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超细镍粉的制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用联氨作还原剂时,反应温度,溶液pH值,反应物浓度、反应时间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并研究了加入表面活性剂对镍粉的细化作用。在优化条件下,制得平均粒径0.2μm的高纯球形镍粉。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国内外超细镍粉、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镍电极浆料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国内的相关产品技术落后、产品规模小,高档产品主要依靠进口。国外产品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大多达到规模化生产。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对我国尚在发展中的超细镍粉、镍内电极浆料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超细镍粉制备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综述了目前世界各国在超细粒镍粉研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对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超细镍粉的制备方法及进展,分别就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制备超细镍粉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对其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超细镍粉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超细镍粉的制备方法及进展,分别就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制备超细镍粉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对其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超细镍粉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超细镍粉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分别评述了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以1,2-丙二醇和NiSO4·6H2O为原料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镍粉.探讨了反应温度、pH值、还原剂与NiSO4·6H2O的摩尔比及不同添加剂对镍粉粒度、形貌及分散性的影响.利用SEM、XRD、激光粒度分析仪对镍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添加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吐温80)能有效地阻止镍粉颗粒团聚和长大,并能对镍粉进行分散,其在制备过程中的作用优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反应温度为184℃左右、pH值为10、1,2-丙二醇与NiSO4·6H2O的摩尔比为1∶0.02、以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为添加剂时制得的镍粉为球形,以面心立方晶体为主,镍粉粒度分布较窄,平均粒径小于90nm.  相似文献   

8.
利用还原法对超细镍粉进行表面改性,形成Ni—BO体系,从而提高镍粉的抗氧化性能。文章着重研究了NaBH4的用量、反应温度、PH值对超细镍粉抗氧化性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佳条件。利用热重分析法DTA—TGA对镍粉的抗氧化性进行检测。研究表明,改性后镍粉的抗氧化性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超细粉末的结构与形貌与其制备方法密切相关。分析、比较了羰基镍粉热分解法、浆化氢还原法、电解法、真空蒸馏冷凝法、机械粉碎法、喷雾一热解法和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镍粉的优缺点,介绍了超细镍粉在电池材料、磁性材料、硬质合金、催化材料、吸波材料、军用特种材料、多层陶瓷电容器等领域的应用状况,提出了未来高端市场对超细镍粉性能的需求为化学纯度高、粉末粒度分布窄、分散性好、表面特性更优越。  相似文献   

10.
超细镍粉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我国功能材料开发的热点。文章介绍了国内外超细镍粉的制备工艺和方法,简要阐述各种方法研究现状及其优缺点,提出我国超细镍粉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超细Ce-Zr-O粉末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共沉淀法在室温下制备超细Ce-Zr-O粉末。通过激光粒度仪(LS-601)、XRD、TG、比表面积测定仪等对合成粉末进行了分析,并考察了料液组成、加料方式、添加剂种类、煅烧温度等合成条件对合成产物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硝酸铈锆料液为原料、用氨水作沉淀剂、以及加料方式在室温下沉淀,所得沉淀经干燥和煅烧可以得到粒度均匀、悬浮性好的超细Ce-Zr-O粉末。  相似文献   

12.
超细硬质合金烧结方法与抑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国内外近年来超细硬质合金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几种最新发展的超细硬质合金的烧结工艺技术和特点。同时还介绍了几种晶粒长大抑制剂,归纳了其作用机理及对合金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气流粉碎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粉末细化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化工、医药等领域,在硬质合金制备领域应用气流粉碎技术目前还鲜有报道。以同种WC粉末为原料,分别采用高能球磨和气流粉碎的方法细化,通过实验对比两种工艺制备出粉末的物理性能及粒度分布、微观结构。发现气流粉碎方法细化粉末粒度小、分布均匀、无团聚、性能较好,适宜于制备高性能超细硬质合金。  相似文献   

