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本文从测试性要求的角度,叙述了空空导弹测试性要求、导弹测试工作内容、可测试性设计,结合设计事例对导弹测试进行了说明,展望了虚拟试验技术在空空导弹测试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克服传统测试方法在测试数字电路板时的技术障碍,提出基于弹上总线及边界扫描的弹上设备机内自测试设计方案。在介绍IM总线(module test and maintenance bus,TM Bus)和边界扫描的基础上,论述系统测试性设计的基本概念,搭建测试试验系统,并对系统测试性设计概念和主要考核指标进行演示、验证。结果表明:该设计能简化导弹的测试流程,提高导弹武器系统的可靠性、维修性和测试性。  相似文献   

3.
空空导弹测试性验证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空空导弹测试性指标验证的主要内容、参数、试验结果的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空空导弹特点,提出了测试性指标验证样本量的确定方法、故障注入模式的选取原则、试验结果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空空导弹的测试性验证的主要内容,参数以及测试性的验证方法进行了探讨。根据空空导弹的特点,提出了以数据收集为主,以测试性验证试验为辅的方法,并对验证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部分型号空空导弹测试性定量指标表述不规范、使用混乱的情况,从测试性的概念、测试性设计和诊断要求人手,分析了空空导弹测试性定量指标对测试性设计及装备使用的作用,重点分析了某型空空导弹的测试性指标,并对以后测试性指标的提法及应注意的问题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某型空空导弹训练弹的工作机制以及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提出了该型空空导弹训练弹测试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模型,并基于ARM920T的硬件平台和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实现了测试系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空空导弹并行测试平台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详细分析各时刻系统全部资源使用情况,深入理解被测对象测试全流程的基础上.对某型空空导弹内场测试仪进行了并行测试的改造设计.硬件上增加了接口转换阵列开关及控制模块;利用LabWindows/CVI6.0提供的强大的并行机制进行多线程编程.改造后的测试仪可同时测试两枚某型空空导弹,总用时远远小于传统测试两枚弹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测试效率,节约了测试成本.  相似文献   

8.
刘鑫  崔颢  马秋 《航空兵器》2020,27(2):64-70
针对空空导弹传统测试方法的弊端,设计了一种基于快速原型的空空导弹总体性能验证系统,介绍了总体性能快速原型验证系统的软硬件组成、设计思想以及实际应用中的各种测试模式。该系统利用快速原型的方法,实现了虚拟样机与物理样机的互相连接,解决导弹性能测试与验证的覆盖度和测试深度,提高总体集成效率,提升总体性能试验能力和水平。最后对该系统的特点与难点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空空导弹测试性建模目前没有一个详细、规范的方法,文中结合空空导弹特点,对多信号流图模型概念进行了补充和改进,提出了基于TEAMS软件的适合于空空导弹测试性建模方法,并在某型空空导弹伺服系统上开展实例应用,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DSP和FPGA等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因管脚多、间距密,在电装过程中易出现焊接故障。为减少排故时间,采用了边界扫描测试方法。本文介绍了边界扫描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故障诊断的方法,并通过实例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为今后提高可测试性设计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用草酸盐共沉淀工艺制备高反应活性Ba0.6Sr0.4TiO3(BST)粉体,添加10%(质量分数)的Bi2O3·ZnNb2O6(BZN)为烧结助剂,采用传统陶瓷制备工艺制备BST-BZN复相陶瓷。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别研究BST-BZN的微观形貌和晶相组成,并测试BST-BZN复相陶瓷的介电性能参数。结果表明,添加BZN使BST的烧结温度由1350℃降低到1050℃,BST晶粒粒径约为1μm,烧结过程BZN与BST发生固溶反应,BST的XRD衍射峰向低角度偏移。BST-BZN具有良好的介电常数温度稳定性,但是由于少量Bi3+对Ba2+/Sr2+的取代、晶粒的细化、晶界相比例增多等原因导致BST-BZN可调率降低,1kV/mm的偏场作用下其可调率只有0.15%。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醋酸溶液体系中制备了未掺杂和掺Mn的钛酸锶钡的凝胶和粉末,采用DSC和XRD研究了Mn掺杂对Ba0.7Sr0.3Ti1-xMnxO3(BST)热演变及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Mn掺杂强烈影响BST体系的热演变过程特别是晶化过程,由未掺杂BST体系的双相变过程逐渐变成单相变过程;在相同热经历状况下,Mn掺杂BST体系的晶化反应充分完全,BST相结晶性良好;Mn掺杂增大BST晶体(110)晶面间距并细化晶粒尺寸。掺Mn(x=0.10)的BST体系经210~340℃热解2.5h,750℃晶化退火0.5h后可以得到单一的BST相。  相似文献   

