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建立基于手机控制-荧光检测系统和标准加入法结合检测饮料中核黄素的方法。方法 采用手机控制-荧光检测系统检测啤酒、橙汁、苹果醋3种样本中核黄素荧光信号; 采用标准加入法, 计算各样本内核黄素含量。结果 本系统的核黄素工作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线性方程为Y=0.1857X+ 0.2133(R2=0.9649), 3种样本中核黄素检测结果分别为2.06、4.58、0.28 μg/mL, 该结果与维生素检测仪LK3000V检测结果相符。结论 标准加入法与手机控制-核黄素检测系统相结合可实现饮料中核黄素的测定, 为食品分析提供一种有效、易于操作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3种方法对鸡肉粉中沙门氏菌进行检测。方法3份样品的前处理依据组织方提供的《作业指导书》进行,每瓶样品直接加入4.5 mL灭菌去离子水复溶,作为初始样本,后续实验依据GB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操作。鉴定分离出疑似菌后,加入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2种方法作为辅助检测,并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生化鉴定,再结合生化鉴定与血清学实验综合评判检测结果。结果使用3种鉴定方法在JS015、JS110、JS140样本中均检出沙门氏菌。结论本研究采用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2种方法均能快速准确鉴定出沙门菌,特别是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和血清学分型配合使用,对沙门菌的快速鉴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实时定量荧光PCR法(real-time PCR)快速鉴定食品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方法选取2016年国家食品风险监测样本134例与模拟灭活LM样本10例,采用GB/T4789.30-2010与real-time PCR方法同步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结果共检测食品134份,包括肉制品、水产品、快餐和即食食品等。共检出8株LM,检出率为5.97%。以GB/T4789.30-2010为金标准判断,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样本中LM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达到100%。模拟灭活LM样本real-time PCR方法检出率为100%,标准法检出率为0%。结论本方法可以简化实验程序,减少工作量,节约检测试剂,为可能发生的食物中毒尽早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固体蛋白饮料中蛋白质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固体蛋白饮料中蛋白质含量,考察了该方法的线性、精密度及回收率,并与凯氏定氮法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在氮含量为0~100μg时,分光光度法的标准曲线方程为C=229.6A_(400nm)-1.418,r~2=0.998,精密度实验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1.51%~2.53%,重现性实验RSD为1.46%~2.80%,5种饮料回收率分别为98.6%、99.2%、99.2%、98.3%、99.1%,与凯氏定氮法测的结果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检测效率高优势,适合于固体蛋白饮料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HS-SPME-GC)对桃汁饮料中苯甲醛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了电解质加入量、萃取平衡温度、平衡时间、萃取时间及解析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65μm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PDMS-DVB)萃取探头,10 m L顶空瓶中加入5.00 m L样本,1.50 g氯化钠,40℃条件下平衡20 min,然后萃取50 min,250℃进样解析1.0 min,气相色谱峰面积最大。在此优化条件下,色谱峰面积与苯甲醛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331.75×C-2 453,相关系数r=0.998 9;方法回收率87%~95%;RSD小于3%。此方法无需对样本进行特殊预处理,操作简单、定量准确,可用于桃汁饮料生产领域品质控制。  相似文献   

6.
比较分析滤膜法和平板计数法在检验可过滤饮料中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计数以及大肠菌群计数微生物指标是否具有等效性。通过预实验结果,采集可过滤液体饮料样品分别加入定量的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以及大肠杆菌制备成样品,分别采用滤膜法与平板计数法分别检测菌落总数、霉菌计数、酵母计数以及大肠菌群计数,参照采用ISO 17994:2014《水质-用两种定量方法对比微生物回收率的基本要求》对滤膜法和平板计数法的检测结果,然后进行数据比较分析,以验证两种方法在可过滤液体饮料微生物学检验中的是否具有等效性。结果表明当取样量为100时,滤膜法和平板计数法在检测可过滤液体饮料微生物学检验中具有等效性。滤膜法与平板计数法应用于可过滤饮料中微生物学指标的检验可考虑相互取代。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自动标准加入法测定乳粉、乳饮料和果汁中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自动标准加入法对全脂奶粉、脱脂奶粉、浓缩乳清粉、婴幼儿配方奶粉以及市场上各类果汁饮料及乳饮料进行钠含量的测定,研究样品中钠离子的提取方式和滴定剂浓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将测定结果与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进行对比。结果自动标准加入法用于乳粉、浓缩乳清粉、果汁饮料及乳饮料中钠含量的测定结果重复性好,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而且与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的测定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两者之间的相对偏差小于5%。结论自动标准加入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食品与饮料中钠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陈蕊君  白羽 《饮料工业》2013,(10):37-40
