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2003年江苏省淮河流域防汛抗洪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2003年江苏省淮河流域发生了1954年以来的最大洪水,里下河等地区发生了1991年以来最严重的内涝.在国家防总、淮河防总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上下、广大军民的共同努力,防汛防旱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  相似文献   

2.
从水沙条件探讨黄河下游上下河段冲淤调整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以往对黄河下游河道上段(高村以上)和下段(高村到利津)冲淤调整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1960~1999年422场次洪水资料的统计分析,按三门峡水库不同运用期分析了上下段的冲淤关系,建立了上下段排沙比与水沙系数的关系,认为上下段冲淤关系随水沙搭配条件而变:水流严重不饱和时上下段冲淤性质一致;轻度不饱和情况下上下段冲淤性质相反;水沙搭配基本平衡时上下段冲淤变化不大。根据上下段冲淤临界水沙系数关系绘制了上下段冲淤关系图,并首次按三黑小(三门峡、黑石关、小董三站)水沙搭配进行了定量分区:上冲下淤、上淤下冲、上下皆冲和上下皆淤区。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以前填筑的堤防大多填筑质量不高,加上多年运行和人为损坏,堤身渗漏严重,直接威胁堤防的安全运行。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技术具有截渗效果好、施工方便和造价较低等优点。中运河张庄~窑湾段堤防加固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技术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长江上游宜宾以下河道采砂规划编制工作2005年10月启动.规划力求科学划定禁采区、禁采期、可采区、可采期、年度开采总量等指标.规划主要有基础性分析和研究分析两部分内容.规划编制中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即采砂总量控制与泥沙来量的关系,可采区与可采点的关系,可采区规划和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可采区规划与年度实施要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长江上游的泥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易哲文 《四川水利》2003,24(5):29-33
本文较详细地分析了长江上游的泥沙问题,包括多年平均含沙量与输沙量,重点产沙区,泥沙的年际变化规律及含沙量的发展趋势,泥沙的年内分配与粒径级配,上游泥沙的走向等。并介绍了长江上游泥沙测验的站网布置与含沙量的采样方法,以及推移质的测验方法及其成果,最后简要讨论了三峡工程的泥沙问题。  相似文献   

6.
用多种洪水演进方法对郁江上游南宁、百色年最大洪水、特别是百色到南宁区间洪水作了分析计算,得出百色至南宁区间设计洪水成果,与实测比较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汉江上游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通过安康长系列水文资料分析,论述了汉江上游流域内降水、径流、泥沙的变化规律,同时提出了暴雨洪水特性、水力资源有效利用两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岸堤水库作为临沂市重要水源地,净化水源改善水质是生态防护的主要目标。通过生态措施,优化配置,利用物理、生物流程防治农业生产带来的面源污染,发展有机农业;通过完善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克服资金困难,保证生态建设顺利实施,建立生态防护长效机制,确保清水入库和水库水源地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9.
Use of water and sediment resource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Huang He has not been fully developed so far. Suggestions have been made for further developing and using the resources. North China is seriously deficient in water resources. Water diversion from the Huang He could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alleviating shortages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before the projects of diverting water from the Changjiang are completed.  相似文献   

10.
王渺林 《四川水利》2006,27(1):25-26,24
长江上游洪水预报精度和水情信息收集和传递的时效性,直接影响三峡库区的防洪调度。本文对长江上游水情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情况作了介绍,包括系统的结构功能、软件设计以及特点等。系统于1999年开始在长江上游防汛部门正式使用。运行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运行可靠、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等特点,提高了信息收集和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效,大大减轻防汛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但受现有条件如水文测报条件的限制,系统发挥功能有限。为满足未来洪水预报的精度和央时性要求,提出在长江上游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支持下的流域洪水监测与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黄河下游河段小浪底、花园口、高村、艾山、利津水文站1950—2016年水沙资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测资料分析与理论分析对黄河下游水沙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70年来黄河下游沿程各水文站年水沙量整体上呈现减小的趋势;水沙年际间、年内分配不均匀;1986年后下游水沙关系明显恶化,2003年后水沙关系又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黄河下游大流量减少,小流量增多,输水输沙主要集中在1000~4000m~3/s洪水中;确定保证下游微淤甚至冲刷的来沙系数应不超过0.01kg·s/m~6。分析黄河水沙变化特点,掌握其变化规律可为缓减黄河下游水沙关系,完善治黄方略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