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9)
《窦娥冤》是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的名作之一,后被各种地方戏改编上演,经久不衰。1958年,马健翎先生将其改编为同名秦腔剧,至今仍在戏曲舞台上上演。马先生把元杂剧中的人物张驴儿父子改为母子,并且将窦娥冤魂向其父亲托梦寻求鸣冤昭雪,更改为窦父查访楚州三年大旱的原因进而查案得出真相,正是这些改变,使窦娥这一女性形象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节烈女子变为善良、孝顺的女子,其悲剧性和反抗性都有所弱化。  相似文献   

2.
窦娥作为一个小人物,封建统治铁蹄下的女性。她的悲剧:既是一幕元代社会的悲剧,也是一幕封建社会女性的共同悲剧,同样是一幕封建统制下人道主义的悲剧。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5)
柔石的小说《二月》集中反映了大革命失败之后,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他们被时代的大潮所裹挟,对于自己的前途命运茫然无知,在时代洪流中找不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只能不安地挣扎一下,反抗一下。女性的价值观往往是社会发展变迁的一面镜子。本文通过对《二月》女主人公陶岚的悲剧形象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变迁,民族的命运是如何被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
作为元曲的代表曲目以及中国古典悲剧作品的代表作品,《窦娥冤》无论是从文学性还是舞台性上都十分经典。艺术综合性是艺术作品十分重要的特性之一,也是艺术作品的成功之处。《窦娥冤》的成功不仅在文学中,更在舞台上,是艺术综合性的代表作品。本文结合其字里行间的悲戚与唱念做打中的伤感对其经典性进行探究,从艺术综合性上来分析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0)
关汉卿是我国最伟大的戏剧家,他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社会最底层的妓女形象,倾注笔力展示这些痛苦而美丽的灵魂,勾勒鲜明而迥异的典型,并从中寄寓个人理想,折射社会现实。《救风尘》是关汉卿婚恋题材剧中的典范,被誉为"中国十大古典喜剧之一"。作品讲述的是下层女性的悲惨生活,反应的却是深刻的社会内容,突出了在封建社会中,渴望并争取自由的下层妇女同社会权贵阶层之间的斗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
《罪与罚》中,作者把故事锁定在农奴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将拉斯柯尔尼科夫从犯罪到自我反悟的人生经历,在描写紧张的故事情节和现实社会伦理道德的角度上彰显了出来。而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一位值得推敲的人物形象,本文将从社会背景、心理与人生反悟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拉斯柯尔尼科夫这个人物形象,并对其人物形象的悲剧性进行阐释,从而得到对这部作品最真实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5)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主人公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笔下一个非常具有争议和值得研究与讨论的人物,他的性格的复杂性和命运的悲剧性有史以来都是学术界和评论界争论不休的焦点。哈姆雷特本身思想的局限和性格上的弱点这两个主要的内在原因与他的悲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4)
《绿野仙踪》是清代一部集世情、历史、神魔的小说。小说塑造了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物形象。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为小说筑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部小说中,女性只是作为一个陪衬,并不是主要的角色。这些作为配角的女性形象,写得有血有肉,性格刻画的入木三分。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巅峰时期的又一力作,悲剧艺术展现了被毁灭的美,具有长久而强烈的情感渲染力,深深震撼了我们的心灵。本文以独特的悲剧审美视角,重点解析了《老人与海》这部巨著中所蕴含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4)
鲁迅的《风波》和莫泊桑的《绳子》,简笔勾勒了两个农民的悲剧,"以小见大"地折射出不同时代、社会和人性的痼疾。本文主要从悲剧形象、悲剧内容和悲剧根源三个方面比较两篇小说的悲剧价值。虽然两篇小说的悲剧价值有共同的指向,但是《风波》的悲剧价值更加深刻,更加令人警醒。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9)
