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介绍了基于高速摄像机的V极面智能交流接触器三维动态特性测试装置。应用该装置对不同合闸相角下的V极面智能交流接触器动态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测试,在大量测试数据的基础上对V极面智能交流接触器的动态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应用ANSYS软件对V极面智能交流接触器的吸力特性进行仿真计算,并与平极面智能交流接触器进行分析比较,得出V极面智能交流接触器性能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智能交流接触器的基本结构特点和功能。设计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电路实现交流接触器的智能控制功能,包括高压选相合闸、低压吸持以及微电弧能量分断等功能。之后通过Matlab软件的Simulink仿真和分析了高压强激磁电路。最后依靠该智能控制电路完成智能交流接触器的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3.
智能交流接触器自校正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电力电子传统的电压控制模式及Buck电路经改造应用于交流接触器的智能控制中,实现了智能交流接触器的闭环控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入主触头状态捕捉电路的自校正控制方案,分析自校正控制的工作原理,采用电流扫描方式实现自校正控制,使智能交流接触器具有起动过程自校正功能,减少了智能交流接触器起动过程中的触头弹跳。通过对自校正参数的记忆,精确复现起动电流,减少了智能交流接触器在线运行的触头弹跳。该控制方案对接触器本体的结构参数依赖较低,对输入电压波动不敏感,可以自动调整吸力特性,不需要对接触器进行复杂的建模仿真即可完成相对优化的过程控制,提高智能交流接触器的电寿命,结合相关实验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智能交流接触器动态仿真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仿真了智能交流接触器的动态特性,分析了智能控制对其特性的影响和优化。基于多段电压控制,通过改变输入控制PWM占空比调整线圈电压。应用AN-SYS软件计算静态电磁吸力,应用ADAMS软件计算动态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和触头行程。与普通接触器比较,该智能交流接触器触头弹跳和能耗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5.
智能交流接触器是一种新型控制电器,对接触器进行整体设计是提高接触器性能指标的重要手段。以有限元软件ANSYS的参数化设计语言为基础,结合C语言对智能交流接触器的电磁系统和触头系统进行计算,并结合VB与VC语言设计具有可视化人机交互界面的程序,经过试验参数验证得知该方法结果准确,为智能交流接触器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智能交流接触器是一种新型控制电器,对接触器进行整体设计是提高接触器性能指标的重要手段。以有限元软件ANSYS的参数化设计语言为基础,结合C语言对智能交流接触器的电磁系统进行动态计算,结合VB语言设计具有可视化人机交互界面的程序,经过实验参数验证,该方法结果准确,为智能交流接触器的优化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针对小容量智能交流接触器,提出一种全新的控制方案.采用3台分立的磁保持继电器作为智能交流接触器本体,进行三相电路的智能控制.在动态计算的基础上,将可视化技术引入智能交流接触器的设计中,形成了便捷、直观的可视化设计软件.该设计具有体积小巧、控制简单灵活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在智能交流接触器智能控制系统和平面镜辅助成像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单目高速摄像机采集智能交流接触器动态过程的序列图像,进行智能交流接触器三维动态特性测试的方法。从图像序列中检测识别智能交流接触器运动部件的特征标记点,动态跟踪特征标记点的位姿,从而对智能交流接触器动作机构动态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测试与分析。该测试技术与分析方法对智能交流接触器运动的智能控制、样机优化设计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基于电磁场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原理,将单极交流接触器改造为双线圈结构,使其具有可控电磁反力,并利用基于高速摄像机的智能交流接触器三维动态测试与分析技术,对双线圈单极智能交流接触器的运动过程进行测试,分析测试数据得到具有电磁可控反力的双线圈单极智能交流接触器具有更快的合闸及分断特性,有利于实现微电弧能量分断。  相似文献   

10.
这种适用于宽电压输入,交直流通用的新型智能直流接触器,将可控电力电子器件与改造过的交流接触器本体相结合.通过单片机智能模块的控制.实现了主回路的无弧通断。同时.针对直流接触器的工作场所,采取了相应的抗干扰措施,提高了其电磁兼容性能。  相似文献   

11.
开发了一种基于专用集成电路的智能交流接触器。通过电子线路控制交流接触器触头接触时的碰撞速度,以减小接通过程的触头弹跳。阐述了系统结构和芯片内部结构,进行了智能交流接触器和普通交流接触器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智能交流接触器具有节能、降噪和提高电寿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带通信功能的新型智能交流接触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志红  张培铭  郑昕 《低压电器》2001,(4):10-11,50
本文介绍了一种带通信功能的新型智能交流接触器,其实现了与主控计算机进行双向通信的功能,此智能交流接触器具有无弧或少弧分断的特点,实现了起动,吸持,分断全过程的动态优化控制,达到了节能,节材,无噪声,高操作频率和高电寿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交流接触器采用节能技术来降低其操作电磁系统所消耗的电功率。介绍了节能交流接触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分析了交流接触器能量损耗机理,给出了节能运行方案及措施。指出应根据节能原理,结合微机控制技术进行智能型节能交流接触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新型智能切换电容器接触器.在现有普通交流接触器的基础上,对其控制回路进行特殊改造,在接触器触头端电压过零点附近将电容器投入,能有效地将涌流控制在电容器额定电流的5倍以内.分析了限流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接触器具有自适应、节能、无噪声和可靠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高性能的智能交流接触器,其在智能交流接触器的基础上,仅在触头首开相上并联上一个单向晶闸管就实现了交流接触器的三相同步过零分断,大大提高了智能交流接触器的性能指标和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交流接触器节能技术的应用。分析了交流接触器电磁系统消耗功率的产生原因,给出了节能方案,重点介绍了节能技术在TJ40系列交流接触器上的应用及特点。该方案有助于减少交流接触器的功耗。  相似文献   

17.
新型智能混合式交流接触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混合式智能交流接触器,其仅用2个单向晶闸管就实现了接触器的少弧或无弧运行,且大大降低成本,减少体积。该接触器实现了全过程的动态优化控制,达到了节能、节材、无噪声、高操作频率、高电寿命,且可与主控计算机进行双向通信。  相似文献   

18.
设计并完成了以开关电源为基础、单片机为核心,并且带有后备电源系统的抗晃电智能交流接触器控制模块。通过智能控制模块实现接触器动态过程控制,形成寿命高、可靠性强的新型电磁式智能接触器产品,可以广泛应用在石化、钢铁、矿山等对连续性生产要求比较高的企业中。  相似文献   

19.
接触器的动态特性分析对于其优化设计非常重要,触头及铁心的振动弹跳直接影响接触器的寿命。该文针对一种新型带反馈的智能接触器,提出了2组周期性相互转换的方程组,耦合了电路、电磁场和可动部分摩擦的影响,并采用虚拟样机技术,研究其闭合的动态过程。提出结合触头接触电阻,对触头的弹跳情况进行仿真。最后,利用提出的方法,优化了不同电压下智能接触器脉宽调制器(PWM)波的占空比,并采用仿真和实验2种方法验证了在该最优占空比下,智能接触器的弹跳时间较普通交流接触器大幅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