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糖料蔗生产形势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过去十几年国内糖料蔗生产进行了总结,并结合我国糖料蔗生产监测数据,尝试从甘蔗品种、病虫害为害、作物种植竞争力、栽培新技术应用、生产全程机械化以及宏观政策等多维度分析我国2017/18年榨季糖料蔗生产形势,研判我国糖料蔗生产发展趋势,力争为行业提供参考,促进我国蔗糖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介绍糖厂蔗场甘蔗自卸系统的技术改造以及运行实践。运行表明,该系统具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特点。采用该项技术后,解决蔗场卸蔗速度慢等问题,适应甘蔗机械化种植和收割的发展,效果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发展甘蔗机械化种植能够有效地降低劳动强度和减少人工成本,是发展甘蔗全程机械化的重要内容。本文以2CZX-2型甘蔗种植机在云南蔗区的应用情况为例,系统分析了甘蔗机械化种植的优势、经济效益状况、存在的不足,为加快甘蔗机械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桂糖53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湛蔗92-126为母本、CP84-1198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五圃制"常规杂交育种技术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经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早熟高糖、高产、宿根性强、抗病、抗倒伏,在蔗糖分、产量方面较对照ROC22均具备明显优势,尤其是宿根蔗产量和耐机收能力方面的优势更突出。该品种适合广西的桂中、桂西、桂南蔗区种植,有条件的蔗区可采用全程机械化技术进行生产,以提高效益。该品种于2020年7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甘蔗(2020)450035。  相似文献   

5.
我国甘蔗生产机械化自上世纪50年代末起步,但前期大多停留在研究示范阶段,直至2010年前后,除耕地已经大部分实现机械化之外,甘蔗生产的机种、机管、机收等环节发展缓慢,2010年之后开始大力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虽然在机种、机管环节取得较好的推进速度但依然未尽如人意,同时,机收自2015年前后大范围推广至今,虽然各方参与热情高涨,机器数量激增,但机收比例提升缓慢,成为瓶颈。本文对我国甘蔗生产机械化当前存在的适宜机械化作业土地少、农机农具与生产条件和农艺不相适应、机种质量不稳定、机收的综合经济效益不高以及机收蔗与现有加工工艺之间的矛盾等问题予以分析,并尝试从甘蔗种植、农机服务、制糖加工这3个产业链环节主体之间的关系和利益链结构角度,解析现存的对推进全程机械化的迫切感认知差异和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导致的机收成为瓶颈且连续多年未找到有效解决方法的原因。本文从蔗糖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需求和推进全程机械化要遵循的事物发展规律等角度,作出我国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结合当前盈江县甘蔗产业发展趋势,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盈江蔗区2019年甘蔗面积下滑的主要原因为:产业争地矛盾突出、甘蔗虫害严重、劳动力紧缺和人工成本上涨等,建议结合盈江甘蔗生产实际,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应用好"国家糖料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提高良种率,加大高产丰产技术的推广培训应用力度,加快甘蔗机械化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糖料蔗产业发展竞争力不高、生产劳动力紧缺、综合成本高的问题愈发突出,推进甘蔗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是提升产业竞争力、解决劳动力短缺、节本增效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广东农垦糖业现状出发,分析推进全程机械化存在的问题,针对逐步实现全程机械化模式的目标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甘蔗的蔗汁和废蜜的成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代的分析仪器和化学分析方法,对广东和四川的几个典型甘蔗蔗汁和废蜜的成分进行了初步的测定与剖析,对我国甘蔗蔗汁与美国蔗汁冷冻干燥样本的成分以及我国甘蔗的茎与梢的成分也作了对比。这,为我国甘蔗制糖的生产、科研和教学提供了有用的资料,为全面开展我国甘蔗的蔗汁和废蜜的成分普查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甘蔗的产业全程机械化发展是糖业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甘蔗机械化收获是当前制约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瓶颈。