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线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实现对管道结构缺陷与损伤的准确检测与监控,对压力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对压力管道损伤检测的重要意义,重点介绍了多种新型无损检测技术,包括超声导波技术、磁存储技术、声波发射技术、脉冲涡流检测技术、金属电位差监测技术以及红外热成像技术,并分析了新型无损检测技术对在线检测的优势。新型无损检测技术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需要不断完善检测技术水平,为压力管道在线检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天然气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天然气管道也架设的越来越多,管道内的气压不断的增大,一系列的问题便随之而来,所以天然气管道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相关企业的关注。天然气的管道裂纹无损检测是目前研究的方向,因为在管道腐蚀无损检测技术的完善后人们也发现了更多的管道裂纹的产生方式,本文主要研究X射线技术、电磁超声检测、磁致伸缩导波检测和磁记忆检测技术,这几项检测方法都是先进和优秀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承压设备压力管道超声波检测工艺在《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三部分超声检测)》(JB/T4730-2005)标准基础上在实际超声探伤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阐述了与射线检测的对比,超声探伤的优势和技术难点,并提出了相应工艺解决方法,为提高压力管道焊缝超声的检测有一定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塑料制压力管道在社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本身安全性评估以及风险防范技术近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无损检测技术在塑料制品中的应用还未全面展开。本文介绍了塑料制压力管道的几种失效形式;综述了塑料制压力管道包括超声波检测、声发射检测、红外热成像检测和超声导波检测这四种有潜在运用价值的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5.
通用结合应用风险分析技术和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对管道的腐蚀状况进行分析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管道存在壁厚减薄,经过常规无损检测,缺陷得到验证。经分析,造成局部减薄的原因为弯头处冲刷腐蚀减薄,其严重程度远超风险分析结果的预期。最后,对超声导波技术的适用性及使用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石油的需求日益增加。随着石油管道铺设的逐年增加,管道泄漏会严重影响管道的安全性。石油输送管道的主要功能就是进行危险液体以及气体的输送,在石油输送管道服役期间会导致其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性问题。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工业无损检测技术手段,利用阵元可以达到激励的目的,进而进行偏转以及聚焦声束,通过对多种方式进行集中处理,联合应用其具有精准高效的特征。基于此,文章主要对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及石油输送管检测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7.
油气管道检测技术发展和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目前国内外油气管道的无损检测作简要介绍,分析其原理、现状、应用范围及目前的不足。重点介绍射线检测技术和超声波检测技术,并对各种无损检测方法作了比较。管道内壁的检测和焊缝的检测是管道无损检测的重点,在此做了分析。对较新的磁记忆检测技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压力管道在线检查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及时掌握管道运行情况,发现管道中的缺陷和问题,以确保压力管道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将新无损性测试技术应用于压力管道的在线测试可以进一步提高测试结果的有效性。本文从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前景及技术角度,分析讨论了新型无损检测技术在压力管道在线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压力管道主要承担着油气介质的输送任务。如果压力管道出现破损,有害气体不仅会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甚至会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要想更好的保证压力管道的质量和运行状态,相关部门就需要加强压力管道的检测,防止压力管道发生缺损的情况。无损检测被有效利用到压力管道的检验和维护中,保证了压力管道的安全运行,降低了压力管道的运行风险。在压力管道运行中,很多因素会导致压力管道出现破损现象,检测人员必须详细分析影响管道运行的原因,并结合原因制定检测和维修方案。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技术属于新型技术,因为它经历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到目前为止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技术还不够成熟,有许多的检测方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尽管如此,使用压力管道的无损检测方法是保障管道平稳使用的关键保障手段。文章首先对压力管道的无损检测技术进行了简要叙述,并对其所具有的优点与缺点进行了简要分析,供压力管道无损检测部门借鉴或参考。  相似文献   

10.
《石油化工管道无损检测标准》SH/T3545-2011(以下简称《管道检测标准》)已于2011年5月18日发布,2011年6月1日实施。这是国家颁布的第一个石油化工无损检测专业技术方面的标准,它同时也标志了中国石化在无损检测技术和管理上迈开了新的一步,必将对提升无损检测水平,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