13.
采用草酸盐共沉淀工艺制备高反应活性Ba0.6Sr0.4TiO3(BST)粉体,添加适量的B2O3-SiO2-Li2O(BSL)为烧结助剂,采用传统陶瓷制备工艺制备BST-BSL复相陶瓷。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别研究BST-BSL的微观形貌和相组成,并测试BST-BSL的介电性能参数。结果表明:添加的少量B2O3-Li2O-SiO2在烧结过程中与BST主晶相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使BST的烧结温度由1 350℃降低到1 000℃以下;B2O3-Li2O-SiO2的添加大幅改善BST的介电常数温度稳定性,引入的非铁电第二相对BST铁电性的‘稀释作用’使BST-BSL的可调率降低,但由于烧结助剂的添加量少,使BST-BSL在1 kV/mm外加偏场下的可调率仍在5%以上。  相似文献   

14.
钛酸锶钡(BST)薄膜显著的介电非线性效应归因于Ti4+偏离氧八面体中心的位移。从BST薄膜的相变行为出发,讨论影响介电性的3种因素,即组分、电极材料和薄膜厚度,以期保持BST薄膜高介电调谐率的同时,获得低介电损耗,为最大限度地提高BST微波移相器的性能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5.
为了得到性能优良的超细电容器陶瓷,采用改进的溶胶 ̄凝胶法制备高纯、超细Ba0.7Sr0.3TiO3粉体,所得粉体平均粒径为50~100nm。同时掺杂MgO,ZnO,MnO,Bi2O3,Y2O3等物质,利用(Ba,Sr)TiO3混合粉体研究超细晶(Ba,Sr)TiO3(BST)功能陶瓷的制备,并分析微量元素的掺杂和烧结温度对BST陶瓷介电性能和表面显微结构的影响,得到了介电常数为2203,介质损耗为0.004的BST陶瓷。  相似文献   

16.
以硝酸钡、硝酸锶、草酸和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草酸氧钛锶钡(BSTO,Ba0.6Sr0.4TiO(C2O4)2·4H2O)前躯体粉体,将该前躯体800℃煅烧4h得到钛酸锶钡(BST,Ba0.6Sr0.4TiO3)纳米粉体。用差热分析仪研究BSTO的热分解过程,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钛酸锶钡粉体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BSTO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可以分为失去结晶水、草酸氧钛跟(TiO(C2O4)22-)分解和BST结晶化3个阶段;所制备的钛酸锶钡粉体为高纯立方晶相,粉体呈类球状,平均粒径约为100nm。  相似文献   

17.
在Ba0.55Sr0.45TiO3(BSTO)与质量分数为55%的MgO混合的基础上,进行ZrO2掺杂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ZrO2掺入量的增加,BSTO/MgO材料的损耗基本保持不变,调谐性显著提高,但过量的ZrO2掺杂使得材料的调谐性降低。当ZrO2掺杂1%(摩尔分数)时,BST/MgO材料的介电常数为117,介电损耗为3.95×10-3(3.2GHz),介电常数调谐性达9.9%(2.0kV/mm)。利用电介质理论分析ZrO2对BST/MgO材料介电性质的改性机理。  相似文献   

18.
李志农  皮海玉  肖尧先 《兵工学报》2014,35(10):1681-1688
针对基于遗传算法的机械故障源分离(GA-BSS)方法存在的不足和量子遗传的独特优势,提出了基于量子遗传的机械故障盲源分离(QGA-BSS)方法,并与传统的GA-BSS方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优于GA-BSS方法,尤其是在快速收敛性方面,避免了GA-BSS方法早熟收敛,同时也大幅度地减少了计算量。将提出的方法应用到轴承故障分离中,能很好地提纯出轴承故障特征。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QGA-BSS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常用的在FPGA上实现NCO的查找表法和CORDIC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查找表和CORDIC算法相结合的NCO实现方法。对查找表法、CORDIC算法以及查找表和CORDIC算法相结合方法的实现原理进行设计,并分别对3种不同实现方式进行仿真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查找法和CORDIC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实现的NCO能很好地平衡FPGA上存储器资源和逻辑资源的消耗,并在产生信号的精度、速度、纯度方面也有很好的兼顾。  相似文献   

20.
炸药感度测试兰利法与升降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兰利法与升降法的测试原理、设计程序及数据分析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对某级炸药HMX的撞击感度试验的基础上,对比了两种方法的试验结果,发现兰利法对感度初始估值不敏感,升降法受初始估值的影响很大.另外,根据试验数据,计算了同一刺激量下两种方法得到的试验样品发火率,经过数据拟合得到了感度分布曲线.结果表明,在以计数法为标准进行评价炸药安全性与可靠性时,兰利法估计值的相对误差值比升降法大.当评估0.001响应点时,兰利法比升降法大16%左右;在评估0.999响应点时,兰利法比升降法大21%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