本文对当前我国甘蔗机械化收获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甘蔗机械化收获这一复杂的工作系统,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几条完善甘蔗机械化收获发展的对策,希望能为今后甘蔗机械化收获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我国甘蔗生产机械化现状以及现行制糖生产工艺的适应性,探讨制约甘蔗生产机械化进程的制糖工艺因素,提出适应机械化收获甘蔗形状及含杂性状的工艺变革举措,为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文章题目甘蔗农业斑茅F2杂种选育与同工酶标记辅助选择….建设高产稳产蔗田的实践与体会………..含稀土复合肥对甘蔗产量及含糖量的影响..性诱剂迷向防治甘蔗条螟的应用………..引进甘蔗品种主要经济性状模糊综合评判..我国三大糖蔗商品生产基地自然资源比较 研究……………………………………..雷州半岛甘蔗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福建省甘蔗良种化变革的回顾与启示……..提早开榨的原料蔗生产技术探讨………..甘蔗新品种巴西4 5号对比试验…………..甘蔗新品种比较试验总结………………..蔗田杂草的发生与防除……………………..浅谈…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制糖援外项目中,基本采用国内标准定型设计工艺和设备,由于国外有些情况不同,如一些国家和地区(在非洲马里、贝宁、马达加斯加)劳力缺乏,为节省劳力和降低成本,甘蔗种植、收获采用机械化,在收割前先用火烧甘蔗蔗叶,后人工砍倒甘蔗,再用抓蔗机将甘蔗抓上蔗卡运工厂榨蔗处理。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十三五"期间以及"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甘蔗机收情况,从劳动力短缺、机收综合效益、农机农艺融合、糖企-机企-蔗农系统协调和糖企的核心作用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甘蔗机收推进缓慢的原因,提出建立以糖厂为核心的"糖机农"融合机制,加快加深农机农艺融合,提高农机适用性和可靠性,是打破我国甘蔗机收发展缓慢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4.
采用系统科学方法充分消化利用甘蔗品种、气候、土壤、糖厂规模等资源;在品种与原料蔗生产改良过程中,更新甘蔗品种改良技术理念,通过优化甘蔗品种与原料蔗生产改良路径,强化原料蔗生产管理,解决传统品种改良方法无法解决的核心问题──"高糖高榨",实现糖厂产糖率和总产蔗量不断提高。云南3间糖厂自实施之年起,每年吨蔗产糖量增幅达8%~36%,甘蔗品种改良4~5年后实现产蔗量翻番,蔗区甘蔗品种仍是原有的生产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适合贵州蔗区的高产高糖甘蔗良种,本研究选取黔糖4号、ROC16、ROC22、云蔗03-45、德蔗03-83、桂糖96-211、黔蔗06-212和桂糖11号等8个甘蔗品种在贵州省荔波县、册亨县和望谟县进行种植筛选。结果表明:云蔗03-45、桂糖96-211、黔蔗06-212、德蔗03-83和黔糖4号等5个甘蔗品种产糖量均达15 t/hm~2以上,可作为黔蔗"吨糖田"的理想甘蔗良种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临沧南华糖业公司既面临着与世界先进产糖国的成本竞争,也面临着与国内其它省区的竞争。蔗糖产业第一车间是甘蔗原料生产。对制糖行业来说,得蔗者得"天下",必须抓好甘蔗生产,为企业提供稳定、充足、优质的原料。本文分析了临沧南华糖业公司原料蔗生产现状,并对其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甘蔗研究近况、热点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甘蔗遗传育种、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机械化轻简栽培、大田生产管理等4个方面对我国甘蔗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对目前甘蔗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甘蔗产业亟需解决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对今后甘蔗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期望本文可以对甘蔗行业科研工作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我国甘蔗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雷州半岛甘蔗生产机械化现状和问题、甘蔗生产机械化开发重点和项目以及实现半岛甘蔗生产全盘机械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广西百色平果市甘蔗重要产区凤梧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蔗区产业研究现状,及深入平果市凤梧镇甘蔗生产一线进行考察和调研,有针对性地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甘蔗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6条对策措施,对于加快推动平果市乃至我国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近年云南甘蔗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应用面积的统计研究,阐述了当前云南甘蔗品种及栽培技术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云南蔗区品种的发展趋势,并针对云南蔗区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了今后品种栽培发展的努力方向。云南蔗区品种栽培现状与发展的思考@张跃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