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小麦面筋蛋白的酶解效率,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预处理的小麦面筋蛋白,以水解度(DH)、多肽得率为指标,研究酶解时间、SDS添加量、底物浓度、酶浓度、pH对酶解效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SDS能显著提高酶解效率,酶解小麦面筋蛋白制备多肽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4h,SDS添加量4 mg/mL,底物浓度8 g/100 mL,酶浓度9 mg/mL,此时,DH、多肽得率分别为12.36%、57.24%.  相似文献   

2.
酶解法制备鹿茸多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酶解法制备鹿茸多肽的条件,采用双酶水解的方法制备鹿茸多肽。在相同的条件下,用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水解鹿茸蛋白。以水解度和多肽得率为指标,确定了胰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为最佳酶系组合。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最佳的酶解工艺条件:温度48℃、pH7.2、底物浓度7.5%、酶与底物浓度比6000U/g,两种酶比例为1:1,水解时间4h。在此条件下用胰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对鹿茸蛋白水解,水解度为32.5%,多肽得率为72.8%。  相似文献   

3.
碱性蛋白酶酶解绿豆分离蛋白制备多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杨  江连洲  王梅  刘琪 《食品工业科技》2011,(10):384-387,390
选用Protex-6L碱性蛋白酶对绿豆分离蛋白进行酶法水解生成多肽,以多肽肽得率为考察指标.对其酶解工艺进行研究。基于单因素实验,考察了酶解条件:pH、酶解温度、底物浓度、加酶量、酶解时间等对酶解的影响,利用DesignExpert7.1.1软件设计响应面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pH9.37、酶解温度55℃、底物质量分数7.0%、加酶量5000.02U/g条件下酶解4.76h,多肽得率可达到91.37%。  相似文献   

4.
杨越  罗鹏  陈国刚 《粮油加工》2014,(2):36-39,42
试验以低温脱脂葵花籽粕为原料,进行脱脂和脱绿原酸处理后,用碱性蛋白酶制备葵花籽多肽。以水解度和ACE抑制率为评价指标,对底物浓度、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pH值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碱性蛋白酶制备葵花籽多肽的最佳水解工艺。结果表明:底物浓度为15g/mL、加酶量为3 700U/g、酶解温度为56℃和pH值为8.2的条件下水解3h,ACE抑制率可达63.74%。  相似文献   

5.
研究南方养殖刺参性腺多肽的酶解提取条件,并分析南北刺参性腺多肽抗氧化活性。选用复合蛋白酶对刺参性腺进行水解,以酶解多肽得率为指标,选取酶解温度、底物浓度、pH、酶解时间、酶用量等为主要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以上5个因子进行优化,确定刺参性腺多肽酶解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刺参性腺多肽酶解最佳条件:温度为56 ℃,底物浓度11.5%,酶添加量0.5 mKat/g,pH7.1,酶解时间4.5 h,此时刺参性腺多肽得率可达到67.97%±0.96%,与预测值相差0.26%。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刺参性腺多肽浓度在40 mg/mL时,羟自由基抑制率与超氧自由基抑制率均大于0.1 mg/mL的维生素C溶液,60 mg/mL刺参性腺多肽的FRAP值大于0.1 mg/mL的维生素C溶液,南、北方养殖刺参性腺酶解多肽的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用8种不同的商业化蛋白酶酶解米糠蛋白,以对ACE的抑制率为试验控制指标,筛选出较优的蛋白酶D。选用酶解时间、底物浓度、酶底比、pH值、温度5个因素为试验控制参数,以酶解液对ACE的抑制率为考察指标,进行正交和验证试验,得出D酶酶解的最优工艺条件:时让200min,底物浓度0.05g/mL,酶底比0.05g/g,pH值为7.0,温度55%,此时抑制率和水解度分别为88.8%和4、76%。  相似文献   

7.
以液压压榨澳洲坚果粕为原料,分析了其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与氨基酸组成。采用碱性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催化酶解澳洲坚果粕蛋白制备多肽。以水解度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考察了各因素对澳洲坚果粕蛋白水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压压榨澳洲坚果粕中含有32.25%的蛋白质,17 种氨基酸,含量为25.05%。碱性蛋白酶各因素对澳洲坚果粕蛋白水解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加酶量>酶解pH值>底物质量浓度,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60 ℃、酶解时间3.5 h、底物质量浓度110 g/L、酶解pH 8.0、加酶量2 400 U/g,在此条件下水解度达到了22.83%。中性蛋白酶各因素影响水解度的主次顺序为:加酶量>酶解时间>底物质量浓度>酶解温度>酶解pH值,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5 ℃、酶解时间3.5 h、底物质量浓度100 g/L、酶解pH 7.0、加酶量3 200 U/g,水解度达到了22.78%。碱性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各因素对澳洲坚果粕蛋白水解度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碱性蛋白酶酶解液压压榨澳洲坚果粕制备多肽的效果优于中性蛋白酶。  相似文献   

8.
羊骨酶解物中促进钙吸收肽的酶解工艺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利用中性蛋白酶酶解羊骨,以酶解液中游离钙含量为考核指标,以酶浓度、底物质量浓度、pH值、温度和水解时间为实验因子,采用5因子2次正交通用旋转设计进行试验,对羊骨的水解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为:中性蛋白酶的添加浓度为150U/g,底物质量浓度1∶4,pH值7.0,温度55℃,酶解时间为7h。在这样的酶解条件下,酶解物的钙含量为196.8mg/100g。  相似文献   

9.
用8种不同的商业化蛋白酶酶解米糠蛋白,以对ACE的抑制率为试验控制指标,筛选出较优的蛋白酶D。选用酶解时间、底物浓度、酶底比、pH值、温度5个因素为试验控制参数,以酶解液对ACE的抑制率为考察指标,进行正交和验证试验,得出D酶酶解的最优工艺条件:时让200min,底物浓度0.05g/mL,酶底比0.05g/g,pH值为7.0,温度55%,此时抑制率和水解度分别为88.8%和4、76%。  相似文献   

10.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在pH渐变条件下用碱性蛋白酶水解制备大豆多肽。采用序贯设计的方法考察了底物浓度、起始pH、温度、酶浓度、酶解时间对大豆蛋白水解的影响,并由此确定了最佳的酶解工艺条件:底物浓度4.92%、酶与底物蛋白比为2 758 kat/g蛋白、温度55℃、起始pH 11.0、水解时间7 h。在优化的条件下大豆蛋白的水解度可达到39.10 mg/100 g,多肽得率为63.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