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7)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教师。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回归语文,落实语文教学目标,真抓实干,不要搞花架子,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美术图画课、音乐课和艺术表演课。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3)
随着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育教学取得了巨大成就。可是,与此同时我们语文课堂承载的非语文的东西太多了,使得语文课失去了原来的"语文味"。如何使我们语文教学重拾"语文味"成为摆在我们广大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本文就这一课题展开了有效探究,以供广大同仁参考与指正。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4)
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语文味的,本文将从"悦读"这个角度来分析、研究,从"读中体会,读语文之味""品词析句,嚼语文之味"和"言语训练,说语文之味"这三个方面提出了享受语文之味的策略,让学生在浓烈而炽热的阅读氛围中感受语文味。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0)
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层出不穷,新的理念、观点、教法令人眼花缭乱。但静下心来想一想,发觉不少语文老师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忽略了语文课真正的内涵,语文课"串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更有甚者,"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使语文课丧失了自身应有的魅力。语文课的"语文味"缺失了。语文课的最大悲哀莫过于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回归本色,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12)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用语文的方式学习语文,可以使语文课堂焕发出全新的活力,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接触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文章立足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如何凸显语文味特征,完善高中语文课堂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7)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两大属性,是在教育教学中经常被提及的,也是学术争论的热点。"两性"之争关系一线语文教师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倾向。作为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笔者试图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思,论证现有的语文课堂在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前提之下更应该注重"工具性"。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2)
在语文课堂中还原语文课的本色之美,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语文蕴含的内在魅力,彰显出个性风采,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深入品味语文中寄托的情感内涵,感受其内蕴意境之美,焕发语文课堂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8)
新课程标准中对于阅读教学的重要地位有明确的规定,在小学阶段,教师就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帮助学生获得深刻的阅读体验,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实现"悦读"的目标。作为语文教师,更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读出语文真滋味,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构建阅读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6)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实现语文教学的"两性"统一,一直是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引领他们经历与课文"对话"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味道十足"。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1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基于语文教学的"本",教师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扎实训练,把重点放在落实语言文字运用上,营造"语文味"课堂。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10)
<正>语文教学像做菜,融人生百味。课前博观约取,要有苦的准备;堂上亮明观点,要有辣的精神;课堂调节气氛,要有甜的回味;课后反思感悟,要防酸的结局。无论是烹饪"大餐",还是配制"小炒",都需要"下厨"的教师熟谙课堂"三味"。一、在"学科味"中品诗意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学科思维5不应忽略过程,应扣合重点和难点设计有思维方式和习惯,就语文学科而言,要把语文当作语文来教,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例如阅读教学,需依据体裁特点,紧贴文本的地面行走,在语言的丛林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20)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是让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当然要让学生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本文针对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包括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国学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强化国学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35)
传统生物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存在选材偏、观点旧、思想落后以及偏重对文本知识的解读等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程度的不断加深,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教学需求。新时期,初中生物教学要立足于实际生活,紧扣学生学习兴趣,联系现代生物科技。只有这样,才能将生物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初中生物教学更具有开放性。本文就如何让初中生物课堂更具生活味展开论述,旨在给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20)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呼唤人文主义精神走进语文课堂。作为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师,更应该重视人文主义精神与教学的结合,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7)
在坚守语文课程特质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语文教学的品质,应该成为"真语文"的境界追求。高品质的语文教学,应当具备三个特征:"语文味"浓、"思维力"足、"对话场"强。要实现"语文味"浓,关键在于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要实现"思维力"足,必须从问题设计、课堂结构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广泛参与等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要实现"对话场"强,必须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设计真问题和主问题。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7,(10)
小学语文教学在语文课程实施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阅读教学的成败将影响语文课程目标的达成,也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在阅读教学中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个性的重要途径。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性之美,需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创设刻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还要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3)
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语文知识也不例外。在语文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方式教学既有利于小学生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而且还能够借助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帮助小学生积累一些写作素材,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笔者主要依据自己的教学实际,从生活化的角度出发,浅析几点自己的教学见解。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11)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确保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然而,以往沉闷的、被动的课堂只是让学生静静地等待着教师的知识传授,致使学生也越来越看不到学习的乐趣,严重影响了语文教材价值的体现。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重拾学习的信心,进而也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7,(14)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读为本,并且以读为其他语文素养的依托,将语文听、说、读、写等素养有机地紧紧联系在一起。教学中,只有拟定"读"的基调,把准"读"的脉搏,抓住"读"的方法,加大"读"的力度,才能使缤纷多样的文本催发学生心中语言素养的"种子",真正提高"读"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