基于模糊理论"最大-最小"算法的调度系统控制器和系统其它主要部分的模型及仿真结果。控制器根据负荷用电量预测信息控制储能系统的充放电,不仅能有效抑制并网后电网的电能波动也能优化风电的发电质量。MATLAB仿真结果表明,风电储能系统能量调度策略和控制器是有效的,该系统能够有效减小风电场并网功率的波动。  相似文献   

6.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风电功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量风电开始并入电网,风电场输出功率预测对接入大量风电的电力系统的运行有重要意义。针对神经网络在风电功率预测中结构和权值参数难以确定,预测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利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网络权值进行优化,并将其应用于风电场功率预测,研究表明预测精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风电功率预测为电网规划提供重要的依据,研究风电功率预测方法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下接纳更多的风电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神经网络在风电功率预测中结构和权值参数难以确定,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利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网络权值进行优化,并将其应用于风电场功率预测.最后采用平均百分比误差、均方根误差、准确率和合格率评价...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电网调度的操作复杂性,同时提升风电功率的预测精度,本文主要分析影响风电功率预测方法的因素,包括风向、风速以及环境温度等方面,同时经过对比研究,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能够提升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
时志雄  朱峰  刘舒  符杨  田书欣 《电子器件》2024,47(1):194-200
风电超短期功率预测是电网运行态势感知的重要基础。针对风电随机波动性将给电网带来高动态扰动的问题,利用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的高频采样能力,提出一种融合一维卷积(1DCNN)和双重注意力卷积长短时记忆网络(DACLSTM)模型的风电超短期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具有高精度高密集采样的PMU装置对风电超短期功率进行实时量测。然后,利用1DCNN在特征提取和时间卷积减少计算复杂度方面的优势,充分挖掘由PMU采样得到的风电功率及相关因素量测数据关键特征,进而结合DACLSTM模型自主分析风电功率数据与输入特征间的关联关系,实现基于1DCNN-DACLSTM组合模型的风电超短期功率高动态变化趋势预测。最后以已配置PMU的某实际风电场为例,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将风力和光伏两种发电形式进行联合并网,从而产生无功控制的问题,要想进行解决,提出风光联合发电系统的无功控制策略.风光联合并网的无功控制策略可以满足地区电网的无功需求,以电网调度的制定为基础,采取有效的无功调整.以风电和光伏功率的预测为基础,使风电系统和光伏系统自身的无功容量极限得到明确,按照各种相关的规定,将风电系统和光伏系统中的无功参考值确定出来.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进行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Spectrum, IEEE》2008,45(3):38-45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an international team of engineers brought wind power to the Galapagos Islands. The san cristobal system is a wind-diesel hybrid. The electricity generated by the wind turbines and by three diesel generators converges at the substation before being transmitted to town.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风力发电技术的原理以及技术方案,分析了采用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的双馈式风力发电系统的变频产品的特性,最后对应用的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吕勇 《变频器世界》2012,(7):55-59,69
随着大规模风电场的建设,风电的并网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从并网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和电网建设方面进行分析,对并网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最优风能捕获控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邓禹  邹旭东  康勇  陈坚 《通信电源技术》2005,22(3):21-24,31
从分析风力机运行特性出发,研究实现最优风能捕获的系统控制方法。并采用定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技术,对双馈发电机转子进行交流励磁,实现发电机有功、无功及转速的独立控制,从而获得最大风能捕获的高效发电运行。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变频器世界》2008,(1):41-44,71
变速恒频异步风力发电技术,特别是双馈异步发电技术在风力发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在阐述变频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应用的基础上,对变速恒频异步风力发电系统的不同的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变速恒频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技术的研究热点以及北京清能华福风电技术有限公司的产品OHVERT-DFIG-1500B型变流器。  相似文献   

16.
The wind energy generation,utilization and its grid penetration in electrical grid are increasing world-wide.The wind generated power is always fluctuating due to its time varying nature and causing stability problem.This weak interconnection of wind generating source in the electrical network affects the power quality and reliability.The localized energy storages shall compensate the fluctuating power and support to strengthen the wind generator in the power system,in this paper,it is proposed to control the voltage source inverter(VSI)in current control mode with energy storage,that is,batteries across the dc bus.The generated wind power can be extracted under varying wind speed and stored in the batteries.This energy storage maintains the stiff voltage across the dc bus of the voltage source inverter.The proposed scheme enhances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power system and maintains unity power factor,it can also be operated in stand-alone mode in the power system.The power exchange across the wind generation and the load under dynamic situation is feasible while maintaining the power quality norms at the common point of coupling.It strengthens the weak grid in the power system.This control strategy is evaluated on the test system under dynamic condition by using simulation.The results are verified by 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 of controllers.  相似文献   

17.
为了缓解能源问题,在完全兼容现有供电系统的基础上,该系统采用风能和太阳能对电能进行补给的方法,并且附带快速检测孤岛效应,快速并网和断网的功能。系统的功率电路部分采用全桥拓扑进行逆变,数字控制系统采用MCU-FPGA构架。由全硬件完成对外网市电的倍频工作,再由FPGA动态调整系统输出相位,让输出和外网市电实现同相位。MCU完成对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发电端电压欠压检测以及孤岛效应检测等功能。针对电力系统强电的特性并结合当今热门的物联网技术,该系统人性化地设计了无线检测的功能,用户能通过手机,计算机或者手持式终端就可以了解当前系统状态。该系统创造性的设计方式既可以用于电厂的多能源并行发电,也适合家用,让家庭从用电的角色转变微型发电厂,从而大大的缓解能源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逆变器是风力发电并网系统的主要部分,而Z源变换器因其具有的诸多优点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其中逆变器的控制策略是决定系统性能优劣和能否可靠运行的关键。文章在对风力发电并网逆变器系统数学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三值逻辑SPWM控制方法进行调制,从而设计出合适的逻辑开关方程来控制电流型Z源逆变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获得较好的控制性能,并能实现单位功率因数校正。  相似文献   

19.
为了降低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世界各国的电网运营商相继制定新的并网准则对并网风电场的输出特性作出严格规定,并网导则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要求风电场具有低压穿越(LVRT)能力。电力电子技术是提高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变速风电机组,电力电子设备已成为其标准配置,在低电压穿越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  相似文献   

20.
风力发电机、变流器及其低电压穿越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力发电技术发展很快,单机容量不断增大,风电在电网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讨论了几种典型的风力发电系统,包括失速型风电系统、双馈和直驱型变速恒频风电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齿轮箱结构和发电机不同,讨论了其他类型的风电系统,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说明了常用的风电变流器拓扑,多电平变流器将得到更多的应用;为适应新的电阚规则对并网风电低电压穿趣与无功支持功能的要求,风电机组必须采取应对措施,对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从风电系统发电机、变流器和低电压穿越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不同风电公司的相关产品与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