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研究退火工艺对冷轧中碳钢组织、织构演变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OM、SEM、XRD、显微硬度计和万能试验机展开研究。结果表明,500 ℃保温时,以回复软化机制为主,被压扁的铁素体在保温30 min时才出现少许再结晶,保温10 min之后,显微硬度变化不明显,渗碳体以片层状为主;600 ℃保温时,其软化机制以再结晶为主,保温20 min时,仍存在部分未再结晶的变形铁素体晶粒,渗碳体片层以粒状为主,多偏聚于原珠光体区域,显微硬度急剧降低,保温30 min时再结晶完成;700 ℃保温10 min时铁素体再结晶基本完成,渗碳体为均匀的粒状分布,显微硬度变化较小;随退火温度升高以及保温时间的延长,γ织构强度减弱,而(110)<001>织构和γ’织构强度逐渐增强;当退火工艺为700 ℃保温10 min时,可以获得较好的强韧性组合。 相似文献
2.
3.
4.
罩式退火工艺对冷轧板成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SPCC冷轧板进行了罩式退火,分析其在不同条件下的退火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SPCC经680℃5 h退火后,铁素体晶粒饼形化程度不高,晶粒形状和大小不均匀,存在少量混晶;同时铁索体晶内存在大量呈链状分布的渗碳体,它们主要来自于珠光体中片状渗碳体的球化;相应的力学性能为Rel=179.38 Mpa,Rm=306.88MPa,A=41.69%,Rel/Rm=0.58,达到了深冲压用钢的性能指标.700℃退火后组织及性能与680℃时十分接近,退火温度上升到750℃时,晶粒饼形化程度变大,强度值和延伸率降低,A值仅为36.00%.680℃5 h单台阶和快速加热退火后,各项性能均保持了较好水平,完全能够满足一般用钢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带钢连续退火模拟试验机,研究了连续退火过程中加热速率、两相区保温温度和过时效温度对冷轧双相钢DP980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加热速率有利于马氏体晶粒的细化和带状组织的改善,当加热速率达到45℃/s时可获得较高的强度和塑性。退火温度直接决定了硬质第二相的体积分数、分布和形貌,在800℃左右进行退火保温可以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保温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强塑性匹配较差。随着过时效温度的降低,强度升高,伸长率下降,试验钢退火后加工硬化系数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6.
7.
为了系统研究临界区退火和全奥氏体区退火对中锰钢性能的影响,为中锰钢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在650~900 ℃范围内系统研究了冷轧中锰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并通过断口形貌观察分析了试验钢的断裂特性。结果表明,试验钢在临界区退火的综合力学性能明显优于全奥氏体区退火。650~750 ℃退火时,抗拉强度在1 000 MPa左右,强塑积超过30 GPa·%,发生韧性断裂,宏观上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层状裂纹,微观下为大量韧窝;在800~900 ℃退火时,抗拉强度在743~1 154 MPa范围内波动较大,强塑积不足10 GPa·%,断口平整,发生脆性沿晶断裂;退火温度为650 ℃时,组织为片层状和等轴状的奥氏体、铁素体双相及大量渗碳体;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渗碳体逐渐溶解消失,等轴状组织所占体积分数明显增加,奥氏体体积分数也不断增加,在750 ℃时达到52.2%;退火温度为800 ℃时,有马氏体产生,奥氏体体积分数下降;退火温度为900 ℃时,组织基本为马氏体,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仅为14.6%。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比较冷轧汽车的不同退火技术,分析退火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前部工序工艺参数对最终产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以工业生产的热轧板为原料,研究了冷轧压下率对罩式退火后的Ti-IF钢和Ti+Nb-IF钢组织织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罩式退火后,两种IF钢再结晶基本完成,晶粒呈饼状;随着压下率的增加,晶粒尺寸变小;应变硬化指数n90°值逐渐降低。