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33)
大学生的人才培育过程中,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重点,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逐步提高创业能力。而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化教学方案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下为详细叙述。  相似文献   

2.
张晓慧 《工业建筑》2022,(5):252-253
<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生要想成功完成就业创业就需要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要结合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有特色并且具有学科专业的教育培训,将学生就业创业与大学教育相结合,为当代大学生实现就业创业梦想提供广阔平台与多样的实践机会,积极探索出适合本校学生特色的教育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学生就业创业创新教育已经逐渐融入到高等教育当中,并且有些高校已经结合自身特点,开设了具有创新创业特征的“双创”教育课程。《建筑设计未来院所长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一书中就提到了建筑学院如何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通过特别的视角为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6)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与质量的举措。由于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的特点,使得此类院校的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遇到一定困难。高校共青团组织肩负养团结、服务、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这一光荣使命,在如何有效服务大学生创业、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本文通过对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结合基层团组织在服务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优势,提出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11)
在各高校全力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普遍较低。通过对中医药院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意识"、"师资力量"、"校园氛围"以及"家庭环境"四个维度的数据调查与分析,提出构建立足中医药院校专业设置特点和学生特性的,融"意识教育,师资优化,氛围营造,借力家庭"于一体的"四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1):209-210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在创新创业法律认知方面普遍欠缺,究其原因在于目前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侧重于创新创业知识、策略、技巧等技术层面,而较少涉及到创新创业意识尤其是法律意识层面。因此,在双创背景下,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必须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法律意识的培养。本文探讨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中法律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同时结合当前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法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培养其法律意识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增强。进入21世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已经到来。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专业素质,更应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本文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分析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1,(3)
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通过全方位指导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降低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基于此,该文以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工作定位为切入点,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并对辅导员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方法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0):165-166
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工科大学生人才培养体系,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注入更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生力量。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其举措,深入推进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2)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趋势中,政府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力度。国家尤其重视创新发展,特别对在校大学生的培养,要求各院校承办创新大赛,鼓励学生开发思维,拓展眼界,激发才能。在此环境中,"超级社团"软件应运而生,软件主要针对大学生校内校际活动的交流平台;服务于各大高校的大学生。文章对"超级社团"软件的功能特点及运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5)
在双创背景下,为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法律水平,高校应该大力加强对学生的法律教育。但是当前,对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相关课程设置仍存在欠缺,比如就业定位、校企合作、法律教育课程质量等都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法律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法律教育长效机制,以激发当今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力,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23)
目前每所高校都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这些课程虽然有一些共性的内容但是也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性原因在于在校学生创新创业完全与专业课程迥异,学生要学习的内容也过多,学习负担太重,不容易成功。因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最好与专业课程进行融合,找到更多创新创业的新途径和策略。本文以学前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实施的有效性为研究目的,引入OBE教学改革理念,探究将学前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不断融合,为学前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7)
大学生创新创业是目前高校教育重点内容,学校为学生创业提供一定支持,调动了学生创业积极性。本文主要探究了微信平台在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的使用,具体分析微信平台应用在学生创业上的可行性,进一步分析微信平台的开发与运营,以便为学生创业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16)
随着教育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高校扩招,导致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多,在此基础上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情况严峻。这种情况下,对高校教育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对大学生展开创业教育,以此推动大学生就业,提升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但是,目前高校在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要让创新创业模式能够更好的开展,各高校就要积极探究分析创新创业模式,通过研究使创新创业模式能够符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本文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高校创新创业模式进行探究,希望探究结果能够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模式。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0,(3)
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引起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的需要,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加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建设,勇于投身社会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已成为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25)
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同时肩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的使命,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如何将创新人才的培养与立德树人的过程有机统一,将青年学生自身发展与时代发展相契合,帮助青年学生在创新创业的大潮中不改底色、永葆初心,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实现自我价值,引发了笔者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20)
国家和省、校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多年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其它学生类科研项目的经历,就如何提高各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实现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10)
创业课程教学是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创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够较好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真正实现创业教育应当实现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13)
在汽车运用工程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模式也是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以汽车运用工程教学改革为主线,结合课程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项目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元素的案例资源,对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门窗》2017,(3)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围绕建筑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展开了研究,首先笔者阐述了创新和创业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了工学结合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的"三重视",接下来谈论了工学结合模式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最后探讨了工学结合模式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7):56-58
高校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系统工程。在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是就业的另一种模式。本文从大学生创业环境、医药类大学生创业现状出发,探讨加强医药院校创业教育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