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介绍了目前各种异麦芽酮糖的生产技术,重点介绍了用蔗糖为原料生产异麦芽酮糖的工艺流程、技术经济评价,分析了异麦芽酮糖国内外市场形势。  相似文献   

2.
生物催化生产异麦芽酮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异麦芽酮糖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新型抗龋齿性甜味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从生物催化过程中的关键酶、固定化生产工艺以及产物的分析及分离提取方法等方面介绍了生物催化生产异麦芽酮糖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提出进一步选育高产菌株、优化生产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对关键酶进行改造是提高原料转化率以及扩大生产规模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新型甜味剂帕拉金糖及帕拉金糖醇的制造技术、性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海藻酮糖(trehalulose)是一种具有高溶解度的还原性二糖。文中对它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应用和生产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蔗糖系列深加工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阐述以蔗糖为原料应用生物化学技术开发低聚果糖、乳果糖、帕拉金糖、异麦芽酮糖醇系列产品,它们的生产工艺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以绿茶提取物取代咖啡因,配以B族维生素、氨基酸、牛磺酸、肌醇和异麦芽酮糖等开发一种新型能量饮料。实验得出最佳配方为:牛磺酸500mg/L,赖氨酸200mg/L,肌醇200mg/L,烟酰胺40mg/L,维生素B12mg/L,维生素B64mg/L,绿茶提取物550mg/L,蔗糖5%,异麦芽酮糖4%,果葡糖浆6%,柠檬酸0.258%,柠檬酸钠0.06%。按照该配方及工艺流程操作制得的能量饮料与市售同类型产品相比,不仅消除了能量饮料中的维生素异味而且更加安全健康,符合现代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低聚异麦芽糖是以淀粉为原料,经过特殊酶的作用而制成的。它是指2—10个葡萄糖分子之间至少有一个以a1.6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单糖数在2—5不等的一类支链状低聚糖(见图1),包括异麦芽糖(Isomaltose)、异麦芽三糖(Isomaltotrise)、潘糖(Panose),以及异麦芽四糖及以上的各支链寡糖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异麦芽酮糖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新型甜味剂,是健康糖。本文简述了异麦芽酮糖的理化特性,介绍了异麦芽酮糖生产相关工艺技术,包括固定化微生物生产法和蔗糖异构酶催化法,并展望了异麦芽酮糖的市场前景,为异麦芽酮糖的生产及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概述海藻酮糖的结构、特点和制备方法。文中主要对海藻酮糖的分离纯化进行初步探索,通过单柱分离实验比较合资钙型树脂、国产钙、钾、钠型等四种不同色谱分离型树脂对海藻酮糖的分离效果,并确定示范项目的实验参数。  相似文献   

10.
异麦芽酮糖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蔗糖替代品,特别适合应用于运动型、功能性和健康型的食品和饮料中,目前工业化生产是以蔗糖为主要原料通过蔗糖异构酶转化形成,产蔗糖异构酶的主要菌种包括红色精朊杆菌、大黄欧文氏菌等.但是由于异麦芽酮糖生产工艺长、能耗多和蔗糖原料成本高,抑制了它的市场成长率,因此提高蔗糖的收率、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亚硝基胍在0.2mg/mL的浓度下处理60min对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红色精朊杆菌进行诱变,采用班氏试剂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筛选出酶活力显著提高、遗传稳定且转化蔗糖生成异麦芽酮糖的比例较高的菌株,干细胞酶活力最高为1230U/g,异麦芽酮糖在蔗糖完全转化溶液中占固型物的最高比例为87.7%,分别比原始菌株提高了一倍和7.48%.  相似文献   

11.
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吸附交联法对重组短小芽孢杆菌来源的蔗糖异构酶进行固定化。以表观酶活力回收率为指标,对壳聚糖浓度、戊二醛加量、游离酶加量、固定化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并考察了温度、pH、固定化酶加量、反应时间以及底物浓度等因素对固定化蔗糖异构酶转化生产异麦芽酮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壳聚糖质量浓度3 g/dL、戊二醛加量(体积分数)0.75%、酶加量50 U/g、固定化时间16 h,此时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达到70.3%;最佳转化条件为:温度30 ℃、初始pH 4.5、酶用量15 U/g,转化10 h,蔗糖质量浓度600 g/L,异麦芽酮糖最大产物得率达到87.8%。在最佳的转化条件下连续转化16次,产物得率仍保持在87.52%,显示该固定化酶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及较高的异麦芽酮糖合成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异麦芽酮糖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异麦芽酮糖醇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兴的功能性食用糖醇,是利用异麦芽酮糖,即帕拉金糖为原料,经氢化而获得的。异麦芽酮糖是以蔗糖为原料,采用酶法转化制取,所以,异麦芽糖醇的起始原料不是淀粉而是蔗糖。由于异麦芽糖醇比其他糖醇的溶解度低,不吸湿也不潮解,当作为食品配料时,其耐受性相当高,不易令人体产生腹胀、肠鸣等不良反应,颇受食品界的欢迎,用以生产无糖甜食品。  相似文献   

13.
主要叙述异麦芽-酮糖的理化性质、研究和生产现状以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15.
介绍了以蔗糖为原料生产异麦芽酮糖醇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选型和技术经济评价.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异麦芽酮糖的甜味特性及生理功能,重点论述了异麦芽酮糖在运动和疗效食品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异麦芽低聚糖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丽  甘宾宾 《食品科学》1999,20(9):60-62
以NH2柱为分析柱,乙晴:水=75:25为流动相,蒸发激光散射检测器(ELSD)为检测器对本实验室以淀粉为原料,利用微生物发酵得到的异麦芽低聚糖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糖浆中异麦芽低聚糖含量达到超过日本药用级产品水平(88.6%),在以木薯淀粉制取异麦芽低聚糖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8.
异麦芽酮糖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简介异麦芽糖醇是商品名称,应称作异麦芽酮糖醇,是近年来国际上(德国。日本)新兴的功能性食用糖醇。但并不是以异麦芽糖氢化制取,而是用异麦芽酮糖,即帕拉金糖为原料,经氢化而获得.异麦芽酮糖是以蔗糖为原料,用酶法转化制取,所以异麦芽糖醇的起始原料不是淀粉而是蔗糖。由于异麦芽糖醇比起其他糖醇溶解度低,不吸湿不潮解,特别是作为食品配料,耐受性高,不易产生腹胀肠鸣等不良反应,所以颇受食品界制取无糖甜食品的欢迎。异麦芽糖醇实际上是一种商业名称,其构成是等分子的葡萄糖甘露醇苦和葡萄糖山梨糖醇昔的混合物。异麦芽…  相似文献   

19.
《广西轻工业》2016,(1):29-30
参照一般话李凉果制作工艺,通过试验选择合适的甜味剂,探讨甜味剂对话李生产品质的影响,提出凉果甜味剂超量使用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以大豆、鲜牛奶为主要原料,配以蔗糖、异麦芽低聚糖、蜂蜜、各种营养强化剂及稳定剂等,经乳酸菌发酵制备酸豆乳饮料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并讨论了产品的稳定性和配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