Ti+Nb-IF钢塑性应变比r90°值在碳含量较高、压下率为70%,或碳含量较低、压下率为80%时,达到最大值;Ti-IF钢塑性应变比r90°值在压下率70%时,达到最大值。随着冷轧压下率的加大,IF钢的织构也越强,并且织构从较低冷轧压下率时的{223}〈110〉、{114}〈110〉和{111}织构变为较高压下率时的{223}〈110〉、{111}〈110〉和{114}〈110〉织构,织构类型有向{111}织构靠拢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室4辊轧机和保护气氛管式退火炉,对0.04C钢CSP工艺生产的3姗热轧板进行冷轧(至0.8mm)和退火试验,并用蚀坑法对退火试样进行织构分析;同时对包钢薄板厂CSP3mm热轧板冷轧的1.2姗板卷退火试样进行了X-射线检测。结果表明,1.2mm SPCC冷轧板退火织构表层有较弱的{111}织构组分,中心层没有发现有利于提高钢的深冲性能的{111}织构。1.2mm板卷退火试样{111}/{100}取向密度比为2.0~3.0,与实验室蚀坑法的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27.5 mm热轧板的初始组织(热轧态,850℃退火、950℃退火)对冷轧态和870℃退火的0.5mm冷轧无取向硅钢50W600薄板(/%:0.004C、0.33Si、0.38Mn、0.099P、0.007S、0.32Al)织构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冷轧后冷轧板织构中{100}〈011〉和{112}〈110〉织构密度明显增大,末退火热轧板轧成的冷轧板织构密度较退火热轧板轧成的冷轧板强;经未退火热轧板冷轧成的薄板再结晶退火后的织构中主要为{100}〈011〉、{110}〈011〉和{111}〈112〉,退火热轧板冷轧成的薄板再结晶退火后的织构除{100}〈011〉和{110}〈011〉外还有密度较强的高斯织构。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金相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法(EBSD)研究50W600冷轧无取向电工钢(0.003%~0.008%C、0.3%Si)在700~760℃3~360 s退火水冷时的组织和织构取向演变.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提高,钢的再结晶率和晶粒尺寸增大,740℃退火时,当保温时间由10 s增加至360 s,再结晶率由22.5%提高到100%,平均晶粒尺寸由3.08μm增大至17.17 μm.同时再结晶织构a线的取向密度下降,在15 8时{001}<110>、{112}<110>、{111}<110>、{110}<110>的取向密度均为1.5左右,y线上{111}<011>和{111}<112>的取向密度稳定在0.25左右. 相似文献
14.
试验了180mm铸坯加热温度(1200℃、1180℃)、2.3mm热轧卷轧制道次(7道次、5道次)、精轧终轧温度(780~860℃)和卷取温度(≤710℃)对0.5mm冷轧无取向硅钢50W600的铁损和磁感应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铸坯加热温度,提高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有利于改善该冷轧无取向硅钢成品的磁性能;而粗轧道次对成品磁性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35W300高牌号0.35 mm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卷(/%:0.002C、2.71Si、0.22Mn、0.015P、0.003S、0.0020N、0.55Als)头、中、尾组织、织构及对应的磁性能的试验研究,发现因热轧时12 MPa高压水连续冷却造成接触轧辊的钢卷头、中、尾在不同温度下轧制,卷取后钢卷头部处于卷心、温度略高而冷却速度略低于钢卷尾部,致使钢卷纵向组织、织构不同,成品卷头、尾各250 m内磁感逐渐增加,铁损逐渐降低,250 m外至钢卷中部磁性能稳定。通过将热轧辊的冷却方式改为周期冷却和卷取后的层流冷却改为钢卷70 m后开始冷却,至钢卷尾部70 m前停止冷却的方式使得钢卷纵向铁损差异明显减小,磁感差异略有改善。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轧制条件对冷轧无取向硅钢织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除钢质的纯净度、夹杂物聚集程度、再结晶组织外 ,织构分布和各组分强度对冷轧无取向硅钢的磁性能 磁感应强度和铁损亦具有显著的影响。从基础理论方面讨论了冷轧无取向硅钢的热轧、终轧温度和层流冷却条件对轧件织构形成的影响及冷轧压下率和冷轧轧制形状参数对其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