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万捷  林殷雷 《材料工程》2012,(2):55-57,62
利用MDI-50、聚醚多元醇和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扩链剂制备了MDI-50型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游离异氰酸酯基质量含量、聚醚多元醇相对分子质量对MDI-50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红外光谱(FTIR)及力学性能等测试方法对MDI-50型聚氨酯弹性体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与TDI-80型聚氨酯弹性体相比较。结果表明:MDI-50型聚氨酯弹性体的综合性能明显优于TDI-80型。MDI-50型弹性体的硬度、撕裂强度和抗拉强度都随预聚体游离-NCO质量含量的提高而增大,随聚醚多元醇软链段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减小,而断裂伸长率相反。  相似文献   

2.
采用对甲苯磺酸催化剂,以聚醚二元醇(PPG-2000)首先同羧酸反应产生由大部分羧酸基团封端的聚醚酯,随后向该聚醚酯中加入丙二醇继续反应合成由羟基封端的聚醚酯。制得的聚醚酯多元醇应用于微孔聚氨酯弹性体(MPUE)的合成,得到了综合性能均优良的MPUE材料。在相同硬段含量下,聚醚酯型MPUE的力学性能与纯聚酯型MPUE的力学性能接近,而该聚醚酯型MPUE的耐水解性能接近纯聚醚型MPUE。  相似文献   

3.
采用相同分子量的聚醚、聚酯和聚醚酯二元醇为原料分别制备密度为0.55g/cm3左右的微孔聚氨酯弹性体(MPUE)材料。并通过一系列测试对这三种微孔聚氨酯弹性体材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发现聚醚型微孔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的耐水解性能非常优异,聚酯型微孔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聚醚酯型微孔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聚酯型的力学性能接近,耐水解性能远优于聚酯型,近似于聚醚型。  相似文献   

4.
采用双金属络合催化剂(DMC)制备具有极低的不饱和度、相对分子量高、分子量分布窄、平均官能度高等特点的新型聚醚多元醇。这种超低单醇含量聚醚多元醇及部分该聚醚取代的聚四氢呋喃醚多元醇制备的聚氨酯弹性体与普通聚氧化丙烯醚多元醇(PPG)、聚四氢呋喃醚多元醇(PTMEG)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相比,DMC聚醚基聚氨酯弹性体在力学性能(伸长率、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加工性能(釜中寿命、脱模时间等)方面获得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以可再生资源-蓖麻油作为起始荆,环氧丙烷开环聚合制备了不同分子量的蓖麻油-聚醚多元醇,并通过1HNMR 和 FTIR 等手段来分析蓖麻油-聚醚多元醇的结构.以不同分子量的蓖麻油-聚醚多元醇作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聚氨酯弹性体,并对其进行物理机械性能和热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蓖麻油聚醚多元醇分子量的增加,其聚氨酯弹性体的扯断伸长率逐渐增加,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硬度逐渐降低;同时,热稳定性提高,硬段的结晶熔融温度和结晶度降低.  相似文献   

6.
聚醚型聚氨酯橡胶的合成及浇注工艺的研究E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聚醚多元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预聚后,用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MOCA)扩链合成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不同分子量聚醚和NCO基因含量以及MOCA用量对聚氨酯断裂伸长、抗张强度、硬度等各项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且通过选用适当的催化体系和添加第三组分的办法,在保证聚氨酯综合性能的前提下大大延长了混合后釜中寿命,有利于较大制品的浇注成型,为利用常见原料和设备合成高模量聚氨酯弹性体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用羟值配比不同的5种聚醚多元醇对聚氨酯泡沫材料吸水性、保水性的影响。用不同配比的聚醚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40)反应制备预聚体,然后与水、无机填料混合反应,制得聚氨酯无土栽培基质。对所得的聚氨酯泡沫材料进行饱和吸水倍率、总孔隙率、持水孔隙率等理化性质测试,以及力学性能的检测;采用扫描电镜比较基于不同羟值聚醚多元醇聚氨酯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中聚醚多元醇羟值的增加,制得的聚氨酯发泡材料的容重越来越小,通气孔隙越大,其吸水性保水性能越好(551%)。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以自制聚醚酯多元醇、二异氰酸酯和1,4-丁二醇交联刑为原料合成的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其力学性能。讨论了软段结构硬段含量对其力学性能、热性能及合成产物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聚甲基乙撑碳酸酯(PPC)中副产物聚醚的提取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的表征,并进行了用其合成聚氨酯(PU)的应用研究。通过拉伸测试、邵氏硬度测试和热重分析(TG)考察了不同硬段比例、-NCO与-OH比例对所合成的PU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CO∶OH略大于1时,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合成的聚氨酯的力学性能和邵氏硬度随之增加,T-5%、软硬段分解温度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g)无较大变化;当-NCO∶-OH值较低时,聚氨酯的力学性能、硬度及热性能均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聚醚-酯嵌段共聚物提高聚氨酯弹性体水解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金属络合催化剂(DMC),以脂肪族己二酸系聚酯多元醇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环氧乙烷进行烷氧基化反应,制得聚醚酯多元醇用于聚氨酯弹性体(PUE)的合成,可得到综合性能优良的PUE材料。在相同硬段含量下,聚醚酯型PUE的力学性能接近纯聚酯型PUE,优于纯聚醚型PUE,并且其耐水解性能得到较大的提高,接近纯聚醚型PUE。  相似文献   

