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长余辉发光材料亦称之为磷光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发光材料,在工农业、消防、日常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简述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剖析长余辉发光材料发光机理,对长余辉发光材料有着积极的研究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孟媛  史长林  张鸿  刘建军 《河南化工》2010,27(8):7-7,65
综述了近几年来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对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合成方法和发光机理进行了一些概括性的介绍,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针对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在发光陶瓷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而更好的把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应用到陶瓷制品上提供更为简单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钟丹  汤明  王荃 《广东化工》2008,35(5):49-52
文章系统介绍了目前各种稀土离子激活的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种类、特性、组成、结构、发光机理和制备技术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同时根据长余辉发光材料领域的研究现状,探讨了长余辉发光材料领域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相似文献   

5.
秦英德  王可嘉  邹旋  张伟 《广州化工》2007,35(4):7-9,20
介绍了稀土掺杂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硫化物、硫氧化物、钛酸盐等基质体系的红色长余辉发光机制。及传统的高温固相法以及溶胶-凝胶法、燃烧法等稀土红色长余辉材料的制备技术,提出了对红色长余辉材料今后发展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长余辉发光材料制备方法,主要激活剂组分在发光材料中的作用,助熔剂组分B2O3对发光材料晶相的稳定和发光性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稀土掺杂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硫化物、硫氧化物、钛酸盐等基质体系的红色长余辉发光机制.介绍了传统的高温固相法以及溶胶-凝胶法、燃烧法等稀土红色长余辉材料的制备技术.提出了对红色长余辉材料今后发展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系统地介绍了铝酸盐长余辉的发展历史、发光机制和制备方法,评述了铝酸盐长余辉材料研究现状,对铝酸盐长余辉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用高温固相还原法合成了无稀土激活离子Y2O2S:O.09Ti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了Li2CO3,Na2CO3,K2CO3、K3PO4和K2HPO4等5种助熔剂对Y202S:Ti磷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K2HPO2外,加入Li2CO3,Na2CO3,K2CO3与K3PO4助熔剂均可得到单相Y2O2S:Ti晶体。发射光谱结果显示:不同助熔剂的加入并没有改变样品发射谱主峰位置(565nm),但对其峰强度产生明显影响。助熔剂也显著改善了Y202S:Ti的余辉亮度,特别是Li2CO3。10min衰减时,Y2O2S:Ti样品的余辉亮度从加K2CO3助熔剂的0.15mcd/m^2增加到加Li2CO3助熔剂的10.1mcd/m^2。用紫外光激发样品,移去光源后,加Li2CO3助熔剂合成的样品在暗室中的余辉时问可持续达5h(0.32mcd/m2).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白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2O2S∶Tb3+,Sr2+,Zr4+,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照度计和热释光谱仪研究了煅烧温度对样品物相、形貌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50℃煅烧时,样品为Y2O3与Y2O2S的混合相,其中Y2O3为主相:在1000和1 050℃煅烧时为纯的Y2O2S相;当温度高于1 050℃时.再次出现Y2O3相;用288 nm波长光激发样品,Tb3+发射峰形状与位置不变,其中位于417nm蓝光与544nm黄绿光主发射峰归属于Tb3+的5D3→7F5与5D4→7F5跃迁;当煅烧温度为1 000℃时,样品的能级陷阱深度为0.64 eV,余辉时间为160s(≥1mcd/m2).  相似文献   

11.
采用燃烧法合成了CaAl2O4:Eu2+,Nd3+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了PEG(聚乙二醇)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对发光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燃烧产物主晶相为单斜晶系的CaAl2O4;PEG的添加有效提高了CaAl2O4:Eu2+,Nd3+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初始亮度,但余辉时间没有得到延长。  相似文献   

12.
朱艳  赵武学  贾仕奎  裴涛 《贵州化工》2011,36(2):20-21,26
研究了热处理对聚丙烯(PP)/MMT复合材料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地对共混体系进行热处理,分子链段加速重排以提高结晶度和使晶体结构趋于完善.聚合物的一部分结晶形态逐渐由β晶型向α晶型转变.PP/MMT复合材料的结晶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用HAAKE流变仪评价了氧化镁和氧化锌的热稳定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锌具有较好的初期稳定作用,但对长期热稳定反而不利;氧化镁的作用则相反。用不同规格的氧化镁和氧化锌的研究还表明,不同规格氧化镁主要影响PVC的初期色相,而不同规格氧化锌对初期和长期稳定性都有影响。最后,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测试表明,采用这种稳定体系时,设备的温度不宜超过180℃。  相似文献   