参照GB/T 5009.85-2003《食品中核黄素的测定》中第一法荧光法测定速溶固体饮料中核黄素的含量。通过对测定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评定出各不确定度分量,最后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试样中核黄素含量为2.02mg/100g,扩展不确定度为0.07mg/100g。不确定度分量结果显示,B类不确定度荧光值在不确定度合成中贡献最大,由于在暗室中填柱时吸附和洗脱流速较难控制影响了荧光值,因此应对填柱过程加强控制,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验证BAX Q7全自动病原菌检测系统快速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以强化食品检验机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能力和推进快速检测技术的有效应用。方法通过BAX Q7全自动病原菌检测系统和GB 4789.1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2种方法同步检测定量污染的样品,比较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和灵敏度。结果采用2种方法对24份样本检测的结果基本一致,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符合率均为100%,但BAX Q7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相比国家标准方法检出时间缩短4~6 h,具有更高的灵敏度,而且操作简便快速。结论 BAX Q7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能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快速锁定病原菌,为溯源调查指明方向,应用于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一种用于定量检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高灵敏免疫层析检测新方法。方法 以聚集诱导发光荧光微球为标记探针,制备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通过T/C比值法构建定量检测孔雀石绿的定量标准曲线,并实现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高灵敏、定量检测。结果 本方法定量检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其50%抑制率达到0.17μg/kg,最低检出限为0.05μg/kg。样本加标0.25、0.50、1.00μg/kg的平均回收率介于116.01%~122.76%,变异系数介于8.66%~11.71%(n=10),表明所建立的荧光免疫层析方法定量检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具有较好的准确性、精密度。通过检测30份孔雀石绿阴性以及12份阳性的水产样本,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荧光免疫层析方法无假阳性,且检测孔雀石绿含量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线性相关系数为0.9695)。结论 本研究以聚集诱导发光荧光微球为新型标记探针,建立了一种高灵敏检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定量方法,为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筛查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已用来分析人类食品和家畜饲料中的各种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本文对维生素分析的HPLC法与标准方法作了比较。对于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分析,试样加碱水解后,用己烷萃取这两种维生素。然后,用水-甲醇作为洗脱剂的反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分别在313纳米和280纳米的波长下进行紫外检测。分析结果表明,HPLC法的重现性好,而且与标准方法的结果很接近。维生素C的分析采用反相离子对法,以加氢氧化四己铵的水-甲醇溶液作为洗脱剂,并在254纳米的波长下进行检测。由于果汁和饮料可直接生入,而固体试样则可用8%偏磷酸提取5分钟的提取液直接注入,因而该分析是快速的。硫胺素(维生素B_1)和核黄素(维生素B_2)的提取是将试样用酸水解后,再用糖化酶处理。提取液中的蛋白质用三氯醋酸沉淀后,用反相离子对法来分离这两种维生素,并进行紫外/荧光检测。  相似文献   

12.
对全国31间制糖企业所生产的白砂糖采用絮凝十日检测方法的相关方法进行比对实验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在采用可口可乐方法进行实验,并没有发现阳性样本;在采用百事可乐方法进行实验,一共发现阳性样本11个,占实验样本总量的35.5%,其中采用3种百事可乐方法进行实验均为阳性的样本有4个,占阳性样本总量的36.4%。由此可知,企业在进行白砂糖絮凝实验时,可优先采用酸性饮料十日絮凝法对白砂糖进行絮凝检测,该法能够更简便和准确地了解所生产的白砂糖产品的絮凝情况,更好地指导本企业的生产和及时做好产品相关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 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在核桃露(乳)饮品中检测花生和大豆成分的灵敏性的差异。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样本DNA的核桃、花生和大豆源性成分,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样本的花生和大豆特征蛋白成分。结果 加热处理对实时荧光PCR和ELISA法检测花生和大豆的结果均有显著性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出2个品牌4批次样本含有花生源性, 3个品牌的6批次样本含有大豆源性; ELISA方法除检出这些批次含有花生和大豆源性成分外, 另检出3个品牌5批次样本含有大豆源性成分。ELISA方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大豆检测结果差异主要集中在低蛋白浓度样品中, 这与2类方法的检出限不同有关。