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亦方亦圆     
2010年王澍以"衰变的弯顶",在第十二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获得特别荣誉奖,这是以简洁的木料构筑成的一个大弯顶。之初,王澍的建筑实践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运用到当代建筑中,是建筑学对于传统的创造性传承。2011年在台北,王澍延续可快速搭建与拆卸,且对建筑环境负担的思维,以同样简洁的木料做模具构筑,坚持消耗资源少,技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力的强盛和国学风的回溯,加速了传统文化的回归,现代中式建筑日益成为建筑界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贝聿铭、吴良镛、张永和等新老建筑家们推动着现代中式建筑的发展。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学奖得主王澍从乡土地域出发,努力将传统建筑文化转换成当代的建筑语言,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法相结合,营造中国传统与现代共存的建筑。文章通过研究王澍的全部建筑作品,分类整理其建筑作品中传统建筑材料的当代地域性表达,探讨其如何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材料进行处理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意境,试图找到材料与建筑、建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纽带,为探索中国建筑的时代性和地域性以及建筑回归本土文化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3.
郑小东  王小玲 《建筑师》2013,(1):104-108
本文通过对王澍作品的解析,阐述其在多个层面具有的戏剧性特征。王澍的建筑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具有空间的戏剧性。王澍独特的建筑形象和浓重的材质表达,具有图像的戏剧性。王澍对于传统材料的创新使用,具有建造的戏剧性。在当代中国,我们要以戏剧性来抵抗商业文化和奇观文化的冲击,探索中国的建构文化。  相似文献   

4.
王澍是中国当代最活跃的年轻建筑师之一,他的建筑文本一直保持着对传统文化和个人经验的探索,建筑作品带有明显的个人印记。文章通过对王澍早期和近期作品的比较分析,从设计观念、空间形式、建造技术以及建成效果等方面,对其建筑历程和特点做一个简要的总结和梳理,试图探讨王澍在当代中国建筑发展整体上呈现"模糊"的状况下,力求突破的价值与现实的困惑。  相似文献   

5.
作为现代主义建筑思想解放运动的一面旗帜,《现代建筑语言》七项原则曾对当时的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解读中国当代建筑大师王澍传统建筑语言的现代表达,重新审视了现代建筑七项原则对于当代建筑设计的积极意义;同时通过深入剖析王澍建筑语言与七项原则的差异"尊重历史、传承传统技艺、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出现代建筑七项原则所倡导的"从零开始、机械生产、不计消耗"在不同国情、不同文化背景的当下已不适用;进而提出:中国当代建筑语言需坚持传承传统、彰显个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当代建筑师只有把握好当代建筑体系和传统建筑文化的关系,才能兼备"现代"与"当代"的双重视野,保持动态开放的创作思维,砥砺前行,共建未来。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以王澍建筑作品为例,从建筑的外观、环境以及装饰三个方面,探讨了王澍建设作品的设计特色。希望能为当代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城市建筑时,如何做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周慧 《城市建筑》2014,(27):174-174
本文主要以王澍建筑作品为例,从建筑的外观、环境以及装饰三个方面,探讨了王澍建设作品的设计特色。希望能为当代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城市建筑时,如何做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今年5月25日,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了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本期世界建筑导报[本期人物]专栏报道了王澍的专访.当然,我们并不想加入额首相庆或羡慕嫉妒恨的大合唱中.相反,我们更希望与读者们一起思考这样问题:王澍获奖和中国城市化进程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我们看到了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给予王澍的评价:“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但是,我们怀疑中国当代城市化进程对于建筑界提出的挑战仅仅是“面向传统”还是“面向未来”的问题.和前两期相比,在本期杂志里我们关注焦点也许有些改变,从建筑的物质性存在转向精神层面的“都市欲望和建筑记忆”.  相似文献   

