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大型容器升高座方形法兰结构的焊接变形问题,结合焊接过程的仿真计算结果,分析了变形的性质及发生机理,考察了焊接顺序对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法兰盘与立向壁板之间的大尺寸角焊缝焊后因焊缝表面的横向收缩远大于焊根而发生明显的角变形;同时又因该角焊缝偏离结构中性轴、并位于中性轴的下方,因而法兰呈现上凸的挠曲变形;法兰的变形是角变形和挠曲变形综合作用的结果。法兰的平面度决定容器泄漏情况,长度中心焊至宽度中心的对称焊顺序下的法兰平面度最小,约为1. 8 mm,为宽度中心焊至长度中心对称焊的53%。  相似文献   

2.
机舱骨架结构焊接变形问题突出,为获取最佳的焊接顺序,减小前舱骨架结构的焊接变形,对机舱骨架典型接头进行焊接试验,并建立局部接头的热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对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采用热循环曲线法对3种不同焊接顺序方案下的机舱骨架变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试验和模拟获得的典型接头熔池形貌及特征点热循环曲线变化趋势一致;根据不同焊接顺序下纵梁前段及挡板下横梁的焊接变形情况得到了较优的焊接顺序。  相似文献   

3.
低压缸与凝汽器连接安装中的焊接难点在于控制焊接变形.不同的焊接方法,不同的工艺,不同的焊接顺序所产生的变形量是有差别的,在深圳岭澳核电二期4#机组常规岛的安装过程中,我们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连接低压缸与凝汽器,优化了焊接顺序来控制变形,既减小了变形量,又提高了劳动效率,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浮顶储罐的浮舱顶板是整个罐体中厚度最薄的部位,也是储罐焊接施工中最易产生焊接变形的部位。浮舱顶板的焊接变形与浮顶的结构、组装、焊接顺序及焊接工艺方法等相关。由于浮舱顶结构较复杂,其焊接顺序与罐底幅板的焊接顺序有较大差别的。防止浮舱顶板的焊接变形应从结构设计、组装顺序、焊接顺序、焊接工艺等方面着手。对已产生的变形,应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校正和补救。  相似文献   

