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19):97-98
目的:了解梅州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及其与家庭教养行为的关系。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幼儿心理卫生问题筛查问卷》《3~6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梅州市10所幼儿园的924例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学龄前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5.9%。独生子女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无心理行为问题的学龄前儿童家庭教养行为总得分高于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在不同的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社会适应/自理、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环境气氛5个家庭教养行为因子上存在差异(P<0.001)。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在家庭教养行为因素中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教养行为中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是影响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儿童行为问题较为突出;儿童家庭教养行为与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密切相关,家庭教养行为中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是影响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对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影响。方法以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自我意识量表(PHSS)为测试工具,对160名高中生进行测评。结果不同性别高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差异,高中生的行为与合群2个自我意识分量表得分存在性别差异,父母教养方式和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结论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利于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7)
研究选取766名小学三年级儿童及其母亲和祖父母为被试,以修订后的母亲和祖父母教养行为问卷和儿童行为核查表为研究工具,考察了父母教养、祖父母教养与儿童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在控制了父母教养之后,祖父母教养行为对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独特影响。结果发现,父母教养行为与祖父母教养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母亲的养育显著低于祖父母的养育,而母亲的心理压力显著高于祖父母的心理压力;父母和祖父母对男孩和女孩的教养行为无显著差异;父母教养和祖父母教养中的养育因子与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而心理压力因子与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在控制了父母教养之后,祖父母教养的心理压力因子仍能显著负向预测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即祖父母的教养行为对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具有独特影响。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7):13-1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超高危(UHR)人群家庭功能特点及与自尊水平的相关性,为实施有效的家庭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5年5月-2016年9月使用采用精神病风险综合征定式访谈(SIPS)工具筛查出UHR人群,并使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自尊量表对该人群进行评估。结果:精神分裂症UHR人群的家庭亲密度及家庭适应性水平均低于全国常模(P<0.05);在家庭类型构成比方面,精神分裂症UHR组和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UHR人群自尊水平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HR人群各型家庭类型的自尊水平的多重比较中,极端型家庭的自尊水平低于平衡型、中间型家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功能是UHR的一个影响因素,并影响UHR人群的自尊水平。针对极端型家庭模式实施干预,将有可能提高UHR人群的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
随着内隐自尊概念的提出,抑郁与自尊关系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将从自尊结构、自尊与抑郁的动静态关系、自尊稳定性与抑郁的关系几个方面出发,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探讨自尊与抑郁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小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内在相关性,辅助家长换种积极的培养思路,降低小学生的社交焦虑感,本研究采用岳冬梅等修订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对合肥市朝霞小学200名二至六年级小学生进行测查,对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的两个因子在性别和年级维度上进行比较,再检验其两个因子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并得出以下结论:(1)在小学不同的年级中,二、三年级的孩子交际忧虑平均得分高于四、五、六年级的;在不同性别的社交忧虑水平中,女生的害怕否认评价平均得分高于男生。(2)儿童社交焦虑与双亲的情感温和与认可(FF1,MF1),父亲的过分干预(FF3),父亲的溺爱被试(FF4),母亲的处罚严厉(MF4),父亲的过分爱护(FF6),母亲的溺爱被试(MF5)因子呈显著相关。(3)父母培养方法越消极,就越易于唤起孩子的社会交际忧虑,双亲应考虑孩子的健康成长,采用科学的养育方法,增强孩子的社交自信,培育孩子的社会适应和交往本领,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4)
目前,中学生拒绝上学的个案有所上升。本研究主要调查广州市拒绝上学中学生的家庭教养、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等相关情况,为拒绝上学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查结果表明:①EMBU:拒绝上学组学生在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上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双亲的拒绝否认、父亲的惩罚严厉、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等各因子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他因子上差异不显著;②ASLEC:除学习压力外,拒绝上学组学生在人际关系、受惩罚、健康适应、其他、总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③SSRS:拒绝上学组学生在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等四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的教养方式、较多的负性生活事件以及较少的社会支持是中学生拒绝上学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9)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体育训练是初中阶段不可缺少的必修科目。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并不像高中阶段那样繁重,学生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而体育锻炼能够使学生的课余时间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课余时间中开展体育锻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根据《中学生体育工作规定》学校应当每周开展不少于三次的体育课程,并且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各种形式的课余训练或者是比赛。结合初中学生开展体育训练的现状,分析如何在初中阶段开展有效的体育训练。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1,(6):60-63