9.
何宛余 《城市建筑》2012,(16):32-33
"王澍的建筑以其强烈的文化传承感及回归传统而著称",这是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对2012年获奖者王澍的描述,让人不由自主地思考什么是"文化传承感"以及"回归传统"。是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传承和回归,还是可进一步理解为关于中国性的回溯、演绎?人们提到中国文化和传统,最容易联想到的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文物、古建筑、儒释道以及诸多民俗……近百年来社会的巨大变迁使这些文化和许多传统已经消失或衰落。从种族主义(racialism)的角度讲,文化与传统衰减的结果是民族性的衰减体现,这是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不愿看到的,也正极力遏制的。唐人街的存在便是证明:生活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华人,聚集生活并修建唐人街,以维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的继承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当代中国建筑师由于缺乏对传统文化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建筑创作上始终找不到一条明确的方向去继承和发扬传统精神。通过分析安藤忠雄和王澍两位建筑师的作品,试图从创作源泉、设计手法、传统解读三个方面入手,探寻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继承方式,以求对我们的建筑实践在传统继承方面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宁波博物馆     
一直以来,王澍都在现代的中国建筑中寻求着传统艺术之根。作为传统文化传承重要载体的中国博物馆,它的建筑是与这样的一种探求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在王澍看来,传统一旦死亡,我们就没有未来。自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中国早期的仿古建筑、国外建筑师莫拉的设计理念、以及中国建筑师王澍的设计作品的分析,探讨了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发展之路不应是非此即彼的,而是在保持中国独特、悠久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满足建筑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郭茜 《城市建筑》2014,(30):206-206
本文通过对中国早期的仿古建筑、国外建筑师莫拉的设计理念、以及中国建筑师王澍的设计作品的分析,探讨了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发展之路不应是非此即彼的,而是在保持中国独特、悠久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满足建筑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是王澍建筑师在杭州进行的成规模的校园建设实践,本文通过记述校园一期与二期现场参观经验,对在校园总体营造中体现出来的当代建筑中国性具有中国传统气息的建筑观,以及建筑师在校园建筑群中实现城市性的尝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5.
<正>当2012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余温未散之时,王澍的又一件作品已经悄然伫立在了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内。在保护自然传统、保留文化多样的课题上,永远孜孜不倦的王澍,此次将目光集中到了距今几千年的我国古老建筑材料——夯土上。当全世界都在热衷挖掘新奇的建筑形式,寻求新型建筑材料的时候,只有少数人愿意停下脚步,回头看看,思考建筑的本源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需求。建筑是一种载体,做有生命力的建筑,是解决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建筑师王澍曾说过:对于"活"的  相似文献   

16.
杜娟 《华中建筑》2012,(8):28-30
当代建筑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建筑界逐渐被商业化侵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注意力转向造型奇特的建筑而忽略了建筑本该具有的特质。然而,文人出身的王澍却一直坚持着自己独特的创作之路。王澍称自己的建筑是“业余的建筑”。该文将从空间场所的营造、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以及传统造园手法的运用三方面对王澍建筑作品进行解读分析,试图深入理解其所谓的“业余建筑”,进而探讨这种“彻底的”建筑观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金秋野 《建筑师》2013,(1):6-14
本文讨论王澍的思想和作品,指出王澍是从环境伦理、职业人格和设计语言三方面应对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现实危机。重新梳理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建筑学注入新的内容。本文进而指出:王澍的建筑主要是在诗的层面起到醒世作用;他所秉持的“传统”主要与心学有关,借以扩充当代营造者的文人情怀:王澍努力实践传统建筑语言的现代转化,但其作品仍具较浓西方色彩,建造过程与他所批判的潦草城市化也有相似的地方。作为先行者。王澍创造性地开辟出一条建筑学革新之路,他的实践和理论。是激烈城市化过程中最有价值的探索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方海 《建筑师》2013,(2):20-33
论文从建筑设计奖项发展史的视角入手,讨论包括普利茨克建筑奖在内的两百年来全球主要建筑奖项。评价普利茨克建筑奖的得与失和王澍获奖的原因,并对中国当代建筑创作和王澍的作品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王澍荣获2012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对中国建筑界来讲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作为和王澍近8年的同窗好友,对他表示祝贺!也为中国建筑界感到骄傲!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解说王澍获奖的原因:"讨论过去和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当今重要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两者之间的矛盾,并演化成能够植根于历史并能面向未来、永不过时甚至具有世界性的建筑。"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建筑师王澍的经典代表作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为论述对象,同时在各个方面将王澍与柯布西耶做比较,来分析这个作品的时代意义。因此,全文的架构是首先从时代谈起,到建筑师的建筑观和象山校园在被设计时具备的独特条件。接着从欣赏美的方式、建筑材料、建筑类型、画意等角度剖析王澍通过象山校园重构出当代中国建筑之美。最后再回到时代发展的角度,提出哲理性、本源性、时代性的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