5.
采用基于相对收缩体积的焊接变形理论计算方法 ,对伸缩缝梁的中梁和边梁结构的焊接变形分别进行了预测、分析 ,并对实梁的焊接变形量进行了测试 .计算和实测结果表明 ,中梁的焊接变形主要为挠曲变形 ,而边梁的焊接变形为挠曲变形和旁弯 ,理论计算与实测焊接变形值基本一致 ,为伸缩缝梁的焊接工艺装置的设计、制造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制定合理的焊接顺序方案可以减弱工字梁焊接过程中的焊接变形,减少焊后对变形矫正所需的时间和生产成本,优化焊接生产工艺。文章设计了4种不同焊接顺序的方案,采用SYSWELD软件计算了工字梁焊后1 h的应力场,并对比分析焊后工字梁中变形及残余应力的分布,研究了焊接顺序对焊接变形及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焊接顺序对焊接变形及焊后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差异不大,焊接变形主要发生在翼板600~700 mm位置处,焊后残余应力主要集中在焊缝区及近缝区;从最大焊接变形量和残余纵向应力峰值来看,采用腹板两侧焊缝同时焊接为最佳方案,最大变形量仅为0.62 mm,而其他焊接方案产生的焊接变形量约为最小变形量的2倍,此方案残余应力虽然相比其他方案的峰值较大,但每种方案焊后残余应力主要为拉应力,均需要进行焊后消应力处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R系列挖掘机试制中动臂扭曲变形问题,根据窄长形状结构件装配质量不好,焊接工件摆放位置不当,以及焊接顺序、方向不合理易造成结构件焊后产生扭曲变形的理论,对动臂焊接翻转胎具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对动臂焊前姿态、焊接顺序、焊接方向、焊接过程的热对称以及焊接间断时间等进行整体调整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R系列挖掘机试制中动臂扭曲变形问题,根据窄长形状结构件装配质量不好,焊接工件摆放位置不当,以及焊接顺序、方向不合理易造成结构件焊后产生扭曲变形的理论 ,对动臂焊接翻转胎具进行了改进,并邮对动臂焊前姿态、焊接顺序、焊接方向、焊接过程的热对称以及焊接间断时间等进行整体调整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钢制容器人孔的焊接应力及塌陷变形,直接影响容器的焊接质量和使用寿命。为此,在模拟试验的基础上,从焊接规范,焊接方法,补强圈的加工,接头坡口型式,焊接方向,焊接顺序等方面,提出了减小和控制人孔焊接应力及塌陷变形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钢制容器人孔的焊接应力及塌陷变形,直接影响容器的焊接质量和使用寿命。为此,在模拟试验的基础上,从焊接规范、焊接方法、补强圈的加工、接头坡口型式、焊接方向、焊接顺序等方面,提出了减小和控制人孔焊接应力及塌陷变形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船舶铜质螺旋桨的修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铜质螺旋桨的焊接特点,针对焊接准备、焊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提出合理的装焊、焊接顺序和防变形方法,以减小焊接应力变形,并对桨叶的弯曲矫正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大型高炉炉顶法兰的焊接顺序及焊接变形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切削参数对工件表面最大残余应力和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刨削退火钢时工件表层产生残余拉应力的主要原因,讨论了薄板挠曲变形与表面残余应力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降低残余应力和减小薄板挠曲变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T形焊接接头为算例,结合热弹塑性有限元法和映射应变分量法,研究了角焊缝角变形的产生机制。结果发现:角焊缝产生角变形的主要根源是固有剪切应变,而不是传统思维认为的横向固有正应变,且角变形的大小与固有剪切应变的分布形式密切相关。基于一系列T形焊接接头的数值试验,提出了角焊缝固有剪切应变分量的双抛物面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焊接加固热作用及不同初始负载对工字形压弯钢柱承载性能的影响,基于考虑热影响的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进行了热源模型热输入改进,并考虑初始几何缺陷、初始残余应力及摩擦等,完成了不同负载下焊接加固的3个工字形压弯钢柱的模拟分析。研究了焊接位移时程、腹板应力应变重分布及荷载位移关系,通过有限元分析与相应试验结果对比验证,进而获得了试验无法获得的焊接温度场、翼缘与加固板间的焊接应力应变重分布以及翼缘边缘屈服承载力等结果,并将承载力结果与规范计算结果对比,考察了现有设计方法。结果表明,焊接顺序决定焊接变形的发展过程,焊接热输入和初始负载共同决定持载焊接的位移变化范围和焊接残余变形的大小;初始负载越大,应力应变重分布往偏心受力方向发展更多,承载力越低,而初始残余应力不影响极限承载力;采用考虑热影响的有限元方法具有一定可行性和总体安全性,规范设计方法仍有可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6.
以6.5 mm厚的高强钢板为试验材料,针对高强钢焊接应力和变形问题进行了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试验。采用钻孔法测试焊接件不同位置点的焊接应力情况,并用静态测距法和数码相机测量法测量其收缩变形与角变形。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差值是决定焊接应力大小的主要原因,焊接应力、收缩变形量和角变形量均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均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大而减小,但焊接应力却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收缩变形量和角变形量均随焊接速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减小的幅度不大。焊接速度对焊接应力的影响最大,而激光功率对其影响最小,焊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焊接速度。采用最佳工艺参数焊接的焊接件,无论是沿焊缝方向还是垂直焊缝方向的纵向应力和横向应力分布均呈现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阶梯轴弯曲变形的拉普拉斯变换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广义函数及其拉普拉斯变换,来构造和求解阶梯轴的挠曲线四阶近似微分方程,推得阶梯轴的挠曲线方程,进而可以计算出其任一截面处的弯曲变形。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等直梁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建立常用载荷作用下梁的转角方程与挠曲线方程用挠曲线增量表示的解析式,其中各段梁的挠曲线增量可用作用于交界面处的载荷表示,初挠度、初转角由梁的支承条件确定。通过求解不同支承形式静定梁变形的实例,说明方法的适用、灵活和简便。  相似文献   

19.
深基坑工程中支护结构的变形规律具有一定的时空效应.以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的深基坑工程作为研究背景,在对现场实浸4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墙段开挖模型,以不同的开挖顺序和不同的开挖单元划分方式对基坑开挖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地下连续墙墙体变形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基坑开挖的顺序,也与开挖单元的划分有关,在开挖顺序相同的情况下,开挖单元越多,墙体变形越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箱型结构主梁在起重机增吨改造中产生的焊接变形进行计算,分析焊接变形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主梁悬臂壁端上翘度的影响程度,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