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彼得·卒姆托所说的"Presence",我理解为"即时场景感""现场氛围感",类似于"Scenarios",或者更冗长地理解为"在有或没有预先设计的情绪空间里产生的共鸣"。我很喜欢他演讲中的几句话:"作品是需要创作者的,我们必须运用智慧去做一些事;我对自己说,我可以创造一个建筑,它将是纯粹的构造,没有寓意,没有评论,因为我确信没有办法用建筑来评说这段历史。也许在其他领域可以,但是建筑不可以;意义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仍然坚持不会追求它,不会主动赋予建筑任何意义"。我经常和我的团队讲,希望我们"设计一个场景,发生一个故事",或是"设置一个场景氛围,促使某类事情的发生"。在海峡文化艺术中心项目中,我们设计了一些方便上下空间联系的坡道,希望给年轻人更酷的体验。最近,我发现这几处报道成为福州拍婚纱摄影的网红打卡地,冷峻的"酷炫"变成了"携子之手"的温情,虽然情感共鸣点发生了变异,但也是一种"Presence"。去年10月,我专门去了瓦尔斯温泉浴场(ThermaVals)和圣本尼迪克特  相似文献   

2.
缺失的灵感!     
《风景园林》2011,(4):124-125
这是一个临时景观。我们不是从它的临时性获得灵感。它是我们在景观创作过程中所坚信的可能性的一个片段。它就像一本书中一个短语或是一个句子,传达着一段话或是一个篇章的意思。这个花园考虑了我们在景观制作过程中流失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宝洁休息室     
《建筑技艺》2006,144(9)
这里是宝洁公司在2006米兰国际时尚周的休息室.它不仅为时尚周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提供了一个休憩的空间,它还被用作待客区、新闻发布区或是产品展示区;同时这里也为各界名流与媒体进行交流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4.
正楼纳建造节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让我们与竹材结缘。在这次建造节中让我感受最深、获益最多的就是"在地教育"。如果要为竹材这一自然性的材料寻觅一个适合应用的场所,乡村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诗意的竹建筑会为乡建阐释新的气息与风貌,在楼纳便是这样的一次尝试。设计之初,我们便想表达"轻"这一主题,希望它可以很轻盈地置入环境,而不是对自然的生硬介入。我们在现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一直对物业服务企业非常重视,第一就我个人来说,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能有更多优秀企业进入到高校校园的后勤管理中来;第二我们协会非常重视交流;第三我们非常重视中国物协的领导,多年来,中国教育后勤协会跟各个部委的合作也是很愉快的。我认为只要对开展工作有利,就要去做,最大限度调动各个方面的资原为教育后勤事业来投入。希望中国物协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高校后勤工作中来,帮高校后勤物业管理把标准体系、制度体系等方方面面的体系做好,共同努力,行成一个邻里社会的作用。1999年,国务院连续开了四次关于后高校后勤  相似文献   

6.
献给当代中国的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人们要我谈一谈关于中国的建筑,关于它的过去和未来时,我的答复是:它既是哲学的,又是现实主义的。第一,我的建筑观首要是考虑对人文主义的关注,然后采用受独特文化和历史文脉影响的形式。第二,我的答复中有关实用主义的方面是由一个事实引起的,那就是:我们公司在上海市中心设计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而这个项目正体现了我们对中国建筑的见解。 关于建筑物的设计,其实是对于一种独特的自然和文化特征——也就是某一地域本质的反映。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城市,都是独特的。要在中国的上海进行设计,是一场挑战。因为我们发现它的历史是那样的令人惊叹,它的文化人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同时,上海正在迅速地演变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为了使在中国的建筑富有意义,必须正视过去,承认现实,并充分意识到未来。  相似文献   

7.
宋刚:我做老师的原因是我不太喜欢我本科所接受的建筑教育.我觉得当时的建筑教育容易陷入一个困境,就是太强调学生成为工程师,而缺少多元化的培养.建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同的人对房子的感受,但是我们教育的单一使得建筑也变得单一,这也是我们目前缺少职业建筑师的原因.我希望我当老师后能给我的母校乃至中国的建筑教育带来一些新的东西,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沈康:我不是对原来的建筑教育不满意,只是想换一种方式来教建筑.我们接受的都是正统的职业教育,但我们现在不想把学生培养成为只做设计的建筑师,希望能做更多和建筑相关的行业.但现在很多学生只愿意做建筑,其实做建筑的入径有很多,可以从各方面入手.建筑也不是一个定义,也有很多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杨帆 《安徽消防》1994,(7):27-27
我是一名乡村中学教师,也是贵刊的一位忠实读。我热爱我那美丽的校园,希望它永远绿树葱茏.宁静和谐,希望更多的乡村孩子在这里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9.
大院小室     
《建筑技艺》2014,(4):22-23
正我们是一个国有大型建筑设计集团里面的一个小型建筑工作室。这个集团目前有8 000人,而我们只有24人。起初我们只是单纯地想做一部关于工作室的作品集,以阶段性地总结一下工作室成立五年多来我们所做过的设计工作。可是翻看着工作室所做过的上百个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项目,我却悲观地感觉到没有几个项目可以称得上我们认为的作品。它们倒像是商品,而且是完成度不算太高的商品。那我们出这本册子的目的是什么?这本册子所体现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我们不是很愿意看到这本册子成为一本向甲方推销自己的广告宣传册。我们希望身边的朋友去看它,希望不了解建筑师这个职业的社会大众去看它。我们将自己在工作中碰到的有趣的人和事真实地记录下来,将自己的思考呈现出  相似文献   

10.
<正>这是尔我空间设计研究室自己的办公室,所以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我们赋予它更多概念上的东西,期待它承载我们更多的情感,包容我们更多的独白。我们将空间打散再重组,让空间功能多变和重合,让活动其中更加自由。设计需要思维的解放,我们希望这是一个不被束缚的办公空间;我们也希望它可以有多种身份的变化,比如,我们可以在这个空间里办一场临展,可以在这个空间里办一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