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提高连续性大暴雨的监测预警能力,文章利用MICAPS天气图、云图、地面实况、江西WebGIS雷达拼图和FNL再分析等资料,对2020年7月8—10日梅雨锋连续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文章详细介绍了天气实况及灾情,对天气形势进行了演变分析;对云图、MCS特征,回波特征及地面中尺度辐合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成果为提高大暴雨的监测预警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做好冬季雨雪冰冻天气的预报服务工作,文章利用常规MICAPS资料、区域自动气象站数据和雷达回波拼图产品等资料,采用天气学、雷达气象等方法,对2020-12-13—2020-12-14赣北地区1次雨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天气形势上分析了高空形势演变、地面天气图和温度层结演变;雷达回波特征上分析了单部雷达回波特征、雨雪回波垂直结构和雨雪回波STI特征。研究结果为江西北部雨雪天气的监测预警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2016~2019年MICAPS常规天气图资料、卫星云图资料、江西WebGIS雷达拼图资料和单站SA雷达等数据,采用统计方法、形态分析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江西副高边缘强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高边缘主要有副高边缘辐合型和副高边缘低槽型两种类型。同时阐述了WebGIS雷达拼图回波特征和单部雷达产品特征,以及副高边缘雷暴移动的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4.
为在网络环境下解决钣金展开设计、优化排样和数控下料等问题,研究并开发了分布式钣金CAD/CAM应用系统。系统以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实现展开计算和绘图,以客户/月艮务器(C/S)模式实现钣金件优化排样和处理数控代码;为实现系统分布式服务,应用了基于.NET框架的Web服务和代理技术;通过分布式产品数据共享,采用遗传算法或其他启发式算法,将展开设计结果进行优化排样;同时,通过数控工艺规划、前后置参数设置和数控代码仿真,获得数控加工代码。最后,以实例说明了钣金设计的网络化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婺源冰雹和雷暴大风天气的短临预报预警能力,文章使用MICAPS天气图、婺源国家站数据和江西WebGIS雷达拼图等资料,采用天气学、雷达气象学等原理与方法,对2022-07-29婺源冰雹、雷暴大风的回波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婺源局地冰雹和大风强对流天气预报难度大;边缘清晰的MCS云团入流边界处容易造成强对流天气;出现冰雹和大风后,弱超级单体有个减弱的过程。研究结果为婺源冰雹、雷暴大风天气的短临预报预警与气象服务工作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一套基于B/S结构、交互型和派生型复合的WEB-CAPP原型系统,建立了WEB-CAPP系统与异构系统信息交换和共享模型.针对工艺BOM导入模块和工艺XML输出模块进行了研究,编写其核心源程序,介绍应用XML技术实现WEB-CAPP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原理及方法.对关键的XML文档及程序代码进行了编制和说明.增强了WEB-CAPP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对解决企业的信息孤岛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机电设备的网络远程监测和诊断,通过对CAN现场总线及C/S模式、B/S模式的应用范围进行比较,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C/S模式、B/S模式结合的网络化监测系统,构建了系统的网络框架,并以小型多功能旋转实验台为系统原型,给出了其振动信号的远程监测实例。实验证明系统可实时在线监测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传统信息空间异构数据共享机制存在的共享传输速度慢、应用性能低的问题,应用基于自动化G/S模式对异构数据的可视化共享机制进行优化设计。在信息空间内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收集异构数据,并对其进行转换和集成处理。在自动化G/S模式下,构建共享浏览器缓存模型,并将异构数据按照类型存储其中。连接异构空间数据视图,完成异构数据的可视化发布,并在数据共享纽带的支持下,实现信息空间异构数据可视化共享机制。通过性能测试实验得出结论:与传统共享机制相比,设计共享机制的读写速度更快,且通过共享机制的应用能够保证共享节点的负载均衡性,降低共享数据的丢失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企业信息集成时传输与共享中采用传统的C/S或B/S结构所存在的“服务器负载过重”和“信息点分散难于集成”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对等网技术的企业信息分布式集成方法,论述了该方法集成框架的组成、运行方案和信息分布处理时信息的定义、传送和控制以及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阐述了具体实现方法,并在实验室获得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MICAPS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通过检索各种气象数据、显示气象数据的图形和图像,对各种气象图形进行编辑加工,为气象预报人员提供一个中期、短期、短时天气预报的工作平台。本文针对MICAPS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专业性强,并且局限于局域网中使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建设网络化的气象服务应用系统的方法。