14.
多层陶瓷电容器电极用超细铜粉的化学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uSO4溶液为原料,采用NaOH沉淀-葡萄糖预还原-水合肼还原工艺(简称两步液相还原法)制得了粒度均匀可控、分散性好、适用于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电极的球形超细铜粉.试验研究了葡萄糖预还原、水合肼的添加方式以及添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NH4Cl对超细铜粉粒度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预还原和水合肼的分步添加均有利于超细铜粒子的均匀生长;适量PVP的加入有助于超细铜粉粒径均匀并使其形貌趋于一致;NH4Cl可使铜粉的粒径变小,当Cu与NH4Cl的摩尔比为1∶1时,铜粉的形貌会由类球形向正多面体转变.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钒微合金化对高强双相钢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与Fe-0.186C-1.5Mn-0.3Si-0.008N参照钢相比,加入0.14%V带来如下效果:(1)在冷轧及退火状态铁素体晶粒高度细化;(2)严重推迟在连续退火过程中铁素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初始动力学;(3)慢冷条件下铁素体开始转变温度稍微提高,但珠光体和贝氏体转变被抑制,导致淬透性提高;(4)在临界退火温度≤740℃时观察到未溶渗碳体;(5)750℃/180 s退火后铁素体相中发现大量V(C,N)析出(平均直径7.4 nm),而马氏体(奥氏体)中析出物稀少,尺寸更大(平均直径13.4 nm);(6)不含钒参照钢抗拉强度随马氏体体积分数增量为~16 MPa/%,而含钒钢由于晶粒细化和铁素体选择强化,强度随马氏体含量变化增量相当低(~4 MPa/%),在马氏体体积分数45%变软。  相似文献   

16.
以偏钨酸铵(Ammonium Metatungstate,or AMT)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氢气气氛下一步还原法制备了超细钨粉。采用XRD研究了还原过程中粉末的相变化过程,扫描电镜观测粉末形貌,BET表征了粉末粒度。结果表明:经过喷雾干燥处理过的偏钨酸铵粉末颗粒呈球壳状,粉末体孔隙率高达71.5%。再将前驱体粉末进行煅烧和一步还原,得到了粒度为0.44μm而且分布均匀的钨粉。  相似文献   

17.
撞击流反应制备CeO2超细粉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Ce(NO3)3·6H2O为原料,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少量表面活性剂作分散剂,撞击流反应制备碳酸铈,经焙烧得到超细二氧化铈粉体.研究了加料方式、硝酸铈浓度、表面活性剂用量、搅拌速率、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陈化时间及碳酸铈的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等因素对CeO2颗粒尺寸的影响,从而得出优化工艺条件.采用WJL激光粒度仪检测二氧化铈的粒径,并且通过TG、XRD和SEM等方法对合成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是立方晶系的球形二氧化铈超细粉体,晶粒尺寸为20.5nm.  相似文献   

18.
撞击流反应制备钇稳定氧化锆超细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氧氯化锆和硝酸钇及碳酸氢铵为原料,PEG4000为分散剂,在撞击流反应器中制备钇稳定氧化锆前驱体,焙烧后得到钇稳定氧化锆(YSZ)粉体,考察PEG4000用量、搅拌速率、反应时间和焙烧时间对粉体粒径的影响,并对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优化工艺条件为:PEG4000用量1.4g/L,转速1 000r/min,反应时间65min,前驱粉体在1 460℃焙烧120min,可制得球形、粒度分布均匀、表观直径小于0.5μm的YSZ超细粉体。  相似文献   

19.
撞击流反应器制备氧化镧超细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a(NO3)3·6H2O为原料,碳酸氢铵为沉淀剂,表面活性剂PEG作分散剂,采用撞击流反应器制备碳酸镧,经焙烧得到超细氧化镧粉体.研究了分散剂种类、分散剂加入量、反应物摩尔比n(NH4HCO3)/n(LaO3)、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等因素对La2O3粒径的影响,从而得出优化工艺条件.采用WJL激光粒度仪监测氧化镧的粒径,并且通过热重(TG)、红外(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手段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氧化镧为纺锤形超细粉体,颗粒大小均匀,粒径分布较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