11.
微孔聚氨酯弹性体鞋底材料反应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玲  亢茂青  张志新  王心葵 《材料导报》2001,15(4):39-41,64
介绍了微孔聚氨酯弹性体某地底材料的合成原理,反应体系和发展动态,着重分析了主要原料:异氰酸酯、聚多元醇、扩链剂、发泡剂、催化剂、匀泡剂的种类及用量对聚氨酯鞋底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介绍双金属催化剂(DMC)制备普通软泡聚醚多元醇及其合成工艺、产品质量、以及在PU泡沫中的应用,并与KOH制聚醚多元醇、进口3010聚醚多元醇进行了质量与发泡性能比较,得出:DMC制聚醚多元醇可以取代KOH制聚醚多元醇或3010聚醚多元醇用于普通软泡生产。  相似文献   

13.
以双金属络合物 (DMC)为催化剂 ,首先制备出超低单醇含量、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氧化丙烯醚多元醇 ,再采用碱金属化合物催化剂 ,用环氧乙烷封端 ,制得高活性聚醚多元醇。用这种聚醚采用全水发泡体系合成高回弹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通过物理机械性能的检测 ,实验结果表明 ,用DMC聚醚多元醇比常规的PPG聚醚多元醇制备的高回弹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具有更优越的理化性能和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利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醚多元醇及小分子扩链剂、交联扩链剂合成了一系列适用于快速硅胶模具浇注成形的二组分聚氨酯(PU)树脂.通过粘度测试考察了PU树脂的浇注性能,使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热重分析(TGA)分析了树脂的热性能,并对其相关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PU树脂两组分及其混合液的粘度较小,釜内寿命适中,浇注性能优良;通过调节硬段含量及混和扩链交联剂中三羟甲基丙烷(TMP)含量,使得PU树脂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浇注成形件可在高负荷、高温下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MDI、HMDI、IPDI、二胺扩链剂、端氨基聚醚、端羟基聚醚等为主要原料用预聚物法制备了双组分喷涂聚氨酯弹性体。探索了配方中异氰酸酯种类、NCO的含量、不同扩链剂和不同端羟基聚醚等因素对聚氨酯弹性体的影响。通过改变预聚体中多异氰酸酯类型及NCO的含量,调节配方中软硬段质量分数,选择聚醚多元醇和端氨基聚醚种类,以及合理搭配不同的扩链剂,可以制得不同性能的聚氨酯弹性体材料。  相似文献   

16.
The effect of surface modifications of carbon black (CB) on its dispersion in polyether polyol and CB/polyurethane (PU) foams and the properties of the CB/PU composite foams was investigated. Pristine CB (p-CB) was oxidized in nitric acid to obtain oxidized CB (o-CB), and then by the esterification reaction between the carboxyl groups of o-CB and the hydroxyl groups of polyether polyol, polyol grafted CB (g-CB) was obtained. Optical microscopy, scanning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observations showed that surface modifications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dispersion of CB in polyether polyol and in the final composite foams. Compared with the p-CB/PU foams, the o-CB/PU and g-CB/PU composite foams exhibited improved conductivities, storage moduli, and increased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s.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s of the p-CB/PU and o-CB/PU composite foam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filler contents, but g-CB has no negative effect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even at a filler content as high as 8 phr. Furthermore, the cell sizes for the o-CB/PU and g-CB/PU composite foams were more uniform than those of p-CB/PU foams.  相似文献   

17.
以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三乙烯二胺、二甲乙醇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1-二氯-1-氟代乙烷(HCFC-141B)、水、硬泡硅油、三(2-氯丙基)磷酸酯等为原料,制备了聚氨酯硬质泡沫。实验考察了发泡剂、异氰酸酯、阻燃剂用量对聚氨酯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每100 g聚醚中加入1.25 g水、33.54 g HCFC-141B和155.01 g异氰酸酯时,产品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较好。当阻燃剂用量为22.59 g时,材料的燃烧性能得到改善。实验初步确定了发泡的较优配方,得到了性能较好的聚氨酯硬质泡沫。扫描电镜(SEM)测试表明泡孔呈近似球形、各向同性的闭孔结构,孔径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