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基于Schema的XML文档到关系数据库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XML已成为Intemet数据表示和数据交换的标准,XML在不同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数据采用XML格式表示,因此如何有效存储和查询XML数据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基于XMLSchema的XML文档在关系数据库中的存储进行了说明,提出了相应的存储方法,并实现了XML文档到关系数据库的转换.  相似文献   

2.
本文给出了一个基于关系数据库的XML分解存储方案。首先,通过对XML语法的分析,定义了XML树,XML树是一棵结构规则的树:所有的节点都具有相同的格式。通过XML树可以把结构不规则的XML文档映射成结构规则的XML树。其次,通过定义关系XSR,将XML树存储到关系数据库中去。该方案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在分解存储时,一个XML文档只需映射到一个关系表,而其它分解方案一般需要映射到多个关系表。该方案是一个通用方案,可以处理任意的XML文档。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型映射方法可以独立于XML文档的DTD或Schema,在关系型数据库中设计固定的关系模式用于存储XML文档。采用Dietz编码方法对XML文档中的元素进行编码,通过编码值对反应元素之间的祖先/后裔关系,并在关系表中存储元素的Dietz编码值,并依此作为依据设计算法将存储于关系数据库中的XML文档进行还原。  相似文献   

4.
一种XML Schema模式到关系模式的映射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XML文档数据如何存储在主流的关系数据库中,对企业信息集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XML Schema模式到关系模式的约束保留映射算法——XSD2RS,该算法基于模式对象组件建模和约束保留机制来完成XML Schema模式到关系模式的映射,进而实现XML文档数据在关系数据库中的存储。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关系数据库XML 存储方案的数据库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储方案是XML数据管理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底层的存储表达在性能上对上层的查询和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有效地建立XML文档的存储方案是首要问题。以关系数据库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边模型映射的XML存储方案的数据库模型。在该模型中,首先依据文档中的结点类型对XML文档树进行结构细化;其次采用联合表来存储结点的值,并在该表中采用结点序号和路径相结合的方式,仅记录每一个元素结点的路径;最后在这种新的存储模式的基础上,实现了针对该模型的数据库操作。实验表明,该模型在查询速度和存储空间方面较以往的工作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XML文档的编码方案,并给出关系数据库中相应的表结构,采用Java语言基于SAX设计将XML文档存储到关系数据库中的高效算法,只用有限的几张表即可将任意数量、任意结构的XML文档存储到关系数据库中.在此基础上,给出从关系数据库中还原XML文档的算法实现,并能将对XML文档的3种常用查询转换为对关系数据库的查询.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式的XML文档关系数据库存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于XML的模式定义给出了一种使用关系数据库存储XML文档的方法.谊方法在存储文档的同时,使用元表以保存模式信息,并实现了模式所定义的完整性约束.对查询映射和由于XML的半结构化特性所导致的一些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文章也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基于区间编码方案分裂大型XML文档到关系存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一个XML文档分裂存储到关系数据库中,通常的方法是利用DOM对该XML文档进行解析,并利用DOM接口提供的XML文档树信息来实现分裂。但是,DOM在解析一个大型XML文档时效率特别低,甚至是无法胜任。文中对转换XML文档到关系数据库中进行存储和查询的策略以及区间编码方案进行了综述;基于区间编码方案探讨了如何分裂一个大型XML文档到关系存储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通用的、高效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关系数据库分裂存储的XML文档片段重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对基于关系数据库分裂存储XML文档的各种方法进行总结,并对X-RESTORE基于关系数据库的XML文档的分裂存储原理和关系存储模式进行介绍;然后对XML查询的三种计算模式进行分析;最后基于X-RESTORE给出一个重构结果文档片段的算法,并对该算法的执行代价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X-RESTORE不仅能够有效地支持XML的选择计算模式,而且能够有效地支持XML的抽取计算模式和重构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10.
首先,本文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意义,同时还概述了XML技术与数据库接口技术;其次,以字段映射为基础,结合关系数据库的特点,XML的理论与技术,详细的研究了XML模式与关系数据库的模式的映射关系,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数据库-XML-界面体系。本文还详细地介绍数据库的接口技术、根据数据源数据生成XML文档、XML文档按照一定的规则(协议)存入数据库以及生成数据库生成XML文档的部分存储过程。  相似文献   

11.
XML已成为Internet数据表示和数据交换的标准,XML在不同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数据采用XML格式表示,因此如何有效存储和查询XML数据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基于XML Schema的XML文档在关系数据库中的存储进行了说明,提出了相应的存储方法,并实现了XML文档到关系数据库的转换。  相似文献   

12.
XML已成为数据交换的事实标准,XML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更好地利用关系数据库,需要将关系数据转换为XML数据。文中对Schema和DTD进行了比较,Schema模式是XML的首选模式,并分析了Schema的结构和作用,结合电子商务开发提出了关系模式到XML Schema的转换。实现了关系模式到XML Schema的完全转换,该转换能更有效地等价描述关系模式,保证了模式转换后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3.
主要研究XML Schema到关系模式的映射方法,介绍并改进了约束保存算法,使此算法的应用范围从DTD模式扩展到XML Schema模式,并在基础上提出模式映射规则,实现了XML模式与关系模式的转换,为XML文档的关系化存储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4.
从XML到关系数据库映射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使用XML作为异构数据源数据交换中介的过程中,如何将数据从XML文件中转入到数据库中是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XML在数据库中存储方式,将DTD映射为数据库中的表的方法及算法和将XML Schema映射为关系模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给定关系模式的属性集及其函数依赖最小覆盖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模式图的规范化XML模式设计方法。定义了模式图,在模式图中增加了Keys的描述信息,给出由函数依赖集构造模式图的算法。该模式图独立于具体的XML模式语言,经分析证明,所设计的模式满足XNF。  相似文献   

16.
随着XML技术的发展,如何利用现有的数据库技术存储和查询XML文档已成为XML数据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文档编码方法,以及基于这种编码方式提出了一种新的XML文档存储方法。方法按照文档中结点类型将XML文档树型结构分解为结点,分别存储到对应的关系表中,这种方法能够将任意结构的文档存储到一个固定的关系模式中。同时为了便于实现数据的查询,将文档中出现的简单路径模式也存储为一个表。这种新的文档存储方法能够有效地支持文档的查询操作,并能根据结点的编码信息实现原XML文档的正确恢复。最后,对本文提出的存储方法和恢复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7.
聂玲  刘波 《计算机应用》2010,30(11):2941-2944
根据XML Schema中组件的定义及组件之间的嵌套关系,建立一系列从XML Schema转换成关系模式的结构映射规则和语义映射规则。基于这些规则实现一种转换算法,从Schema中提取出关系模式,并且证明映射得到的关系模式满足4NF。结果表明得到的关系模式不仅包含了XML Schema中所有的结构和内容信息,还能保留大部分语义约束信息,减少存储冗余。  相似文献   

18.
基于编码的XML关系数据库存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XML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关系数据库技术存储和查询XML数据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前、后序编码的XML关系数据库存储方法,该方法采用的模式映射方法能够使基于不同DTD(或schema)的XML文档保存在同一个关系表中,支持快速的XML路径查询,且具有较高的XML文档重组效率.对该方法中递归模式的处理技术也进行了讨论.实验表明,与XRel,Florescu和Kossman等人提出的XML关系数据库存储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缩短复杂XML路径查询(如带条件谓词约束的路径查询)的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关系的XML数据存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XML正成为Internet上数据表示与交换的标准,如何存储XML数据是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在系统实现时采用了基于关系数据库的存储方式。文章对于关系模式如何由DTD生成、等问题,做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