萧红的《呼兰河传》是她的回忆式的巅峰之作,书中的小团圆媳妇的命运也一如萧红一般悲凉艰难,几乎可以将之品评为一本自传性小说。从童稚眼中描绘的字里行间旁溢出的苍寒气息使得小团圆媳妇的形象从一出场就被奠基成了无可挽回的悲剧,然而除了悲惨的结局之外,小团圆媳妇的形象实际还存在许多耐人寻味的可分析之处,这些形象特性也正是萧红独特的人生价值和时代意义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9)
司马迁在《史记》中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思考着天人工参的历史时势下人的本质悲剧,用史家"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成功地展示了《史记》特有的悲剧美,使它成为一部真正的中国人的悲剧力作。因此,《史记》蕴含着深厚的悲剧意蕴,它彰显了人的悲剧精神,表现了彻悟人生、历史和无法超越的悲剧意识,揭示了历史人物悲剧命运的文化根源,宣告了历史的困惑和文化的悲哀。所以,深邃的悲剧意蕴是《史记》在我国文学史上魅力永恒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18)
格蕾迪是美国现代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早期作品中《夏日十字路口》塑造的人物。本文旨在从家庭、归属感和性格三个层面分析造成主人公命运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13)
月亮这一意象在《月牙儿》和《金锁记》都有着悲凉的意蕴。两部作品的现实悲剧、悲剧抗争、悲剧原因的比较分别体现出悲剧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延续性、必然性。通过对悲剧的关注有利于对当今社会传统文化沦丧这一新时代的悲剧的重视、思考。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8):219-220
元杂剧《秋胡戏妻》是杂剧作家石君宝的代表作。《秋胡戏妻》一直被学界认为是典型的喜剧作品。但是作品本身却透露出个人悲剧、家庭悲剧和社会悲剧等多种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18)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红高粱家族》中恋儿形象:生命悲剧显现的导火线——"偷情"身份;"人性本善"的生命张力;"虽死犹存"的悲剧反抗。其与《白鹿原》中田小娥形象有极大的互通性。貌似"自食其果"的悲剧人物身上寄托着作家人文精神和人性关怀的彰显。同时,其悲剧性对我们当代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境遇思考颇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18)
十八世纪的德国,是一个经济落后,政治分裂的封建社会,市民阶级和贵族阶级矛盾尖锐。贵族阶级与各邦国大公各自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相互勾结,从而导致市民阶级处在十分悲惨的境地,进而也导致了很多悲剧的发生,其中不乏各种的凄美的爱情悲剧故事。本文以十八世纪德国著名作家席勒的《阴谋与爱情》为例,讲述了在那个时代的德国,男女主角这种爱情的悲剧。文中从当时的统治者,贵族阶级和市民阶级三个方面论证了这种悲剧的必然性。揭示出当时各邦大公的残暴统治,贵族阶级和大公的勾结以及当时市民阶级的软弱性。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24)
鲁迅曾为萧红的小说《生死场》作序,称它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65年后,田沁鑫创作的话剧《生死场》与众人相约,它像一首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叙事诗,豪放、酣畅、悲痛、凄楚、女性尊严碎了一地。话剧《生死场》是田沁鑫第一部自己编剧并导演的作品,本文也将从情节、结构、人物关系、"生与死"的课题、悲剧意识等方面初探话剧《生死场》及田沁鑫笔下的女性悲剧。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2)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世界公认的悲剧文学,在这部作品中,肖洛霍夫极其成功的塑造了葛利高里的人生悲剧,从这个视角来看,这是一篇男权意识浓重的作品。但是,在这部作品中,三个女性人物的存在也是不可忽视的,她们各自不同的悲剧人生,也是这部作品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本文试从这三个女性的角度来分析肖洛霍夫笔下的女性存在,以期获得对文章的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1)
作为追求爱情与自由的年轻女子露西在经历两个情人的影响下以及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的情况下逐渐走向死亡。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理论、露西情人的影响以及露西的性格因素三个方面对露西的悲剧命运进行探讨,挖掘露西悲剧命运的深层次原因,让薇拉的作品更好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