14.
何亚梅  李桥 《四川化工》2010,13(5):16-19
在CO2气体浓度和晶型控制剂H2SO4加入量不变的条件下,采用间歇鼓泡碳化法制备碳酸钙基复合钛白。研究了Ca(OH)2初始浓度、CO2气体流量的优化参数。结果表明:TiO2颗粒比较稳定地镶嵌在碳酸钙基体上,随反应时间的进行,pH值逐渐由13下降到7左右,随CO2气体流量增加,反应总时间减少;随Ca(OH)2初始浓度增加,反应总时间增加,复合钛白平均粒径增大,最佳Ca(OH)2初始浓度为10.5%~12%。  相似文献   

15.
在实验室的间歇反应器中研究了在Al_2O_2和Co/Al_2O_3催化剂上臭氧催化降解水体中N-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催化剂的添加显著地提高了NDMA的降解效率。主要试验参数的研究表明:Co/Al_2O_3的投加量、臭氧的投加量、温度等试验参数对于降解率有很大影响;当单位体积溶液中催化剂Co/Al_2O_3的投加量为167 mg/L、臭氧的投加量为3 mg/L时可以获得最佳的降解效果。随着温度的升高,NDMA降解去除率逐渐升高,当反应温度由283 K升高到323 K时,在Al_2O_3和Co/Al_2O_3上NDMA的降解效率分别由17.4%、55.4%提高到69.4%、82.5%。另外,在催化剂上添加K元素可明显提高Co/Al_2O_3臭氧催化降解NDMA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纳米ZnO制备过程中的热处理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ZnO,研究了热处理条件对粒径的影响。通过TG-DTA,XRD的研究表明:老化时间越长,焙烧温度越高,焙烧时间越长,升温速率越慢得到的纳米粒子粒径越大。  相似文献   

17.
借助DTA,XRD和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TiO_2和热处理温度对高镁钢渣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TiO_2质量分数增加,微晶玻璃的玻璃化温度和析晶温度降低,抗弯强度和维氏硬度提高,热膨胀系数下降;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微晶玻璃的热膨胀系数下降,抗弯强度和维氏硬度在1 100℃达到最高。同时整个样品结构由玻璃相为连续相过渡为晶体为连续性相,主晶相是MgSiO_3。  相似文献   

18.
曾春莲  蔡涛  黎莹  杨微 《广州化工》2010,38(12):204-206
在100℃~200℃的温度范围,用蓝宝石校正DSC测量比热容的系统误差,得到校正系数K(T)=-6×10-7T2+6×10-5T+0.9922。通过测量α-Al2O3的比热容来验证准确性,结果表明:用校正公式Cpmd=K(T)Cpms,对α-Al2O3的比热容测量值Cpms进行校正,校正值Cpmd与文献值Cpstd非常吻合,相对误差小于0.67%。在此基础上测定复铜板玻璃化转变区的比热容,其结果与预期值相符。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Mg2B2O5晶须增强AZ91D镁基复合材料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镁基复合材料的耐蚀性能与其组织和结构密切相关,其β-Mg17Al12相的数量、形状以及α-Mg相中Al的含量都对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有影响。经固溶处理后(T4),材料的耐腐蚀性下降;经人工时效处理后(T5),材料的耐腐蚀性提高;经固溶+人工时效处理后(T6),材料的耐腐蚀性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20.
以SnCl4·5H2O和SbCl3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纳米级掺锑二氧化锡(ATO)的前驱物,在一定条件下热处理,成功制备了直径为10~30nm,长为50~500nm的金红石结构的ATO纳米棒.运用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及比表面仪(BET法)对纳米棒进行了表征,初步探讨了其形成机理,较系统地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及热处理时间对粉体形貌结构和导电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