以386名中职生为研究被试,调查他们的校园欺凌、自尊与心理健康状况,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中职生遭受的校园欺凌情况总体处于较低的水平,但遭受语言中伤及人格侮辱的比例较高;中职男生的自尊及心理健康的水平显著高于中职女生;中职生的校园欺凌、自尊与心理健康呈显著相关,并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性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1)
目的:了解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以及职业兴趣倾向的基本情况,并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职业兴趣测验,对185名滨州职业学院高职生进行取样调查,并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论: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职业兴趣倾向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6)
采用光沉积-液相化学法调节电子流向,构建了直接Z型TiO2/Ag/Ag3PO(4 )(TAAPO)光催化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以及光致发光(PL)光谱仪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对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环丙沙星(CIP)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水体pH为3.0,催化剂分散浓度为0.3 g/L,CIP的初始浓度为15 mg/L时,光催化降解体系能够取得最佳的去除效果.在该组条件下,光照120 min CIP的降解率约为99%,并且在经历4个循环后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降解效果.在光催化降解CIP的过程中,主要反应活性物种为超氧自由基(·O2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5)
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最重要标准。学前儿童的道德行为包括服从规则行为、诚实行为和亲社会行为三个方面。父母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道德行为发展有重要影响。父母温暖、引导型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积极发展,而惩罚和过度控制的教养方式不利于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因此,父母在教育儿童时应使用正确合理的教养方式,以促进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16)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的良性与否关系到家庭功能的发挥,所以对于家庭成员间关系的处理是家庭社会工作重要内容。家庭成员的非理性信念是造成家庭成员关系不顺的重要原因,理性情绪疗法能够帮助家庭成员辨识、驳斥非理性信念,建立新的合理的信念,进而帮助所服务家庭更好发挥家庭功能。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25)
初中学生的学习已经对逻辑思维有一定要求,同时逻辑思维也是学生进行更高层次学习(高中或职高)的一个基础,是人终身发展的需要。在新课改的形式下,教师可以利用物理课堂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让他们知道思考是有方向和角度的,让他们体会到逻辑思维不仅有抽象的一面,更有强大、有魅力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4)
"问题学生"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他们的出现,已经导致了班级的不和谐,学校的不安定,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研究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成因,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校构建和谐班级、创建平安校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至关重要。为此,笔者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探究农村问题学生的成因,找到转化策略,促进农村教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3)
刚刚进入初中学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问题行为发生率较高,且呈上升趋势,本文分析了学生问题行为产生根源,并运用行为矫正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技术来矫正问题学生的行为。以期能积极帮助他们改善心理素质,发展其适应性行为,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校园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2)
本文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体育教学中学生问题行为如违反课堂常规和纪律的现象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教师在处理此类问题时所应遵循的教育原则和处理策略,目的旨在教师处理和解决课堂中的问题行为时,既要教育学生,又要维护学生自尊,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使师生间情感得以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提出研究家庭居住生活方式的3种途径,并指出家庭构成类型、居住条件现状、日常典型居住生活行为、对居住空间的一般性认识、基本居住意识、情趣爱好、使用细节需求、看重的环境要素等是家庭居住生活方式的八大影响要素;并以珠三角地区为例,通过3种途径调查收集、分析了影响家庭居住生活方式的八大要素的基础性信息,了解到居住者对现有住宅的使用方式、使用倾向和2种典型家庭居住生活方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7,(4)
近年来地处皖北地区的蒙城县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建设,本文通过对蒙城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蒙城县进一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水平,还可以为其他县域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鉴借。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29)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较为完善的资助政策体系,但是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健全资助工作的考评机制和跟踪机制,以保证资助资源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从而使资助工作切实起到激励学生奋发进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