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惠昌  李光国 《兵工学报》1999,20(3):276-278
在电波暗室中应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对无线电引信在杂波调制有源干扰下的相信自差机输出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在对采集的数据信号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他输出杂波信号的平稳性和分布特性,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无线电引信杂波模拟的一种快速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线电引信杂波幅度检波信号模拟是引信系统模拟和仿真的关键问题之一。本在分析无线电引信杂波幅度检波信号的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利用杂波幅度检波信号的高阶矩和Johnson变换的杂波幅度检波信号模拟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度,可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激光引信抗超低空地杂波干扰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近距地物激光散射特性。叙述了激光引信地杂波干扰成因以及几类地物反射率的一般规律。对树木的激光后向散射信号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从回波信号幅度、波形和距离效应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一些实用的结论。为了定量研究树木散射信号特性,还建立了树木散射信号的数学模型。在对地杂波的干扰特征进行归纳后.综述了激光引信抗地杂波干扰技术。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可以获得良好的抗地杂波干扰效果。文末还简述了激光引信的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低空超低空突袭兵器技术的不断发展,防空导弹引信面临着越来越强的地海杂波的干扰.基于统计理论的传统信号检测很难从强地海杂波中把微弱目标信号检测出来.以相空间重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混沌时间序列建模与预测方法,探讨了相空间重构技术在引信信号检测中的应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测杂波数据仿真,表明了该方法不需建立统计模型.适合在防空导弹引信系统中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引信检测微弱信号的能力,为强杂波环境下的微弱信号检测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提高导弹在海杂波背景下攻击低空目标时引信的启动性能,通过优化选取引信抗干扰通道距离门位置,利用数学建模与数字仿真的方法对地海杂波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并进行低空挂飞试验验证。结果证明:优化抗干扰通道距离门后,海杂波信号明显减弱,引信启动能力明显提高,为脉冲多普勒引信启动能力的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伪码引信抗箔条干扰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箔条云回波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性,利用箔条回波信号的特性对该杂波信号进行了仿真,并将此仿真信号作用于伪码引信,以检验伪码引信的抗箔条干扰能力。结果表明:箔条干扰对伪码引信的影响很小,不足以干扰引信的正常工作,因而不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随机信号的数理统计理论,对无线电引信海浪杂波进行分析,得出海浪杂波的概率分布特性和功率谱特性。  相似文献   

8.
李萌  黄忠华 《兵工学报》2016,37(11):1989-1994
超宽带无线电引信接收机基于相关接收原理获取预设炸高处的目标回波信号,回波信号与经过延迟的取样脉冲信号进行相关运算得到引信接收机输出信号。优化取样脉冲宽度可以提高超宽带引信探测灵敏度。根据超宽带引信相关接收原理,建立超宽带引信相关接收数学模型,分析取样脉冲宽度与相关接收函数幅值的关系。发射脉冲宽度分别为50 ps、100 ps、200 ps时对引信相关接收输出信号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取样脉冲宽度与发射脉冲宽度相等时引信相关接收输出信号幅度最大;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适用于超宽带引信接收机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引信海洋回波信号的分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利用实测的引信海洋回波数据,分析其分形特性。从统计特性、自相似性、无标度区间分数维、多重分形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数据仿真表明引信的海杂波存在分形特性,和雷达杂波相比:前者的分维值明显高于后者;前者的分维值弥散区间略小于后者;通过IFS对杂波进行逼近,逼近的信噪比前者高于后者。从而表明,引信海杂波的分形程度较雷达杂波更好,更适合使用分形理论建模。这一结论对引信海杂波的分形建模、抑制海杂波干扰以及分形背景下引信对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无线电引信模拟系统主要是为了配合无线电引信干扰机研制过程中的各种测试以及后续训练而研制的,为无线电引信干扰机提供测试环境和实验数据的后续处理。现有引信模拟系统不能以线馈方式检测引信性能,不能采集引信启动时的检波信号和借助上位机对引信启动信号和检波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干扰机测试效果受到限制。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新的模拟系统,主要创新点在于以线馈方式实现引信性能的检测、引信检波信号的采集以及借助上位机实现对引信干扰波形的分析,为干扰机理的分析提供更多元的实验数据,并借助这些数据进行实验现象的分析。文章对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1.
现代引信又称为目标探测与识别系统 ,现代战争对引信的要求 ,迫使其采用各种新技术 ,以提高探测目标的精度和信号处理水平 ,而人工神经元网络是一种分布式存储方法 ,其信息处理速度比传统的方法要快得多 ,并且具有很强的自学习功能 ,以及鲁棒性和容错性 .因此 ,人工神经网络 (ANN)技术应用在引信信号处理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本文参考有关文献论述了人工神经网络 (ANN)技术在引信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重点说明了 ANN在消除噪声和抗有源干扰方面应用的 ,指明了应用于引信技术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  相似文献   