利用MICAPS命令行带参数启动方式,在不启动MICAPS系统的方式下,自动定期把气象资料转换成一般的JPG格式图形文件,并且将相应信息存储到数据库中,实现气象资料网络化,便于用户使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了江西省宜丰县短时强降水天气的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和数值预报等产品的特征。利用江西自动气象站数据、MICAPS系统云图、江西WebGIS雷达拼图和武汉数值预报产品等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形态对比、特征提取和相似性对比等方法,对2017-2019年宜丰县4次暴雨和大暴雨过程中的短时强降水天气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为提高宜丰县短时强降水的预警预报能力、开展气象服务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机械产品设计资源共享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俊馨  杨随先  王计生 《中国机械工程》2003,14(15):1317-1318,1344
分析了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设计现状,讨论了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机械产品设计资源共享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机械产品设计资源共享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齿轮传动参数化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设计了一个基于百度地图的自动气象站站网热力图系统,建立以高亮的形式显示自动气象站密集的地理区域图示,实现了自动气象站站网布局的图形可视化。通过对广东省区域自动气象站站网热力图的可视化分析,直观地显示了现阶段广东省自动气象站站网的特点,提出了对自动气象站站网建设及优化的建议,为自动气象站的职能管理及制定决策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机械设计制造共享资源库建设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设计现状,讨论了基于浏览器/暇务器(Browser/Server,B/S)模式的机械设计制造资源共享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机械设计制造资源共享系统模型的体系结构和机械设计制造资源共享库建设方案,通过公共数据中心可方便地实现资源共享,且便于数据的维护、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设计完成的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实现对船舶自动气象站的数据采集、显示和存储。设计难点在于数据的图表显示和船舶行驶轨迹的显示。目前数据采集软件已经投入运行,适合业务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宜春地区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MICAPS资料,对2007-06-24-27宜春地区出现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就高空环流形势、中低层水汽条件和温度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东移、副热带高压东退并南撤、中层低涡生成、中低层切变生成与维持的形式,这些动力条件易出现强降水天气。但宜春上游地区出现的高温形成的干暖气团较强,该温度脊伸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隔断了北方干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在本地的直接交汇,导致宜春未出现区域性暴雨,而出现局地强对流和强降水天气。同时因为干暖气团减弱了暖湿气流水汽的影响作用,又促使强对流天气出现强雷电特征。这些结果可对今后宜春地区强降水预报和气象服务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714S天气雷达是固定式S波段10cm气象专用雷达,主要用于探测300km范围内的大面积降水,同时还可用于测定降水云体发展的移动方向和速度,其中接收系统则是天气雷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介绍了714S天气雷达接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根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该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对压力容器企业现状与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企业生产组织和信息流程图,以B/S与C/S相结合的模式设计压力容器企业钢板信息管理系统框架,基于E-R数据库模型构建板材属性表、板材库存信息表、套排任务表、板材存取表和库存信息、每单任务用料查询等,最后完成系统功能结构及子系统的划分,并以SQL Server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前台采用VB作为开发工具完成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针对区域自动气象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B/S构架的省级区域自动气象站站网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由业务管理子系统、市局业务子系统、业务保障子系统和账号管理子系4个部分组成,系统满足气象业务管理流程需求,能够实现省、市二级部门气象业务部门在线处理区域自动站站网的管理业务,为区域自动气象站网高效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