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大断面软岩巷道锚杆支护参数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断面软岩巷道的支护问题是煤矿巷道支护的一个技术难题。在分析兴越煤矿回风大巷围岩岩性、地质条件及支护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确定巷道锚杆的支护参数;应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锚杆支护参数条件下的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情况进行分析,对巷道锚杆支护参数进行优化。确定选用锚杆直径22 mm、长度2.4 m,间排距800 mm×800 mm的支护方案是最优的。现场实践也表明,支护参数选取合理,支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根据下沟煤矿破碎顶煤全煤回采巷道围岩地质条件,采用非线性数值分析软件FLAC对巷道支护参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多方案分析。结果表明,选用锚杆直径20mm,长度2200mm,间排距1m的联合支护方案是合理的。现场矿压实测也表明支护参数选取合理,支护效果较好,可为类似条件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郭卫卫 《煤》2022,(10):79-81
为合理优化150101运输巷的支护参数,基于巷道原支护方案现场应用效果,现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进行锚杆合理参数的分析,根据模拟结果得出锚杆合理排距为1 200 mm,顶板和两帮锚杆合理间距分别为1 100 mm和1 300 mm.根据运输巷具体的地质情况,结合锚杆合理参数分析结果,进行巷道锚网支护优化方案的设计,并在支护优化方案实施后持续进行围岩变形监测。结果表明:运输巷围岩支护方案优化后,巷道掘进期间围岩变形量小,保障了围岩稳定,降低了支护成本。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东曲煤矿回采工作面巷道合理支护参数,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观测的研究方法对回采巷道围岩变形原因及巷道支护参数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巷道变形严重原因为锚杆支护长度小于围岩塑性区破坏深度;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表明巷道合理支护参数为:锚杆采用Ф22×2400mm,间排距为800×800mm,锚索采用Φ17.8×6000mm,间排距为1400mm×1600mm。  相似文献   

5.
三软煤层多次采动下巷道支护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急倾斜三软煤层多次采动巷道的支护技术难题,基于赵家坝煤矿工程地质条件,对该类巷道的合理支护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巷道变形破坏的特点,分析得出了巷道围岩岩性差、应力高以及支护结构与参数不合理是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根据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提出了应采用以"锚梁网+锚索"为主体的支护形式,并对巷道关键部位加强支护实施动态叠加支护,确保巷道的稳定.结果表明:采用以"锚梁网+锚索"为主体的支护方式,多次采动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不超过250 mm,两帮移近量不超过200 mm;巷道支护15 d内,锚杆锚应力迅速增加,以后基本稳定在2~3 MPa,表明该支护方案是合理的,可以有效控制巷道围岩的变形和改善巷道围岩的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6.
何宁 《江西煤炭科技》2021,(3):38-39,42
紫晟煤业2-1012巷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三种支护方案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及变形量进行分析,得到最优支护设计参数.模拟结果表明,巷道围岩稳定性受锚杆锚固力影响较大,增大锚固力可以控制塑性区的发育,达到控制巷道围岩稳定性的目的.工作面回采期间,对巷道顶板及两帮位移量监测结果表明,巷道顶板最大移近量为92.4 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70.2 mm,巷道围岩变形量基本位于合理范围内,现有支护能够保证巷道围岩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以龙峰煤业回风大巷为背景,通过分析回风大巷布置位置,结合所处层位围岩性质,针对开口交叉处巷道不同规格、不同的条件,确定了巷道开口工艺及不同地质条件下巷道围岩支护参数。矿压观测表明:采用合理的巷道围岩支护参数后,巷道围岩状态稳定,变形可控。  相似文献   

