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0)
课程游戏化强调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为此,我们充分挖掘园本资源,从幼儿熟悉的环境入手,选择适合幼儿年龄水平的内容。在实践与反思中重新认识儿童,通过学习、实践、研讨、再实践、再学习等,不断明确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内涵,将课程游戏化精神从理念到行为,逐步进行优质落实。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4)
"学习故事"是在真实情景中完成的对幼儿活动采用的一种表述性观察与记录的形式,它能将儿童学习过程的真实性描述出来,并进行交流。它是一种评价儿童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研究方法。"学习故事"将教师的关注点从聚焦幼儿的薄弱环节转变为关注幼儿的兴趣点,这无形中挑战了教师的能力,同时促进了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解读能力的提升,从而达到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我们只有了解"学习故事"的真内涵,知道它在幼儿发展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才能提高自身撰写"学习故事"的能力,做好真实有效的观察记录,从而更好地落地园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6)
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本土资源,教师应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整理优秀本土教育资源,与教育课程资源整合,实现对本土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同时努力探索一套传承、弘扬本土资源的地方特色办学之路,从而实现对本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4)
园本课程,就是幼儿园自主开发的"以园为本"的课程,系统地说就是以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幼儿园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从幼儿本身出发,以幼儿的兴趣为主,家园、社区多元合作,以幼儿园教师为主体的不断实践、调整和创新的课程。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之一,其对增强幼儿民族自豪感具有积极意义,园本课程的灵活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提供了可能。本土化的幼儿园课程是陈鹤琴等老一辈幼教人的理想,然而我国当前的幼儿园课程思想和理论仍然是以引进居多,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在此充分发挥其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传统文化经典、传统技艺和地方性文化。合理的团队建设、现代化技术的运用以及教育基地的建设都是园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3)
儿童是"自然之子"。幼儿园应该尊重儿童喜爱自然的天性,通过创设自然化教育环境、开展与自然探索相关的主题活动等方式,让儿童在绿色、环保、温馨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文章以"爱自然"园本课程为例,探讨了自然主题课程的建构意义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4)
乒乓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球,深受人们的普遍欢迎。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巧妙开发与利用好园本课程,让幼儿借助于乒乓这一媒介积极探究相应的游戏项目的建设,真正让幼儿在乒乓游戏中"玩"出精彩,"玩"出魅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6)
随着幼儿园课程本土化、游戏化特征的加强,作为幼儿教师,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在幼儿园教学中将教学实践与园本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提高幼儿的教育教学水平,有计划地实现教育目标。文章围绕本土资源的整合方式,对基于本土资源的园本课程开发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
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其丰富的内涵特点和多样的表现形式对于传承本土文化、丰富园本课程、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胶东民间艺术,讨论将之融入园本课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胶东民间艺术进行筛选与整合,以隐性环境暗示、显性活动为主,在节日活动、主题活动中逐步形成富有民间艺术特色的园本课程,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4)
人类发展生态学的系统观、发展观和生态观,为园本课程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方向。基于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构建园本课程,课程体系应呈现出"同心圆"结构,课程资源应具有丰富的"生长点",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课程环境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11)
学前教育课程论指出:学前教育课程是学前儿童的课程,必须适宜于学前儿童发展。在民间艺术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中,我们秉承"儿童化"教育理念,深层次探究园本课程建构的密码。本文从资源利用本土化、主题架构个性化、课程活动游戏化等三个块面,加以具体的实例阐述了民间艺术园本课程建构的实践和探索经历,以及在民间艺术课程活动中幼儿获得的民间艺术的多元文化熏陶和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3)
主题活动是园本课程内容实施的主要载体,其活动资源的更新与完善是课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以园本课程"幼儿自主性活动课程"为例,阐明了适时更新主题活动资源的重要性,提出应关注社会生活变化及幼儿发展水平,要重视课程资源管理等,以更好地开发与利用主题活动资源。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8,(12)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幼儿园教师在课程理念和行动上都有了很大转变,开始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和愉悦,但在指导上仍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认为,管理者可以通过系列园本教研活动转变教师观念、学会观察和解读幼儿的学习过程,通过走进游戏现场找问题,分析幼儿游戏行为,针对不同问题开展深入研讨,阶段性总结经验,分享收获等途径,引发幼儿在游戏中进行自主的、有意义的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4.
当“预期的学习成果”制定得相当明确后,学生能预见到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所需要掌握的能力、知识、技能和态度。因此,学生可根据预期的学习结果,有计划地自发性学习,为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8,(10):28-32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课程发展呈现出从"缺位"到"回归"再到"繁荣"的脉络。其间,课程观历经了由"小"课程到"大"课程再到"微"课程的嬗变。"小"课程注重文本形态的学科课程计划和教材编写。"大"课程认为课程内含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等多种类型,主张课程包含教学,强调在"设计—实施—评价"一体化框架之下开展课程改革。"微"课程则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相结合,致力于从"微"角度进一步完善学生学习资源、教师课程素养和学校课程体系,作为复数的"微"课程包括微课、微课堂和校本微型课程,强调课程的"细"微、"精"微和"缩"微等特点。课程观的嬗变,积淀起整体主义方法论,即重视对课程的"具观"与"通观"以及二者的相继相融。整体主义方法论推动着学习为本课程的建构,强调以"学习为本"作为课程系统各要素、课程开发各环节的统整基础和价值引领,以"学习"视角观照课程的理念走向、主体发展、环境建设、目标研制、内容开发、实施改进和评估革新。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18)
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教育不是简单的设计,更不是将教师的一些想法、活动落实到幼儿身上。教育是以幼儿为中心展开和进行的,从幼儿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立足幼儿,就是用幼儿的视角去观察幼儿、解读幼儿,让教育摒弃形式上的热闹、表面上的繁华,回归最朴素的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4)
本土文化中蕴含着园本课程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文章基于研究指出,幼儿园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幼儿园普遍存在着幼儿对本土文化不了解,本土文化资源在园本课程中缺失等问题。以贵州省黔南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为例,文章分析了幼儿园如何在园本课程建设中整合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7):3-5
观照当下课程改革与研究的最新进展,走向"学习为本"的趋势越来越凸显。焦点为学习概念的重构、学习内容的开发、学习方法的创新与专业成长的进步,主题有回归学习的教育再概念化,建构学习为本的课程哲学,优化网络化学习环境,研制读者为本教材,开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建立学习为本的评估体系,深化学习取向的教师有效专业发展,培育学教取向的校长领导力以及创造学习为本的课目教育学知识。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34)
游戏是幼儿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幼儿园教学指导纲要当中明确指出,幼儿教学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教学活动,保证游戏在幼儿园教学当中的地位。而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可以结合园本特色进行开展,在游戏开展中融入自身的特色,提供教学资源。本文主要分析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开展中,如何融合园本特色。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14)
"中本贯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关键是课程的衔接问题。面对新形势,高师院校应在课程衔接上重新规划,建立三方协同衔接的育人平台,构建"全能型"的衔接课程体系,完善双层教学的顶层设计,并创设多元立体的考核体系,以有效解决"3+4"中职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不衔接的问题,从而达到中职本科学前教育课程的相互渗透和补充,实现较高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