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水利文化与现代水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积淀形成了本身独特的文化底蕴,同时,在现代水利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水利科学、水利文明、水利发展为特征的水利文化。 水利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以水利活动为中心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水利文化不仅是历史的文化,也是发展的文化;不仅是继承的文化,也是创  相似文献   

2.
水利文化,它是一个具有鲜明水利特色的文化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水利文化有着不同的内容。因此,要全面科学地阐述当代中国水利文化的内涵,我们必须从对水利的基本涵义研究入手,仔细解读水利文化的历史发展与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宋代(公元960~1279年)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封建制度高度完备,经济社会极大发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的国家。究其原因,一方面得益于日臻成熟的封建经济关系和高度完备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就是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经过持续不断的水利基本建设,兴修和修复水利工程,促进了经济发展。宋人对水利的认识不仅超越了以前,而且在实践上,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治水模式,体现了与以往历史不同的特点,取得了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治水业绩。1宋人对水利重要性的认识水利是农业社会的重要基础工程,它关系到农业的发展与社会稳定。宋…  相似文献   

4.
灵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全面系统梳理了灵渠水利工程体系及其开凿的自然背景、工程科学技术价值;简要分析了灵渠工程的水利功能和历史影响,以及灵渠水利工程的历史文化特征。灵渠作为极具价值的水利遗产,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等科技特点和文化特点,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融入了区域自然环境,是水利工程与自然环境融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典范。充分挖掘以灵渠为代表的水利工程遗产的科技、文化价值,研究总结传统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经验,对现代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1.桃林湖水利风景区文化要素解析桃林湖水利风景区是依托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桃林口水库工程景观和周边自然、人文景观建成的生态旅游区,与水共生的水文化及所属区域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构成了桃林湖水利风景区主要文化体系。1.1水/河流文化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河流作为联系水、自然与人类的界面,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而且已经渗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水文化同其它行业文化一样丰富多彩。数千年来,人类为根治水害,进行了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搏斗。水文化的发展史,实质上是一部治水治国,治水兴邦的历史。人们在征服江河兴修水利的斗争中,建立了丰功伟绩,也创造了灿烂的水文化。所谓“水文化”,是指水利界根据本民族的传统和本行业的实际,长期形成的共同文化观念,传统习惯,价值准则,道德规范,生活信念和进取目标。水文化隶属意识形态,被人们誉为水利生存的支柱,成功的关键,无形的资产。它是水利  相似文献   

7.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人类工程史上的伟大奇迹,反映了我国传统水利科技、传统文化思想的先进性、可持续性与可继承性。都江堰灌区在两千余年的历史中,形成和积淀了丰富的水管理制度与经验,是今天都江堰水利文化建设亟待挖掘和研究的内容。建设都江堰水利文化,不仅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有力措施,而且是完善灌区水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王治强 《中国水利》2006,(15):40-41,55
针对长江荆江河段和汉水下游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防洪能力较低、易遭受洪水灾害等特点.对洪水进行了分析。同时,从防洪、工程治理和调度应用,充分发挥现有水利设施效益亟待解决的问题出发.提出了相应的防洪对策。  相似文献   

9.
弘扬和发展先进水文化促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陈雷 《中国水利》2009,(22):17-22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之根,也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不断前进的推动力。作为文化分支的水文化是在水利发展中形成的宝贵财富。在水利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交融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密切的今天,文化的影响力日渐凸现。从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人和水的关系,为解决我国依然严重的水问题寻求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0.
源远流长的都江堰水利文明,承继过去,面向未来。其"人水和谐、道法自然"的思想精髓,会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因特殊的地理环境、特定的工程建设者的精神和时代的发展而更加璀璨。  相似文献   

11.
金绍兵 《中国水利》2010,(19):65-67
水利风景区与其他各类景区(保护区)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水"是水利风景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核心要素,文化是风景区的灵魂。从文化的视角分析水利风景区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认为水文化和地域文化、历史文化是水利风景区的三大文化组成,而水文化是水利风景区最具特色的文化,和其他各类景区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并据此提出以先进的水文化引领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12.
江河志、水利志是中国特有的记载水利事业的专书。现代江河水利志编纂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迄今为止已经完成近2000多部江河志和水利志,为我们和后人留存了20世纪以来水利事业最珍贵的资料,以其资料的权威性、序列完整性成为水利行业重要的基础数据资源。江河水利志目前正进入全面完成第一届修志任务最后阶段,部分流域和省市进入了续志或第二轮修志的准备阶段。本文基于近30年水利事业内涵的转变与扩展,讨论了已有江河志水利志在资政、存史等功能方面的长处与不足;指出正在编纂之中或规划中的江河水利志应从篇章结构到内容都应在如实地反映水利事业时代特点,从篇章结构设计到内容应当对水行政、工程管理、水灾害与灾害管理、水资源与水资源管理、水利文化与水利遗产保护等方面有所充实或完善,在如实记载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以及水利的社会与环境效益,记载江河湖泊和水库的演变,记载最近20年治水方略变革等方面更加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3.
3S集成技术在"数字水利"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介“数字水利”,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3S集成技术的基本概念,在其基础上,综述目前我国3S技术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应用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水利文化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文化是水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阐述了文化和水利文化的涵义及功能,并指出水利文化建设作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现代经济文化建设,必将推动水利事业的大力发展,加速实现水利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水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水事活动中,形成的与用水、节水、爱水、护水、崇水相关的精神形态文化,具有厚重性、多样性和主导性特征,不仅是我国水利行业的特色文化,而且还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8年10月淮河流域四省治淮宣传工作会议至今,我国学术界对水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结合水文化研究的新动态、新形态、新业态,本文通过全面、系统地收集水文化最新研究成果,从水文化理论研究进展、水文化遗产研究进展、水文化传播研究进展、地域水文化研究进展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择要论述,在此基础上,从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向、研究手段等方面,对水文化研究进行展望,以期推进水文化传承创新,不断把中华优秀传统水文化研究持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南水北调洪泽站建筑方案设计介绍,探讨水利工程建筑环境设计创造的一些方法和原则,抓住水利工程自身工艺特点和特殊地理环境,结合特定历史文脉,创造新时代水利枢纽,强调南水北调沿线建筑环境设计要站在一定历史高度进行系统化设计,探讨水利工程设计结合后期管理及旅游开发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水利志是传承水利文化,弘扬和发展水利文化的重要载体.基于网络公共信息资源和传统文献资源,对新中国编修的水利志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手段,对30余年来水利志发展历程、特点和原因进行了分析,从一个侧面描述了水利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8.
对花都湖工程的规划设计进行介绍,规划方案注重保护河道自然生境,充分利用历史和现状场地条件,突破了以往传统水利工程的生硬、单一和枯燥,将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水景观融为一体,为河道整治、人工湖建设与现代城市水利建设理念相结合提供了一宗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贺州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组成及其基本情况,分析了这些单位在组织机构、人员素质、服务能力、运转资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该市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许继军  陈进 《中国水利》2012,(10):46-48
从历史和发展角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水利发展规律进行了探讨,归纳了不同发展阶段长江水利建设内容及时代特征,并从水的自然、社会和资源属性对生态水利、民生水利、资源水利和工程水利的本质进行了诠释,指出长江流域水利建设呈现螺旋式发展规律.认为当前民生水利发展需从高起点出发,通过规范化、信息化的监管,为民众提供更高的水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