12.
X波段弹箭引信贴片天线集成射频前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线电引信探测前端电路复杂、频段低、抗干扰能力不强的问题,应用微带贴片天线开槽技术和微波单片集成电路技术设计实现了X波段弹箭引信射频前端.通过微带贴片天线开槽技术有效地减小天线的体积;应用成熟的微波集成电路减小整个组件的系统噪声,简化振荡电路的匹配网络;通过改变压控振荡器控制端输入信号,可以灵活地改变引信的探测频率和探测体制,提高无线电引信抗干扰的能力.试验表明该探测前端性能稳定,体积小,成本低,工艺简单,有利于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干扰伪码调相引信,提出基于Duffing振子参数盲估计的重构式引信欺骗式干扰方法.在建立Duffing振子输出信号、引信信号的伪随机码信号、引信信号与Duffing振子内策动力信号差频信号的乘法关系式基础上,基于Duffing振子隐含周期性实现对伪码调相引信载频和伪随机序列的盲参数估计.根据高精度估计的结果重构引...  相似文献   

14.
时间引信工作时间和自毁型引信自毁时间靶场射击试验时的空爆光信号测试受天气条件制约较大 ,为此有必要研究空爆回声测试方法。根据炮兵标准气象条件和标准大气关于大气温度沿高度的分布假设 ,以及声速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积分给出了弹丸战斗部空爆回声传播时间的计算公式 ,以此为根据结合外弹道学基本方程即可给出弹丸空爆回声与引信工作时间或自毁时间的对应关系 ,用于引信工作时间或自毁时间测试。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 ,所得出的公式是正确的 ,可用于引信技术实践。  相似文献   

15.
结合导弹自身特点对电容引信工作原理、主要电路选择进行了阐述,并对电容引信振荡器稳定性、抗发动机尾焰干扰、整机测试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脉冲多普勒引信抗有源噪声干扰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李泽  栗苹  郝新红  闫晓鹏  王建涛 《兵工学报》2015,36(6):1001-1008
为提高脉冲多普勒引信抗有源噪声干扰性能,定量研究有源噪声干扰对其作用机理,以处理增益为表征参量,基于功率谱定量研究了脉冲多普勒引信的抗有源噪声干扰性能。理论推导了在射频噪声、噪声调幅和噪声调频干扰作用下脉冲多普勒引信从接收回波至相关检测这一过程的输入、输出信干比和处理增益,获得了影响脉冲多普勒引信抗有源噪声干扰能力的信号特征参数,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定量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脉冲多普勒引信具有较强的抗有源噪声干扰能力,抗有源噪声干扰能力主要决定于脉冲占空比与多普勒滤波器带宽。  相似文献   

17.
自适应噪声对消在引信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自适应噪声对消技术应用到引信数字信号处理中的技术可行性,提出了系统实现方案并给出了算法MATLAB仿真分析,最后通过某型号脉冲多普勒引信数字信号处理器中采用该技术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证明自适应噪声对消技术可以较好地改善引信数字信号处理的输出信噪比。  相似文献   

18.
小波变换模极大去噪法在无线电引信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月琴  栗苹  闫晓鹏  陈慧敏 《兵工学报》2008,29(10):1172-1176
将小波变换模极大去噪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无线电引信的信号处理研究,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特性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无线电引信信号和噪声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在各尺度上的传播特性,提出了无线电引信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去噪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深入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利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去噪方法可有效去除低信噪比的无线电引信信号噪声。  相似文献   

19.
强背景噪声中引信信号的检测,是引信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信号检测理论和方法主要采用似然比检测,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存在明显的缺点.提出了在强背景噪声中,采用双谱技术来检测引信信号,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引信智能化的重要部件振荡器 ,在高冲击环境下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指出使用一般晶体振荡器在超过 5× 1 0 4g的加速度下设计和使用上的困难 ;因此使用集成技术开发了能够承受超过 1 0 5g的微型 RC振荡器 ,振荡频率范围在 1 k Hz~ 60MHz,并针对这种振荡器在高冲击环境下的性能进行了实验验证 ,最后给出了实际测量结果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