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4.
处于世纪之交的上海,正在以前所末有的建设规摸与建设速度来加快其迈向国际大都市的步伐,“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终于成为事实.面对今日上海2万多个工地,2千余幢高楼大厦,在众多的现代建筑中,新颖文化建筑尤为独领风骚,引人瞩目.因为它是城市品位的反映,是城市时空、人文背景的交响,也是建筑技术、艺术、环境综合创造的结晶.本人有幸主持设计“上海博物馆”、“龙华烈士纪念馆”、“上海儿童博物馆”以及“外滩风景带规划设计”等多项重大文化、纪念性建筑项目.在这一项项极富挑战性,开拓性的设计创作和构思立意中,我们注… 相似文献
5.
6.
由本刊与上海市建筑学会共同举办的“建筑的文化与技术”优秀论文竞赛活动自开展以来共收到应征论文156篇,其中获奖论文30篇。本刊将依获奖名次前后,择优刊登部分优秀论文。但应该说明的是,获奖论文并不是完好无缺的,而落选论文也不见得没有可取之处。只有相互取长补短,才会有所长进。也正基于这样的认识,编辑部计划除在本刊各期发表部分获奖论文外,还将在应征论文中另选30篇,即共60篇论文茫编出版《建筑的文化与技术》一书,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7.
繁荣中国建筑创作20年——从"现代中国建筑创作研究小组"到"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的前身是于1984年4月20日成立的"现代中国建筑创作研究小组".小组是民间的群众性的建筑学术团体,具有学术层次高,纯学术的特点.成立20年来,它推动了我国建筑创作的繁荣,活跃了建筑创作的气氛,提高了我国建筑创作的整体水平.在国内建筑界享有良好的声誉,具有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过去20年中经济高速的增长.为中国城市建设和新的建筑创造提供了基础和空间。经济上一个通常的现象就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曲线.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普遍追求西方化的东西,觉得她们是先进文化的代表。随着其经济的发展.必然逐步追求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这是一个客观的规律。中国经过了20年的发展.已经开始接近这一转折点.未来的时间里.就必然要发展民族化和本土化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9.
任何技术的发展,都会伴随新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从哲学的角度来系统认识技术的双重作用-推动与制约作用,形成一个综合,发展的技术观,以此来推动建筑创作。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我国的建筑教育走向21世纪时,将面临着我国社会发展及经济持续增长的挑战,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当我国城乡人民生活逐渐步入小康水平时,物质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而使文比的需求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建筑既然是满 相似文献
15.
16.
结合国外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建筑的创作实践,从五方面展开了研究与探讨,从而丰富和发展我国高校建筑的创作,完善高校建筑的功能,对我国高校建筑的创作与发展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现代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反映时代经济技术的建筑,其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许多造型新颖、采用高新技术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这些新建筑给建筑创作领域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高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观了建筑创作的形式和风格,但随着这些形式的再次“国际化”又不得不令人担忧。 目前国内应运而生一些所谓的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