8.
针对伊田矿1101工作面沿空掘巷实际地质条件,巷道围岩强度较低,稳定性差,支护管理困难。基于悬吊理论,对巷道围岩支护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合理确定支护参数,现场取得良好效果,为类似条件下巷道支护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合理的支护参数是确保巷道围岩稳定和控制支护成本的关键。本研究以巨龙铜矿大断面排水巷道为研究对象进行支护参数优化。方法:设计了三种支护参数,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支护参数下位移、应力及塑性区结果进行支护参数优化。结果:结果表明,锚杆支护能够有效改善围岩应力分布,避免出现应力集中。随着锚杆间距和排距的增大,巷道围岩最大位移增大,当锚杆间距和排距为1 000 mm时,巷道围岩位移最大。围岩塑性变形主要发生于巷道肩部和两帮位置。当锚杆间距和排距为1 000 mm时,塑性区深度大于锚杆长度。综合数值模拟结果和支护成本,巨龙铜矿大断面排水巷道最优锚杆支护参数为800 mm×800 mm(间距×排距)。意义:研究结果为穿断层破碎带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孙小岩  韩反子  王素娜 《中州煤炭》2016,(12):69-72,77
为了合理地确定云顶煤业13230工作其支护形式及参数,基于该面实际的地质条件,采用有限元软件FLAC3D对该巷锚杆的支护参数进行研究,针对不同的支护参数,得出了在不同的支护参数条件下掘进、回采巷时道围岩受力情况,从而确定了合理的锚杆支护参数:锚杆排距900 mm,间距950 mm,锚索排距为1 800 mm;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信息表明,巷道的变形及顶板离层等均在可控范围内,巷道支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深井破碎软岩巷道支护参数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减小九龙煤矿软岩巷道北二正巷围岩变形量,通过FLAC3D数值软件对北二正巷的支护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锚杆、锚索、喷层等支护参数进行优化,提出优化的巷道支护方式,并结合在掘进和回采动压条件下对原支护方式与优化巷道支护方式,对巷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巷道顶板、帮部、底角锚杆分别采用长2000mm、2200mm、2400mm的Φ20等强度右旋螺纹钢锚杆、喷层厚度180mm、锚索长7000mm,间排距2000*2000mm时,为较优支护方案,能有效保证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满足巷道安全和正常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2.
非等宽断面软岩回采巷道锚杆支护技术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某煤矿3煤工作面非等宽断面(宽度3.5~5.5 m)深井软岩回采巷道围岩物理力学参数,采用理论计算和非线性数值分析软件UDEC,对不同断面巷道锚梁网索联合支护参数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确定合理锚杆支护参数。对巷道围岩应力、应变、塑性区分布的分析及现场实践表明,支护方案合理,支护效果较好,为类似条件下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控制大松动圈条件下的巷道变形,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条件及设计经验,采取锚杆+锚索复合支护形式及合理的支护参数。通过后期对回风巷围岩变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知:13230工作面回风巷巷道顶底板的位移量最大为100mm,巷道两帮围岩位移量最大为127mm,围岩变形量较小,且影响较大的范围在距离工作面40m以内,巷道变形量小。  相似文献   

14.
景康飞  张召千  仝峰  谷恺  崔凯 《金属矿山》2014,32(10):42-45
针对王庄煤矿3045工作面回风顺槽跨度大、煤层破碎、巷道变形破坏严重的情况,为提高该巷道围岩控制质量,首先分析了大采高小煤柱巷道围岩的变形及受力特征;通过运用极限平衡理论合理确定煤柱尺寸、对大跨度破碎煤层巷道围岩控制机理进行分析,并结合王庄3045工作面实际情况给出了相应的围岩控制技术方案。基于原锚杆支护方案已不适应围岩控制要求,运用正交试验及数值模拟对原巷道支护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巷道表面及深部位移观测结果得知:沿空掘巷期间巷道表面最大位移量230 mm,工作面采动期间最大位移量1 049 mm,变化量均在工程允许范围内。工程实践证明围岩控制效果显著。研究实践结果对于其他大跨度破碎煤层条件下大采高小煤柱巷道围岩控制及支护参数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滑动构造区弱粘结围岩巷道破坏严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预留断面、强力支护、封闭围岩等相结合的支护方式。通过数值模拟对几种支护方案进行模拟对比分析,得出了该地质条件下联合支护方案的合理支护参数。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联合支护能够满足该地质条件下的支护要求,为相似地质条件巷道围岩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丁超 《煤》2020,29(5):54-56
以王庄煤矿8105孤岛工作面运巷为例,通过FLAC3D软件模拟不同锚杆支护参数条件下巷道围岩的变形,最终确定巷道支护方案为:顶锚杆间排距800 mm×800 mm,窄煤柱帮锚杆间排距700 mm×800 mm,实体煤柱帮锚杆间排距900 mm×800 mm,并采用锚索补强。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确定的支护方案合理,支护效果良好,巷道围岩变形在预计范围内,并且巷道掘进成本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煤》2021,30(9)
为保障S01轨道巷顶板围岩的稳定,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锚杆索支护参数分析,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得出,顶板锚杆合理的间距和排距分别为700 mm和800 mm,帮部锚杆的合理间距和排距同顶板,顶板锚索的合理布置方式为"2-1-2",根据顶板巷道的具体特征,结合锚杆索支护参数的模拟结果具体进行支护方案设计,并在巷道掘进期间进行围岩变形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巷道掘进期间,围岩在现有支护方案下顶板最大下沉量和两帮最大收敛量分别为15 mm和28 mm,围岩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花鼓山煤矿回采巷道支护难的问题,组织对井下巷道围岩变形规律进行观测研究,并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掌握了该矿受动压影响下的围岩变形规律,对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以此来合理选择回采巷道支护方式和锚杆支护参数,指导该矿回采巷道掘进和支护设计,使巷道支护方式更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9.
苏锋 《山东煤炭科技》2022,(2):59-61,64
为保障永安宏泰煤业2301工作面胶带巷围岩的稳定,通过理论和数值模拟结合的方式进行锚杆支护参数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得出锚杆合理长度为2.0~2.4 m,间排距为900~1100mm,金属网为菱形网.综合数值模拟结果和工作面地质条件,设计巷道锚网索支护方案中的各项参数,结果表明:巷道在现有支护方案下,满足回采巷道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了在支护可靠的基础上,节约支护成本,提高工程施工进度,在基于薄煤层的赋存条件相对优越,巷道围岩自身承载能力较强的条件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回风巷和运输巷的支护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确定合理的支护手段。工业试验结果显示,优化设计后,支护成本降低的同时,巷道最大围岩变形量小于200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