结论 鉴于2类方法检测结果在高浓度水平的高度一致性, 说明实时荧光PCR和ELISA方法对花生和大豆源性成分检测结果均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快速方便的驴肉制品分子鉴定方法,本文以驴肉和常见的掺假肉类(鸭肉)为研究对象,筛选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利用便携式Mini8 Plus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实验,通过绘制扩增标准曲线及确定驴肉和鸭肉的质量与DNA比值常数,对不同掺入比例(加入定量的鸭肉制成含量分别为20%、40%、60%、80%)的模拟样品和实际驴肉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驴、鸭肉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以与马、猪、山羊、梅花鹿、牛、鸡、狗肉明显区分;对驴源性DNA成分的检出限为0.01 ng/μL,鸭源性DNA成分的检出限为0.1 ng/μL,对驴肉与鸭肉混合物中鸭肉成分的灵敏度为0.1%(w/w);所建立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驴肉DNA扩增标准曲线:y=-3.584x+27.003,R2=0.9982;鸭肉DNA扩增标准曲线:y=-3.538x+30.907,R2=0.9991;采用已建立的方法对35份驴肉样本进行市场试点调查,发现6份(17.1%)驴肉样本中含有鸭肉成分。以上研究结果说明,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用于驴肉产品中其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参加编号为CFAPA-375的食品中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提高检验技能,验证实验室沙门氏菌的检测能力。方法 采用国标法对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进行检测,同时采用实时荧光PCR法作为辅助方法。对分离出的可疑菌落,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和实时荧光PCR法进行全面鉴定。结果 样品N1和N3中检出沙门氏菌,样品N2中未检出沙门氏菌,实时荧光PCR法与国标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本次实验室的能力验证结果为“满意”,验证了实验室沙门氏菌的检测能力。实时荧光PCR法快速、简便、特异性强,可与国标法配合使用,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 建立量子点荧光微球免疫法快速检测小麦中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方法 采用量子点荧光微球作为荧光标记物,与黄曲霉毒素B1的单克隆抗体偶联,构建量子点荧光微球探针。优化缓冲液pH、抗体最小标记量、荧光探针用量和包被抗原浓度等实验条件,建立检测卡上T线和C线信号峰值面积的比值与样本中黄曲霉毒素B1浓度的关系,构建定量标准曲线。针对小麦样品,将该检测方法与时间分辨荧光定量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免疫层析检测方法最佳反应条件为:pH 7.5磷酸钠缓冲液,抗体标记量为20 μg,荧光探针用量为4.0 μL,抗原质量浓度使用0.40 mg/mL。小麦中黄曲霉毒素B1的定量检测线性范围为0.05 μg/kg-25 μg/kg,其线性拟合方程为Y= -0.6058X + 12.523(r2=0.9994),检出限为0.02 μg/kg,定量限为0.05 μg/kg。加标回收率在91.50%~115.00%之间,变异系数在1.88%~4.35%之间。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免疫层析方法快速、准确、稳定性好、可靠性高,适用于小麦中黄曲霉毒素B1的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试剂盒法快速检测婴幼儿乳粉及功能饮料中维生素B_(12)的含量。方法以Tris缓冲液稀释样品,加入冻干的莱士曼氏乳酸杆菌测试菌球,采用Costar 3599细胞培养板培养,使用酶标仪测定结果。采用本法同时检测了47批次婴幼儿乳粉和12批次功能饮料中维生素B_(12)的含量。结果本试剂盒方法回收率为89.9~110.2%,定量检测限为0.01 ng/g(mL),日间精密度为9.0%,日内精密度为5.8%。采用试剂盒方法与GB5413.14-2010试管法同时检测47批次婴幼儿乳粉中维生素B_(12)的含量,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乳粉的合格率为80.9%。检测功能性饮料12批次,合格率为33.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婴幼儿乳粉及功能性饮料中维生素B_(12)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蓝莓饮料中飞燕草定-3-O- 葡萄糖苷及锦葵定-3-O- 葡萄糖苷两种花青素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安捷伦ZORBAX SB-C18(4.6mm × 75mm,3.5μm)色谱柱,以3% 磷酸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波长525nm 处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对飞燕草定-3-O- 葡萄糖苷和锦葵定-3-O- 葡萄糖苷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4ng 和2.5ng,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84,回收率在90.2%~98.3% 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79%。结论:该法简洁、快速且灵敏度高,适合于蓝莓类饮料中花青素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9.
实时定量PCR法对羊肉中鸡源性成分的量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羊肉中鸡源性成分的量化检测,本文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通过在单拷贝基因上设计引物,DNA标准曲线绘制以及确定羊肉,鸡肉质量与DNA数学换算参数等方法,对四种不同掺混比例的鸡肉、猪肉混合样本掺混的质量百分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检测百分比与理论混合百分比间的绝对误差控制在5%以内,量化研究结果准确,该法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了一种跨越式等温扩增技术(SRCA)结合荧光染料SYBR Green I检测肉制品中猪肉掺假的方法。方法:根据NCBI中猪的线粒体序列,通过DNAMAN等软件设计SRCA的特异性引物,分别采用普通SRCA和荧光可视化SRCA的方法建立肉制品中猪肉成分的检测方法,对9个不同物种的新鲜肌肉组织样本进行实验从而验证SRCA方法的特异性,并对66份未标识猪肉成分商业肉制品进行猪肉成分的检测。结果:SRCA荧光可视法检测猪肉DNA的灵敏度为6.5 fg/μL,与传统PCR方法相比,SRCA荧光可视法的灵敏度提高了1000倍。在人工添加猪肉的混合样品中,SRCA方法检测猪肉含量为0.01%(w/w)。与NY/T 3309-2018行业标准相比,SRCA方法检测肉制品中猪肉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100%、96.66%、98.48%。结论:SRCA是一种检测肉制品中猪肉掺假的灵敏、直观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