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7 毫秒
1.
新刑法通过后,刑法学界对单位犯罪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但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却仍有许多问题尚未澄清,如"单位"是否应改称"法人",实施单位犯罪的自然人的范围界定,单位犯罪是否属于共同犯罪等.本人拟在分析刑法学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刑法的有关规定对上述问题略陈管见,力求能正确界定此类犯罪,为司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1997年新刑法将信用卡诈骗罪从传统的诈骗罪中分离出来,单独列为一个新的罪名,这个改变足以体现我国司法对此犯罪行为的重视,也是我国刑法在打击信用卡犯罪的实践中不断完善的体现。但无论是新刑法或是其后的修正案均未涉及信用诈骗罪的单位犯罪主体问题。通过结合刑法相关理论和司法实践指出现行刑法关于信用卡诈骗罪规定存在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从增设单位犯罪主体等方面提出对信用卡诈骗罪进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增设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以来,关于该罪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该罪犯罪主体的范围,另一方面是关于该罪客观方面的理解.对该罪犯罪主体的争议进行梳理,认为本罪的犯罪主体应是一般主体,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相似文献   

4.
分析实行单罚制的单位犯罪.认为以私分国有资产罪为代表的假单位犯罪的实质是自然人犯罪.单位犯罪完成后,单位犯罪存在两个受罚主体.在立功行为表现有单纯单位立功、直接责任人员立功、单位与直接责任人员的共同立功,应本着"谁立功,谁受益"的原则从轻或减轻处罚.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也可以成立累犯.  相似文献   

5.
从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企业责任、法人资格、企业的法律地位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等方面,论述了私营企业能否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并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认为无论是作为法人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还是作为非法人主体的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都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与非罪的界限划清私分国有资产罪与非罪的界限,应以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构成要素为基本依据,注意以下几点:1.从主体入手。私分国有资产罪是单位犯罪,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对于上述单位的内设机构、部门套取本单位资产,集体私分的行为,有学者  相似文献   

7.
关于单位犯罪主体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刑法通过后,刑法学界对单位犯罪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但关于单位犯罪 一却仍有许多问题尚未澄清,如“单位”是否应改称“法人”,实施单位犯罪的自然人的范围界定,单位犯罪是否属于共同犯罪等。本人拟在刑法现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刑法的有关规定上述问题略陈管见,力求能正确界定此类犯罪,为司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在犯罪类型、责任基础、刑罚根据和刑罚适用等问题上存在明显差异,单位犯罪的追诉时效不能直接参照单位责任人员的刑期确定.在单位犯罪中,自然人与单位是特殊的共同犯罪类型,对单位和单位责任人员应当按照各自的罪行分别确定追诉时效.对"单罚制"单位犯罪无需追诉犯罪单位;对不纯正的"双罚制"单位犯罪,比照自然人刑期确定追诉时效;对纯正的"双罚制"单位犯罪,追诉时效期限为5年.  相似文献   

9.
中法两国法人(单位)犯罪定义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法两国刑法中法人(单位)犯罪的比较研究,分析了两国法人(单位)犯罪立法的优点和不足,并对我国理论界有关的热点问题作出了比较系统的进一步探讨。作者认为,法人(单位)犯罪比较科学的定义是:法人(单位)犯罪是指出于为了法人(单位)谋取利益的动机,基于法人(单位)的意志,以单位的名义,由自然人代表单位所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故意或过失行为。  相似文献   

10.
刑法上的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依法应对自己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人,而且要符合法定条件,才能成为犯罪主体。没有犯罪主体就没有犯罪。它是犯罪构成的要件之一,也是任何犯罪构成其他要件的基础。因为任何犯罪都是由符合主体条件的人,在一定犯罪心理的作用和支配下实施的侵犯刑法所保护的一定社会关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因此,犯罪主体是犯罪构成所有要件中的第一要件,是某种行为构成犯罪的前提条件。犯罪主体是犯罪构成中的一个必备条件,它解决刑法规定的犯罪人本身的必须具备的各种基本要件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现代刑事诉讼必须实现基本人权保障。私人刑事调查作为古老的自我保护与私力救济重要手段,在这样一种基本人权保障视域下,它推行法制化就具有着强烈的现实必要性。首先,它有助于无罪推定的全面化实现;第二,它推动着不受强迫自证其罪的最大化实现;第三,它有助于程序参与的真正实现;最后,它还推动着有效辩护的完全实现。  相似文献   

12.
罚金刑易科,是指在不能执行罚金刑时采取其他措施来替代执行罚金刑的制度。虽然这种制度目前还存在一些弊端,但是,由于刑罚具有确定性,而且,罚金刑与自由刑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罚金刑易科作为一种替代措施,对解决罚金刑执行难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应明确罚金刑易科的性质,确立科学的易科制度,同时也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以尽量减少其弊端,充分发挥其应有效用。  相似文献   

13.
罪素、证据和鉴定,是侵犯软件著作权犯罪的三个重要特质。罪素是侵犯软件著作权犯罪构成的基本组成要素,它决定犯罪证据的特点,并对证据的鉴定提出了特殊要求。反之,研究侵犯软件著作权犯罪证据鉴定的特点,则有利于收集、认定、运用证据证明犯罪罪素,进而完成犯罪构成要件的证明。侵犯软件著作权犯罪的特质罪素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及其复制、发行;其证据具有四个特点:系统性、储存与传送的隐蔽性、技术依赖性、易于变造性。在证据鉴定等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鉴定范围的确定、对案件事实的咨询及对鉴定意见和咨询意见的认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长期以来颇为流行的一种观点,即“刑事诉讼法是刑法的形式”提出了质疑.从程序法的概念、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该命题的逻辑错误,以及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诉讼程序和法的关系的论述等方面,对这种观点的不正确性及其危害进行了分析,并对刑事诉讼法本身的独立地位和重要价值作了阐述,以期对加强程序法建设及严格执行程序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在刑事和解制度的运行过程中,检察官客观义务在观念层面、制度层面以及实践层面都极易受到淡化或弱化,因此必须在刑事和解中坚守检察官客观义务。检察官客观义务在刑事和解中淡化弱化的原因主要在于观念层面的“和稀泥”观念浓厚以及制度层面的约束机制薄弱。可以通过观念肃清、立法完善、司法践行等途径确保检察官客观义务在刑事和解中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16.
在重刑主义的影响下,《刑修八》对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修改也侧重于重刑,本文通过对相关判例的研究分析、国外有关法律规定以及修改前后的刑法进行比较,反思重刑主义,寻找更加宽缓、适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催收的有效形式和时间问题,多家银行多张信用卡未达立案标准的数额能否累计入罪的问题以及借用他人信用卡恶意透支的刑事责任认定问题是恶意透支案件中时常涉及的问题。分析认为,催收的有效形式应为特殊催收,不包括普通催收,两次催收的时间间隔以一个月为宜;多家银行多张信用卡未达立案标准的数额不宜累计入罪;借用他人信用卡恶意透支的,申领人于实际使用人有共同故意,则共同承担刑事责任,若无共同故意,则应由实际使用人承担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8.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我国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刑事被害人合法民事权益的保护,但由于立法规定的比较简单,该制度在司法适用时存在较大争议。笔者通过对实践中存在的争议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修订和完善该制度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犯罪心理预防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当犯罪心理学揭示了犯罪心理形成的规律之后 ,便需要按照规律予以抑制和预防。因此 ,我们必须了解犯罪心理预防的特点、手段、方式方法及其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